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石家庄日报》报道,太空小麦是国家航天育种中心培育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利用我国返回式卫星搭载育种材料,经太空辐射突变后连续多年选育而成。2002年4月,第一批太空小麦种子在栾城县“安家落户”开始试种繁育。 栾城县农业开发中心负责人安世禄说,他们共引进“神舟一号”和“太空十七”两个太空小麦品种,经过两年的培  相似文献   

2.
正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发展现代种业。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航天育种事业。航天育种,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动力。新型育种形态,产出"太空种子"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技术育种或太空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高空气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新技  相似文献   

3.
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诱变育种,是国家863计划项目,也就是将农作物种子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它是我国航天高科技与农业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综合了宇航、遗传、辐射育种等跨学科的高新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这3个国家成功地进行了卫星或宇宙飞船搭载的“航天育种”研究。我国的“航天育种”研究,已经居世界先进  相似文献   

4.
新事     
《农家之友》2004,(6):6-7
航天育种育出7个水稻新品种浩瀚的太空正在成为中国科学家水稻育种基地。著名杂交水稻专家、福建农科院院长谢华安日前对记者说,迄今我国已有7个航天育种育出的水稻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特优航1号和Ⅱ优航1号今年已进入全国生产试验,推广面积逾百万亩。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将航天技术用于育种的国家。利用航天技术将农作物种子送上太空,通过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太空独有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使种子基因实现地面上难以实现的有益变异,从而缩短地面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我国航天育种研究始于1987年。目前太空诱变表现最好的是水稻。江西、广西、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油行业“领头羊”中粮福临门与中国航天基金会11月8日在京举行签约仪式,宣告双方长达十年的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双方的航天合作战略中,包括航天育种项目,将搭载中粮的粮食种子飞上太空,培育新品种,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一亩航椒产量5000公斤,一根成熟的豇豆1米长、一个茄子重3斤……这些神奇的"太空蔬菜"来自甘肃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眼下已在寻常百姓家扎根落户。在航天育种基地,新培育成功的多花絮茄子果实跟普通茄子完全不同,每穗可结3至8个果实,直径2厘米,长25至35厘米,而普通茄子一穗只结一个果实,这种多花絮茄子  相似文献   

7.
太空种子     
一根藕1.47米,一串西红柿2.6斤,一个青椒重达400克,一株玉米上结7个穗,这些不是天方夜潭,而要归功于——太空种子。空间育种技术说得简单些,就是利用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把农作物种子搭载上天,随着卫星或其它飞行物在太空中飞行数天或数十天,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对种子进行诱变,再返回地面试种、筛选、培育,最后得到优质、粒大的精品——太空种子。再由个体繁殖达到群体繁殖,进而达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目的。种子为什么在太空中"邀游"一番之后就能产生如此大的变异呢?这是因为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由神舟六号搭载100多个小时后返回地面的太空西红柿种子,经过农业专家精心培育,日前在陕西省宝鸡市美林农业科技观光园结出累累硕果。宝鸡市美林农业科技观光园承担了科技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西北地区首次蔬菜航天育种试验项目。今年早春,工作人员把随神舟六号遨游太空后返回地面的西红柿种子在园内精心试种,现在有57株结出果实。  相似文献   

9.
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诱变育种、太空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装置,通过空间环境,包括宇宙辐射、微重力和弱地磁场等多种因素.对植物种子产生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通过严格的地面选育过程.获得优良农作物品种的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神七”上天在即,太空育种自然又进入人们视野。据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介绍,把植物种子用卫星搭载上天,在太空环境里经受了空间诱变,返回地面后再经过连续几年的培育和筛选,就可能形成有明显优势的新品种。这是植物育种的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航天农业技术研究中心是由上海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闵行区马桥镇政府合作组建的集科研、生产、科普于一体的非营利性的农业研究机构。未来5年内,“中心”将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水稻、玉米、小麦、大麦、大豆、蔬菜、花卉等多种植物种子和食用菌种,选育“太空蔬菜、水果、花卉、水稻、食用菌”,最终组建以航天育种工程中心、太空品种制种基地、太空品种展示中心以及太空产品加工中心为核心的航天育种及产业化园区,构建以太空果品、蔬菜、食用菌、花卉及旅游观光农业为核心的绿色农业产业链,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研究分院最近培育成功受太空环境诱变而发生基因变异的番茄新品种。专家认为,这是我国利用航天技术培育成功的第一个蔬菜品种。该院的副研究员郭亚华说,耗时7年半培育成功的这个新品种被命名为“宇番一号番茄”,与它的前身相比,在品质和产量等方面产生了可喜变化。研究人员于1992年将番茄品种搭载在返回式卫星上,进行为期8天的太空遨游,试图使其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产生遗传基因变异。此前,我国曾利用航天技术相继培育成功水稻、小麦等两种粮食作物新品种。郭亚华说,番茄种子随卫星返回地面后,研究小组对其进行了种…  相似文献   

13.
从9月7日召开的“2011年航天工程育种论坛”上了解到,航天工程育种产业在中国农业、林业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拥有经过太空搭载的农作物共计9大类393个品系,育成并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的新品种达到70多个。据了解,今年年初.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及产业被纳入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  相似文献   

14.
记者近日从河北鸡泽县科协了解到,产于“中国辣椒之乡”——鸡泽的“羊角椒”优种近期将搭载中国第一颗航天育种:卫星进行航天育种实验,以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优、个体更具有特色的鸡泽太空椒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种业是农业的基石,不仅在过去,种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未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种业依然重要。"2018年12月2日,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在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第一次联盟大会暨航天育种论坛上说。目前,航天育种技术及其新品种已在农业和其他相关行业有了一定的推广应用,经过国家级和省级审定的航天育种新品种超过200个;航天育种培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顾问》2009,(9):11-11
航天育种作为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诱变育种技术,在我国已经发展了20多年。最早进入太空的是一些常见农作物的种子,最近几年已开始搭载少数园林植物种子。“神州七号”宇宙飞船搭载了三峡“鸽子树”,三清山秀丽槭、青钱柳等濒危植物,大连普兰店千年古莲种,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获悉,我国通过太空育种技术培育的第一个芝麻新品种——“航天芝麻1号”,被一家上市公司以100万元买断了生产和全国经营权。 1996年,油料所选送的芝麻搭载我国第17颗返回式卫星上天,在太空高真空、微重力、弱地磁以及强烈的高能粒子辐射等环境下,芝麻获得了在地球上难以得到的一  相似文献   

18.
“神舟八号”飞船11月17日返回,又一次进行了植物种子的空间搭载试验。这是自1987年开始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植物种子以来的第25次种子空间飞行航天育种试验,利用航天技术培育的农作物新品种总数达到110个。  相似文献   

19.
我国应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选育出的首批太空蔬菜品种。如今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目前.“太空蔬菜”已经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其中“太空蕃茄”已累计推广了3万余亩.“太空青椒”的累计推广面积则已突破20万亩,,  相似文献   

20.
在棉花育种园地里,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像一朵奇葩,由该所培育出来的“南农系列”棉花品种誉满大江南北。 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主要从事棉花性状遗传、生物技术、基因组研究及新品种、杂交种的培育等四个研究方向,是“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学科、“遗传育种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研项目20余项,分别得到国家自然基金、863计划、国家攻关基金等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