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旭 《经济师》2004,(6):11-12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全球化的推动下已明显呈现出全球一体化趋势。国与国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频繁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更加紧密。文章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问题 ,在企业体制改革、战略选择、技术发展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3.
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的现状、问题及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五”时期,中国启动并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等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已遍及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亚洲为主,发展非洲,拓展欧美、拉美和南太”的多元化市场格局。中国企业跨国投资和经营取得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4.
企业运用华商网络"走出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经济20多年来的迅猛发展,海外华商的特殊作用功不可没。他们以往更多的是在“引进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后将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充当把中国企业推向世界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因此,本文从我国对外投资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出发,探讨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华商网络的这两个紧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带动商品和劳务输出,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战略举措。2O06年作为“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继续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引起了我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问题,即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思考.论文首先通过对走出去的背景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中国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 走出去不仅必要,而且可行.接着在如何.走出去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外,还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最后对于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克服障碍和困难,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壮大成世界级跨国公司,从理论走向实际.  相似文献   

7.
8.
一、福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在积极吸收外资的同时,也尝试着"走出去".1980年,福建省向香港有关船务公司提供首批普通海员,开始了对外劳务合作,当年完成营业额7.95万美元.  相似文献   

9.
1.1根据企业类型确定支持方式“走出去”企业大致可以分为资源开发市场开拓、技术和品牌获得以及劳务输出四种类型。资源开发型投资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国家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由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息贷款,还可以采取股权融资的方式,分担企业的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农业不可避免地会融入到世界经济大潮和国际分工体系之中。中国农业如何"走出去"也就成了当前中国农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分析和借鉴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等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宋维佳 《现代财经》2005,25(11):58-62
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既是我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内在要求,又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正确地选择投资区位,是我国企业“走出去”能否成功的关键。根据邓宁的生产折衷理论,区位优势是实现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本文旨在通过FDI的流量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合理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走出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国农业跨国公司对中国农业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为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农业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开拓国际市场,中国农业必须积极大胆地"走出去"。但与"引进来"相比,目前中国农业"走出去"明显滞后。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走出去"的现状、特征和主要制约因素。认为国外投资环境多变、农业企业规模小、融资难、缺乏跨国经营人才和海外经营经验不足是当前制约农业"走出去"的主要因素。本文最后从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早在2000年,我国政府就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多年来,在政府和涉外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对外投资领域取得较大发展。截至2006年底,我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达到733.3亿美元,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006年一年就达到161亿美元。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2006年我国对外投资居世界第18位,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对外直接投资国。但是,我们和发达国家甚至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就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而言,从全球平均水平看,从1988年到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外向存量占GDP比重呈显著上升趋势,从7.14%到23.89%,其中,发达国家从7.85%上升到27.88%,发展中国家从3.70%上升到12.48%,而中国从0.73%上升到2.08%,  相似文献   

14.
自“十六大”提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号召,中国许多企业加入搭乘上了国际化经营的列车,例如联想、海尔、TCL、长虹、宝钢、首钢、中远集团、中国移动、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对中国最大的500家企业资料的分析,约60%的企业在2005年以前就已经有各种形式的海外经营活动。商务部预测,中国对外投资将保持22%的年平均增长率,到2010年对外投资总额将超过6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对外投资存在的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缺乏技术优势和品牌意识薄弱等问题,提出企业应该从加强与大型跨国公司的合作,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促进企业研发的本土化,实施品牌战略和充分发挥商会的作用,合理避税等6个方面着手,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步伐。  相似文献   

17.
“走出去”战略是一个大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企业经营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浪潮使我国不可避免地被纳入世界市场,和世界市场互相依存。要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实力的高低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汪群 《技术经济》2004,23(8):32-33
<正> “走出去”战略是政府倡导、鼓励的一种企业行为,但是“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自身的情况才是决定“该不该走”、“该怎样走”等问题的关键。在我国现有的“走出去”企业中,不乏有影响的企业,但是“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并不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于众多企业而言,当“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既是一种无法回避的压力,也使部分企业在对自身缺乏必要了解的前提下,以为“走出去”一定海阔天空,风光无限,从而造成盲目投资的情况;另一些企业想走出去却又顾虑重重,害怕国外的投资风险,认为我们凭什么“走出去”和人家竞争,比这不行比那不够。可是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主动走出去,直接参与全球化竞争是完全可能的。就我国而言,实践活动正走在理论的前头,也在呼唤理论的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