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营农场的资金问题是与国营农场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紧密相联的,是国营农场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研究国营农场的资金,搞清现状、找出问题,探索出一条使国营农场资金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有利于垦区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发展中,国营农场形成了它本身的特点,主要是正规化的条田,较高的机械化程度,配套的水利设施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等。农垦经济体制改革,不但没有改变国营农场全民所有制的性质,而且也没有改变国营农场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那么,国营农场内部各类小农场的特点是什么呢?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于深化国营农场的改革,完善家庭农场分配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垦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前,国营农场盈亏是指国营农场职工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财务成果,是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自筹资金的来源。国营农场盈利额由产品销售利润和其他销售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等组成。改革后,随着统  相似文献   

4.
匈牙利在发展国营农场和农业合作社的同时,重视自留地经济和辅助经济的作用。他们认为农业合作社与国营农场是平等的,国家所有制与合作社所有制是“同一类型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自留地经济是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目前,国营农场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经营农作物和畜牧业生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大农场套小农场经营体制在国营农场经济中的地位问题 从国营农场经济结构看,大农场套小农场是国营农场经营体制中的基础结构,但它并不是唯一的经营体制。在国营农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已经和正在继续发展着多元化的经营体制。首先是以农业种植业为基础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经营体制,第二是大农场统一经营的骨干工业经营体制,第三是内外联合的经营体制,第四是集体和个体自营的经营体制,第五是在  相似文献   

6.
浅谈国营农场国有资产的流失与管理罗安才国营农场的国有资产是国家直接投资,以及农场经营盈利积累而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并实现其保值增值,是国营农场的重要职责。但是,我们在对湖北省直国营农场1995年度财务决算审计过程中,发现国营农...  相似文献   

7.
国营农场改革经营管理体制,文行大农场套小农场以后,其所有制结构从过去、现在到将来,发生了并还将继续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本文对此略加论述如下: (一) 对过去的回顾 国营农场是由国家投资建设起来的。最早的少数国营农场是在1947年建立于东北的黑龙江省,绝大部分的国营农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陆续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至1985年,全  相似文献   

8.
正国营农场办家庭农场以后,核算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得国营农场成本难以按传统的核算方式进行核算。一、当前国营农场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成本核算的作用认识不高。兴办家庭农场以后,由于利润是按家庭农场实际上缴的利费计算,成本不作为国营农场利润计算的直接依据,成本的高低不直接在账面上影响国营农场的经营成果,因此没有必要加强国营农场成本核算。2.成本核算的口径不统一。目前国营农场成本  相似文献   

9.
国营农场是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国营农场的改革一直是个引人注目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原苏联、东欧国家由于社会制度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对国营农场的改革采取了私有化的办法。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存在的问题很多。有的被迫放慢甚至停止了私有化步伐。我国国营农场的产生,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农场的发展也曾起了重要的经济和政治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营农场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国营农场究竟向何处去?根据我国国情,私有化的办法看来是行不通的。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国营农场,并提出一条新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0.
波兰国营企业的经济活动基于三条基本原则,即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和自治。这些原则完全适用于国营农场。实际上,国营农场是于1981年7月1日率先在全国开始实行经济改革的,而全国改革则是1982年1月1日才开始的。 五年来的事实证明,自治正在国营农场管理的实践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了阐明国营农场自治的活动范围,必须分析一下国营企业独立自主和自负盈亏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国营农场的土地不计价入帐。现行《国营农场财务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国营农场使用的土地以及公路、桥梁、水库、机井等,“属固定资产性质的财产,可暂不提取折旧,但应造册登记,加强管理。”这一规定要求国营农场的土地仅登记在“另册”中“加强管理”,不以价值量反映在会计帐册报表中。国营农场的土地不计价入帐,源于苏联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产物。按照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所述:土地不是劳动生产物,没有价值也就没有价格。国营农场的土地归国家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  相似文献   

12.
国家对国营农场减、免税金,是国家按有关税法规定对国营农场纳税单位减少或免征的税款。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国营农场生产事业的发展,培养税源。因此,这笔资金只能用于国营农场改善生产条件、充实现有固定资产能力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等,或转作为流动基金,  相似文献   

13.
正1993年国家进行了全面的会计制度改革,这次会计制度的改革使国营农场会计核算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家庭农场成为国营农场内部的基层核算单位,是国营农场管理下的"小农场"。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如何加强家庭农场财务管理,已成为国营农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家庭农场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营农场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将就会计制度改革后如何加强家庭农场财务管理问题,略陈管见。一、当前家庭农场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应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国营农场全国联合会的邀请,中国国营农场代表团一行6人,于1985年10月17日至11月2日,访问、考察了匈牙利国营农场。这次访问,是去年匈牙利国营农场代表团访问我国的一次回访。访问期间,先后考察了两个农业联合企业、10个国营农场、5个工厂和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所,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友好的接待。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农业和食品部国务秘书维拉尼·米  相似文献   

15.
一我省从1950年开始建立了第—批国营农场,九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我省国营农场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今年,全省已有国营农场11个,分布在沿淮、沿江及皖南丘陵地区。共有耕地397,428亩,拖拉机309标准台,职工9,791人。在农场发展期  相似文献   

16.
国营农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旨在改变国营农场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农场活力。橡胶国营农场改革经营管理,办好橡胶家庭农场,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结构,是增强橡胶国营农场活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1984年全国农垦工作会议以后,国营农场全面兴办家庭农场,农场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营农场在流动资金管理上面临许多新问题。一是流动资金由财政划为银行统管后,国家运用银行利息这个经济杠杆调整经济,使流动资金由原来的无偿供给变为有偿使用。二是兴办家庭农场以后,国营农场资金供应渠道发生了变化,有些农场的家庭农场在银行单独开户,家庭农场的借贷资金全由农场独家供应变为银行和国营农场两家供应。绿色草原牧场今春兴办家  相似文献   

18.
农垦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营农场经济体制改革既不同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又区别于我国城市国营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如何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营农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和问题,把国营农场经济体制改革引向深入,是当前农垦经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在湖北武昌召开了全国国营农场经济学术讨论会,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刊在会上收集了部分同志的发言,现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何为大中型国营农场?其标准是什么?至今尚未有定论。我认为,如不能合理划分国营农场企业的类型,就不能有的放矢地研究讨论搞活大中型国营农场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流动资金是国营农场为了生产经营活动在储备过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占用的,用于购买劳动对象(原材料),支付工资,奖金和其他生产费用的周转性资金。国营农场的流动资金来源,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