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是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长远发展的大战略。打造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推进产城融合,将城镇化作为拓展农民就业的重要空间。中央强调,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城镇化不是目的,发展经济、吸纳就业、提升产业,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才是最终目标。城镇化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依靠政府财力很难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这就要积极发挥金融业的资金融通功能和优势,推动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民心目中的城镇化很明确很具体,进城就要进得去,留得下,活得就要像个城里人;不进城,那就应该把乡镇建设得像城里一样好,一样漂亮,让生活过得更幸福更美好。一提到城镇化,有人就认为城镇化无非就是让农民洗脚上楼,然后再把他们迁到城里来,把户口簿上的"农业"人口变更成"非农业"人口;接下来把田地推平,盖房子、建工厂。这种看法既对又不对。说它对,是因为我们确实需要把大批的农民从乡下迁到城里来,需要把土地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逐步降低农业生产比例,加速提高非农业生产比例。说它不对,是因为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3.
农民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可有效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和大中城市人口吸纳能力之间的矛盾,避免或减少我国人力资源的浪费。河北保定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根据实际积极探索农民就地城镇化之路,形成了涿州、高阳、白沟等不同的就地城镇化模式。保定的经验表明,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必须以产业支撑发展县城和中心镇,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秉承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坚持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二、三产业就业,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生活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被认为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对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真实性及其对农民的影响存在着争议.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与农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包括农业纯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对提高农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影响,而工业化的影响均不明显,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联性很低.建议在户籍改革、社保系统改革等方面作出努力,将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好,提高农村的城镇化速度,提升经济的工业化水平,将工业化进程与城镇化进程相统一,相互促进,让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也惠及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5.
《中国金融家》2013,(4):139-140
新型城镇化建设 @辜胜阻v: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要防地方以地生财,村庄“被消灭”,迫使农民“被上楼”、农村“被城镇化”,陷入“掠夺式陷阱”。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权益,避免使用简单粗暴的形式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现代商业银行》2014,(1):10-10
城镇化 “中国农民要进城,但不可能都进城,更不可能都进大城市。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同样化,新农村应该是升级版的农村,而不应该是缩小版的城市。城镇和农村要和谐一体,各具特色,相互辉映,不能有巨大反差,也不能没有区别,否则就会城镇不像城镇,农村不像农村。”-针对有此人认为现代化就是“减少农民”,城镇化就是“消灭农村”的观点,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去农村化”的做法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经济增长与农民增收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1990以来的城镇化发展、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和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城镇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据测算,中国在新一轮城镇化基本完成时,将形成"2亿农民市民化、3亿农民城镇化和4亿农民现代化"的"234"模式。其中,涉及5亿人口的身份转变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因而也被称做"5亿人的城镇化"。作为改革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城镇化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不妨算一下。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发展加速农民群体的市民化和职业化分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农村土地抛荒,农村土地抛荒为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契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培育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协同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因而需甄别新型职业农民特征,拓宽筹资渠道,创新培育机制,实施惠"农"政策,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  相似文献   

10.
据测算,中国在新一轮城镇化基本完成时,将形成”2亿农民市民化、3亿农民城镇化和4亿农民现代化”的“234”模式。其中,涉及5亿人口的身份转变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因而也被称做“5亿人的城镇化”。作为改革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城镇化对促进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不妨算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