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台湾地区现行“政府审计”体制是沿用民国时期所创建的审计体制并加以发展而来的,审计部门隶属于监察系统,是属于监察审计合一的监督体制,审计独立性较高。 台湾当局“审计法律”赋予审计机关七项审计职权,即: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核定收支命令、审定决算、稽察财务(物)“不法不忠”行为、考核财务效能(绩效审计)、核定财务责任和其他审计事项。概括说来,“政府审计”业务通常分为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两类,而稽察财务上的“不法不忠”及核定财务赔偿责任功能则成为其主要特色。现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2.
《审计法》的颁布实施,为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强化审计监督,推动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有效施行,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深入贯彻《审计法》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贯彻执行《审计法》,必须严格依法审计 《审计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必须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建立严格的审计规程、审计质量控  相似文献   

3.
张红 《新疆审计》2004,(6):45-46
《审计法》第三条和第四十条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一般情况下,审计机关做出处理、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处理、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审计人员只要严格按照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法》赋予国家审计机关的职权,是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履行预算执行审计.接受人大的监督,做好对人大监督的服务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人大按照《预算法》、《监督法》审查和批准预算、决算,依法对财政进行监督,当好审计的“后盾”,是人大的职责。在财政审计工作中,审计接受人大监督,为人大服务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诸多因素,国家审计机关在接受人大监督,主动配合人大,搞好财政审计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也显现了一些薄弱之处,有待加以改进。为此,本文就财政审计如何为人大监督服务,提出以下不成熟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行政合法性,即依法行政原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执法中必须遵循的法制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审计行政行为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审计法,一切活动都要以审计法为准绳,严格遵守法律的有关规定,任何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不得超越法定的职责和权限,不得享有法外特权,一切违法审计行政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为了防止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滥用职权,严格依法审计,审计法第五章规定了审计程序,即实施审计监督工作的操作规则和步骤。  相似文献   

6.
张红 《中国审计》2005,(1):68-69
《审计法》第三条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履  相似文献   

7.
《审计法》自1994年颁布以来,在规范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行为、监督国家机关及有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行为等方面效果显著。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立法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笔者对此谈点粗浅看法,与同行们商榷。 一、《审计法》规范体系上的立法缺陷 我国《审计法》由总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职责、审计机关权限、审计程序、法律责任及附则等七部分构成。该法规范的对象为国家审计  相似文献   

8.
《审计法》规定,国家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分别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他依照法规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与原《审计条例》不同之处,就是在保留审计机关对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职责的同时,增加了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的职责。为有利于人大常委会对财政收支情况实行有效监督,《审计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明显加大了对财政的监督力度,也加重了审计的监督职责,明确了审计监督的范围,强化了对财政监督的权限。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财政审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加强和改进财政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防范国家审计风险的著述在专业报刊上或学术专著中屡见不鲜,这对提高国家审计工作质量,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但细读这些著述,也会发现一个问题,即对于国家审计风险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目前大家还抱有不同的认识。就笔者看来,对于我国国家审计风险的内涵,目前存在着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我国《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和国家审计程序,相对于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依法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这个国家审计的总体目标来说,国家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因违法行政或未能客观公正地履行审计监督法定职责,…  相似文献   

10.
《审计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全面贯彻《审计法》,强化审计监督全面落实《审计法》,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审计机关的职责,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展,体制改革越深入,审计监督工作越要加强。当前,财经领域中会计核算不真实、财政财务收支弄虚作假行为十分突出,这是造成经济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审计机关必须担负起法律赋予的职权,坚决维护法律尊严,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1.
《审计法》第五条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职权。自审计法实施以来,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家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2.
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与财政决算审计不可偏废高光余《审计法》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对本级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同时也明确了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  相似文献   

13.
审计机关审计行政复议的规定(审法发〔1996〕358号1996年12月16日发布)第一条为了维护和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行使审计职权,防止和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审计具体行政行为,保护被审计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  相似文献   

14.
关于财政同级审的几个问题●何任远张琛善我国的财政审计监督,过去实行财政决算“上审下”。根据《审计法》规定,从1995年开始,我国除继续实行财政决算“上审下”外,同时由各级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实施审计监督,这就是所谓的“同级审”。财政“...  相似文献   

15.
一、审计结果公开的作用和意义审计结果公开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权。《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审计机关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守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公开审计结果不仅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而且也是扩大审计监督的社会影响最为有效的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6.
谈依法审计     
依法审计,是《审计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审计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这就要求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要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执法。由于审计机关是代表国家的执法者,审计监督是国家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它属于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违法或不当行为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从领导、审计组、审计人员的每个环节都比较明确地规定了责任和权力,相互之间形成一种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同时从制定审计工作计划、编制审计工作方案、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取证、…  相似文献   

17.
钟华 《当代审计》2000,(6):24-25
《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以及其它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维护国家财政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是我们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能。而审计工作质量是我们是否严格执行《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中国审计规范》的具体体现。今年全省审计工作会议提出了“以提高审计质量为中心,加大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审计力度,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的工作思路。我们如何才能有效的严格审计…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第二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表明了县级审计机关是国家审计机关最基层的地位。尽管《审计法》第十条指出“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其审计管辖范围内设立派出机构”,但是,派出机构不具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法人资格,《审计法》第十条第二款已经明确“派出机构根据审计机关的授权,依法进行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有权进行处理处罚。处理、处罚权是我国审计机关依法享有的十分重要的权限,它直接关系到审计机关审计监督职责的实现。二十多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在审计工作中严格审计执法,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在纠正和制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经济行为,严肃财经纪律,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审计处理处罚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审计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南京国民政府在立法层面上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政府审计独立制度,在“监审合一”框架内,南京国民政府通过宪法和审计法在审计机关职权划分、审计人员、审计行为等方面对政府审计独立制度进行了规定和保护,形成了较完备的政府审计独立制度。但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反共反人民的本质,其设置的政府审计独立制度难以真正发挥实效。当前我国正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框架内修改审计法,如何通过修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包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审计制度在内的各方面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可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