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各地农信社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信社业务已由原先落后的手工单点作业模式,逐步转向先进的7×24小时数据"大集中"不间断网络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金融电子化》2009,(6):10-10
为改变原有业务模式、服务方式和结算手段落后的局面,近几年全国农信社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高潮——数据大集中,如今大部分农信社已相继完成数据的集中,部分开始进行业务和应用的集中。  相似文献   

3.
目前,江苏省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江苏农信社”)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农村信用社信息化服务体系。但由于多种原因,各地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存在多系统、多平台并存的局面,应用软件更是纷繁复杂,功能差异很大。占总数一半,已实现联网的县(市、区)联社中,采用小型机联网的占到了三分之一,就网络规模看,也基本是县辖区域内的联网,远没有将网络的整体优势发挥出来,严重制约了业务发展。为此,江苏农信社提出建设全省数据大集中式综合业务网络系统,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业务发展的需要。一、系统设计目标软件方面,数据大集中系统应是能涵盖所有江…  相似文献   

4.
随着省联社业务数据大集中的完成,农信社的信息化建设将迈人新的阶段。数据的集中直接带来了金融产品的升级和服务、管理手段的提高,并初步建立了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加快了大规模、集成化的业务开发和创新速度,提高了市场的反应能力和业务效率,进一步体现了以竞争和创新为特征的现代银行经营理念要求。  相似文献   

5.
银行现代化管理是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IT技术为基础的。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农信社管理方式的现状及特点、难点分析,阐述了数据大集中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对提升农信社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广东农信社数据大集中的实施规划。  相似文献   

6.
鸣璇 《金融电子化》2006,(10):73-73
目前,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在数据“大集中”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其中,中国工商银行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大集中,中国建设银行实现了省一级的集中,上海证券等证券机构也陆续把业务数据集中到总部统一处理。上述机构的数据“大集中”都促进了业务的开展,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种种迹象表明:数据“大集中”是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于我国农信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农信社大数据应用现状的分析,提出应建立大数据金融的战略管理平台、信息应用平台、业务拓展平台、经营创新平台和风控平台,以推进农信社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银行以分行为中心分布存放数据的模式下,各分行根据自身需要各自开发了业务查询系统,所用的系统平台和实现方式各不相同,由此造成一定程度的重复开发,导致数据的统计口径不一致,难以适应数据大集中模式.因此在数据大集中模式下,非常有必要开发一套全行统一的业务数据综合查询系统.福建兴业银行科技研发中心为支持总行与各级营业机构及时了解业务经营状况,实现业务经营的查询与管理,在数据集中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Web方式的业务数据综合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前,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国际商业银行纷纷进行了数据集中,通过将经营策略和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商业银行也依托现有的业务处理系统,重新设计、规划、开发和实施了数据大集中模式下全新的业务处理模式。图1是数据大集中后,商业银行业务处理模式的原理图。在这种模式下,银行的客户数据与处理数据集中在数据运行处理中心(简称数据中心)的主机上进行。当有业务请求时,所有银行的前端数据采集可以通过综合柜台系统、银行卡系统、清算系统、信用管理系统、自动柜员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多种接入渠道通过网络…  相似文献   

