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中国纺织》2011,(7):120-121
对自然的索取、对资源的浪费,已不可持续;虽然再利用是保护自然的一个方法,但是这仍然需要能源和资源去做。适应环境是生物进化的根本,顺应历史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我们必须改变以支配自然为目的的科技观,使它变成以适应自然及社会发展为目的,如此,人类才能继续在自然界生存下去,并创造出新的城市形态。 由此提出4组色彩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错位:人是自然界的主人,自然平衡遭到破坏 1.人化自然展示了人是自然界的主人的观念。自近代以来,人已不仅作为一支生态力量而且作为地质力量介入了地球的演化过程。人的活动更大地改变了地球面貌,使原有的自然界逐渐分化成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所谓“人类的岩石”,“人类的矿物”、“人类的地貌”、“人类的大气”等结果,无一不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以至有人认为该用智慧圈概念来描绘描工业文明下自然界演化过程。如前苏降底成本学得维尔纳茨基认为:“智慧圈是地球的新的地质现象。在这时人首次成为巨大的地球力量。他能够而且应该以自己的劳动和思想改造自己的生存领域,与过去比较的是根本的改造。”这就充分展示了“人是自然界的主  相似文献   

3.
一、信息网络社会 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是由技术经济的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转变的。从人类技术发展历史看,以往的各种技术已经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以往的技术发明和创造主要是针对开发和利用自然界的物质、能源资源的,而自然界的物质、能源资源是有限的,许多是不可再生的。而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利用,则主要针对人的知识获取、智力  相似文献   

4.
生态化指人类行为遵循生态规律从协调入与自然关系角度安排一切事情。生态设计即将生产、生活过程附着于经过科学设计的生态过程当中,充分认识、尊重、利用自然环境的价值,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现存人与自然关系的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主体,在传统思维中一直被当作自然界的最高产物,自然界的对立物,甚至于自然界的改造和统治者。人类社会的历史也确实  相似文献   

5.
生物能源是一种以可再生的、清洁的方式从自然界获取能源的思路,是可持续的、永不枯竭的。来源于农林废弃物的纤维素乙醇“不与人争粮”并能替代石油,兼具减排温室气体等优良禀赋而受到国际广泛关注和重视。经过多年研发积累,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多元化利用的格局,由过去仅用作农村生活能源和牲畜饲料,拓展到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工业原料、燃料等众多领域;从农民低效燃烧发展到秸秆直燃发电、秸秆沼气、秸秆固化、秸秆干馏等高效利用。通过以农业生产中的可再生物质为原料,加工得到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和宝贵的工业原料,在一个更高水平上实现人类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是人类迈向共同未来的最现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重要手段,关键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而能源革命的方向是逐步构建“多能互补、供需互动、市场主导、宏观调控”的现代化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狭小的利润空间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把节约资源能源放在企业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向有效投入、合理产出要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仿生设计仿生设计学作为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界的锲合点,使人类社会与自然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正逐渐成为设计发展过程中新的亮点。包装中不缺乏这样的仿生设计,自古以来,自然界就是人类各种科学技术原理及重大发明的源泉。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与周围的生物作"邻居",这些生物各种各样的奇异本领,吸引着人们去想象和模仿。人类运用其观察、思维和设计能力,开始了对生物的模仿,并通过创造性的劳动运用在包装设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全民能源忧患意识和节能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开展全民节能行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由于人类的自我意识,使人与自然成为对立物,人成为自然的主人,按照自己的需要而高举征服之剑来改造自然,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化,这是人的本性的体现,是人类的一大进步。然而,人类自我意识过度膨胀,将人类中心主义推向了极端,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整个自然界之上,为自己的生存而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结果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又使人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和自然又存在互养共生的关系,可是,人类又不可放弃与自然对立的一面,也就是利用自然来发展自己的一面。因此,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它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三个部分内容.毛泽东对自然辩证法有着深刻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 (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思想基础。早在30年代,毛泽东就在陕北公学研究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亲自给红军老干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电力的支撑.而发展水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建设美丽中国最直接的动力之一,也是国家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能源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推进低碳发展、调整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方面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13.
工业科技的高速发展,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一环境恶化、资源匾乏、能源短缺日甚突出,严重的危及到地球的生态空间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对此已从认识发展到行动,以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为代表,一场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中心的绿色革命正在全球兴起。一、风庞全球的绿色浪潮绿色,代表天然生长植物,喻意植被茂盛,生机勃勃。在世界环保大潮的冲击下,人们首先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已成为人们选择商品的潮流,消费…  相似文献   

14.
1、问题的提出人类只有一个赖之生存的地球,我们为了自己的生存,更要特别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是全人类的崇高任务。因此,当人类的活动使地球上的能源和资源过度消耗,使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正日益严重的今天,一场绿色革命在全球兴起,其范围涉...  相似文献   

15.
论知识经济与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两个基本要素,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人们的生产劳动就是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结合,是人类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关系。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人们有目的地把自然物质变换为能够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有用物质的经济活动。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先后经历了“劳力经济”时代,在这一时期,人类通过各种努力已经可以用畜力、水力、风力等部分地代替奴隶的劳动。从蒸汽机的出现,到电的发明与应用,特别是以内燃机应用于工业为标志的石油文明的开始,人类进入了“资源经济”时代或工业经济时代。一方面,人类利用资源生产财富,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效率以几十倍、几百倍地提高。汽车、飞机、轮船、电灯、电话、电视机……无数的发明不断涌现,机器解放了人类。煤炭、石油、天然气一系列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所创造的机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原料,资源源源不断地被机器转变为产品,给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享受;另  相似文献   

16.
自然资源价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是人类对事物客观基础价值的一种主观判断,对于自然资源价值的研究,应跳出社会经济系统的层面,从“天一地一人巨系统”中考察自然运动的本质,从自然与经济复合大系统的角度去考察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探析自然资源价值形成和价值实现的本质。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然运动价值观,探讨自然资源价值形成和转化机制,进一步深化对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季节亮点2011春夏潮流概念秉承人类对生命和自然界的无尽探索,融合对人类文明和自然神秘的崇拜与模仿。2011春夏时尚潮流中,海洋的动感神韵和深海生物的奇特与曼妙成为新的亮点;海洋的亲切自然与神秘变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消耗大量能源。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相对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较低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剧了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矛盾,节约资源、保护环  相似文献   

19.
要解决环境问题,关键要从理论的高度揭示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环境问题的实质,并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本文试从以上几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 环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终极物质来源;另方面,它承受着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各种作用结果。所以,从本质上看,环境问题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炭工业》2006,(9):I0005-I0005
差异是社会自然中最普遍的现象。自然界的事物千姿百态,社会中的人千差万别。承认同类事物差别的存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承认人类差异的存在,是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前提。翟镇煤矿从自然界和社会普遍存在的差异现象中悟出哲理,汲取精华,不断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提出了差异管理理念。建立了差异管理文化,推动企业实现了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