10.
一,国库数据集中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与国库业务密切相关的各有关部门的数据集中为国库数据集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源。(一)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数据集中的改造,为国库数据集中提供了借鉴的经验。近几年,各家银行相继解决数据的物理安全问题,完成数据在逻辑层面上的集中,大幅度地提高了数据的应用能力,为多种新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二)与国库业务密切相关的税务、海关也逐步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客观上为国库数据集中提供了条件。“金关”工程和“金税”工程等业务的开展以及数据的集中都为实施财税库行的横向联网提供了集中的基础数据源。(i)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系统的集中,CCPC重新布局为国库提供数据集中的思路。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的基础数据由分散在各县支行集中到中心支行乃至省会中支,在规范会计核算管理的同时,也降低了资金风险。国库会计核算系统2.0版的网络构架建设也为国库提供了数据集中的思路。(四)国库会计核算新体系运行存在的弊端,迫切要求国库数据集中。目前运行的TBS4.0并未改变国库传统的分散型的核算模式,数据长期分散在各级支库,各级收入要层层上报,并未为从根本上解决加快财政资金报解入库速度,并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2004年开始,人民银行总行明确了业务系统向省和总行数据集中的建设方向。数据集中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系统)与人行过去采用的分布式信息系统有很大的不同。日前,分支行大多数技术和业务人员对集中系统的认识和知识不足,集中系统的推广基本上是分支行被动接收过程,工作主动性不强。由于采用了数据集中模式和新的技术架构,业务影响面大,技术保障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2.
推行保险数据大集中,是保险企业管理的一项重大创新。它改变了原来数据分散式存放和管理的状态,有利于公司开展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公司实现科学化的决策分析.保险企业的竞争战略也由此呈现出“数据集中化”、“业务综合化”、“管理扁平化”、  相似文献   

13.
袁翔 《金融会计》2006,(3):62-63
与“金财”、“金税”、“金关”工程以及商业银行数据“大集中”相适应,改革人民银行国库业务处理流程,实现数据集中,提高信息化程度,是一项战略性任务。这不仅是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 也是有效履行国库职能,防范国库资金风险,解决当前国库管理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国库数据集中模式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应信息技术日益融合的趋势,研究设计我国国库数据库集中或大区城集中式的业务管理模式,将国库业务处理系统升级改造成为新一代业务处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应用、服务和安全管理的大集中,已成为国库业务信息化的必然趋势。本文拟从国库数据集中的目标、内涵、原则及可行性分析出发,对国库数据集中方案的设计进行选择论证。  相似文献   

15.
该文总结了国外银行业数据大集中的发展阶段,认为我国银行业目前基本已经实现了整合集中(Data Consolidation),提出数据整合并不是银行数据大集中的最终目标,银行应该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构建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数据仓库管理系统,实现经营模式由以“账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目前,综合业务处理系统在交通银行得到全面推广,极大地促进了业务的发展.作为实现数据大集中之前的一种过渡,交行南通分行将其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数据物理集中到所属的南京分行,并针对这种运行模式制定了新的数据备份方案.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农信社开始全面进入改革实施阶段,经过7年多的改革与发展,农信社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了柜面业务电子化、电子渠道多样化,实施完成了省级数据大集中,已步入管理信息化阶段。随着农信社电子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农信社信息科技所带来的风险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但信息科技风险管控能力并没有随着IT应用能力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8.
陈治文 《金融电子化》2008,(6):20-20,22
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于2005年5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全省共有14个市州办事处(市级联社),121家县级联社(含合作银行),4000多个营业网点。省联社成立伊始,提出了实施“科技兴社”的重大战略,制定了电子化建设三年规划,明确了省农信社2005~2007年的总体目标:建设全省综合性网络系统,实现全省数据大集中,建立应用体系架构明晰、核心业务版本统一、经营数据安全集中、管理信息系统完备、业务办公高效运行、技术队伍精良稳定的电子化应用和管理体系,最终达到“业务、管理、办公”三网合一。  相似文献   

19.
数据大集中是目前各商业银行电子化发展的趋势。数据集中后,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客户服务水平、产品开发和市场响应速度。进一步提高赢利和降低成本。由于全国性商业银行业务数据的复杂度很高,往往实现以账务数据为主体的全行核心业务数据的集中处理。所以各地业务处理模式的差异性不能全部在各商业银行总行集中系统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随着数据集中和资源整合日益成为银行业信息化的方向,我国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以及中国银联等金融机构基本完成了数据大集中,人民银行近年来的信息系统建设都按照数据集中的模式构建。数据集中对技术、业务和生产运营的统一管理和规范、软件开发和系统运行的质量、数据安全和灾难备份的保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