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我国引进外资银行的不断增加,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临近,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已摆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有利于促进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中央银行货币调控机制建设。但其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专业银行将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考验,中央银行货币调控机制操作将处于两难境地,以及加大了我国金融监管的难度等。搞得不好,甚至会威胁到我国金融业的生存、发展和我国的经济利益。所以,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我们必须持慎重态度,认真研究开放策略,以减轻对我国金融业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论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陈友云根据上海金融改革的规划,将在1994年进行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的试点。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必要性何在?有何经济意义?将会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  相似文献   

3.
试论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陈友云一、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势在必行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将引进外资银行作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至1992年底,我国共引进外资银行49家。考虑到国内金融机构在经营效率和竞争手段上相对于外资银行都处于劣势,我国...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就是银行业。根据中国政府的承诺,我国加入WTO后将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在外汇业务方面,向外资银行开放国内企业和个人外汇业务,保护存款业务;在发展业务的区域方面,每年逐步增加开放城市的数量,在若干年后取消地限制;在业务对象方面,向外资银行开放国内企业和个人的人民币业务,包括存款、外资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形势,未雨绸缪,迎接入世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经济视角》2005,(2):28-29
从去年12月11日起,北京市将对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从此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将可以在京经营人民币业务。  相似文献   

6.
王华萍 《经济论坛》2000,(15):35-35
加入 WTO后,我国银行业的开放进程将明显加快,银行业在获得许多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首先,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已定出明确的时间表,即加入世贸 2年后外资银行可为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 5年后则要全面放开。这意味着不需要太长时间外资银行就可以与国内银行展开直接竞争。其次,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条件将进一步放宽,这就意味着更多的外资银行将在国内的更多城市接踵而至,与国内银行在更广阔的地域上展开竞争。再次,在税收、服务、监督等方面,将逐步实现对外资银行的国民待遇,这意味着对国内银行…  相似文献   

7.
《时代经贸》2006,(12S):10-10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终于可以有限制的经营人民币的对私业务,尽管一些银行人士认为外资银行将会集中力量争夺大企业客户,但事实上中小企业正逐步成为外资银行的最新“宠儿”。日前,渣打银行就率先推出了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融资方案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耕尘 《经济导刊》2007,(1):83-83
最近发生了一件注定要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那便是标志我国全面履行入世的基本承诺,面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公布.该条例有关外资银行分行百万门槛的一个条款引起了广泛关注.是怎么回事呢?具体说来就是,虽然我国全面履行入世的基本承诺,面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零售业务,但是,只有在中国本土注册的外资银行分行才享有全面的国民待遇.而对于那些不在中国本土注册的外资银行分行来说,它们依然要受到某些方面的限制.这个限制便是,外国银行分行只可以吸收中国境内公民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  相似文献   

9.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鸣晓  黄晓娟 《时代经贸》2007,5(9Z):201-202
根据入世规则,2006年12月11日,我国全面开放金融业,中国已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人民币业务也已对外全面开放。由于外资银行所具有的一系列优势,从长远来看,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在某些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如股权控制、抢占中间业务和农村市场、申请金融产品专利欲限制中资银行的使用、阻碍了民营银行的发展等。为了消除外资银行带来的不利因素,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海龙 《经济师》2006,(7):252-252
到2006年12月,我国银行业将向国外全面开放。2007年起,外资银行将享有与中资银行几乎同等的权利,提供全面的人民币业务,中外资银行的竞争将全面展开。文章就此展开论述,提出几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外资银行对中国零售金融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3年来,中国逐步放宽了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2006年以后中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本文回顾了目前外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中外资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竞争形势,认为中资银行今后在客户、产品、渠道等方面将受到外资银行强有力的挑战,提出了中资银行应抓住剩下的过渡时间迅速做出调整,迎接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后新的竞争挑战.  相似文献   

12.
欧阳琦 《经济师》2004,(2):218-219
当前 ,外资银行开始积极抢摊中国的金融市场 ,尽管尚未获准对中国大陆居民经营人民币业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逐渐兑现入世的承诺 ,人民币业务作为金融开放的重要标志将成为外资银行争相分食的“大蛋糕”。在这个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 ,政府的作用和监管力度呈收紧→开放→适度收紧的波浪型发展方向 ,即宏观调控范围从一国封闭环境中走出后 ,政府充分发挥协调作用 ,有效地执行在欠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稳步开放与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外资银行的进入与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银行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重新出现在中国的。1979年12月,日本进出口银行率先在北京设立代表处。1982年,我国开始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经济特区设立营业性金融机构。到2001年9月底,外资银行在华共有营业机构191家,大部分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广州和天津等地。由于政策上的限制,外资银行目前在华贷款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只有2%,不过随着入世后的逐步开放,预计其市场占有率在2010年之前可以提高到10%。新法案的出台在2002年以前,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管制要求和中资银行不同:在人民币业务上,仅限在上海和深圳试点,服务对象为外商投资企…  相似文献   

14.
周文平  周素彦 《经济论坛》2000,(24):11-11,7
国前,中国加入WTO的主要障碍已经扫除。站在WTO的门槛前,回眸中国银行业,我们不禁要问,中国银行业能够经受得住跨国银行的冲击吗? 我国银行业的开放是伴随着整个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起步的。截至1999年6月底,外资银行在中国大陆的分支行达到155家,中外合资银行达到7家。截止1999年6月末,外资银行占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大致如下: 在人民币业务方面,外资银行拥有的人民币资产、存款和贷款分别为65亿元、38亿元和32亿元,市场占有份额不到千分之一,微不足道。 在外汇业务方面,外资银行在华总资产和总…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的谈判达成协议,中国承诺“入世”后二年外资银行可为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五年后全面开放:外国金融公司允许在基金管理企业中持股33%.三年后增至49%:外国股票包销商可在合资承销公司33%的股份。于是有人认为中国开放资本市场,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指日可特.从而产生恐慌.以为外资银行会迅速抢占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6.
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燕 《经济论坛》2004,(23):18-19
一、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金融开放对现行汇率制度的冲击。首先,加入WTO,对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都将实行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将在各方面与国内银行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满足各银行对本币即外汇头寸调剂的需要,现存的以会员制为主体、封闭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将难以为续,必然逐渐走向开放。其次,外资银行在全面经营人民币业务后,  相似文献   

17.
<正>一、复关后对金融保险业的影响 1、两种市场开放的区别 我国现行银行保险业的开放与重返关贸总协定后的开放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前者是在双方互惠的情况下,允许其设立并在限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如目前外资银行的业务基本上被限定在“三资”企业内,只经营外币业务;而复关后,外资银行也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虽然有一个过渡阶段)。保险业亦如此,目前只限于外币寿险业务;复关后,将被允许经营的业务涉及财产险、人身险、责任险、信用险等商业性险种,以及与保险有关的经营活动。由于目前对外资银行、保险公司限制很严,难以构成对国内银行保险业的竞争威胁。而复关是在多边规则这一准法律框架下的开放,并遵循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进行非岐视性的管理。外资银行、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将有很大的扩展,竞争性将加强,容易形成对我国银行保险业的威胁。 2、银行业将面临的挑战 对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金融界来说,外资银行的进入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冲击波,国内银行尚缺乏与外资银行相竞争、相抗衡的条件和实力。(1)国内银行尚未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2月11日,中国按照入世承诺,取消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客户限制,在承诺基础上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从这一刻起,中、外资银行站上同一起跑线,中国银行业从此走上全面开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沪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以来,进展顺利,各行的主管人士纷纷表示,看好人民币业务的前景。 据了解,自去年12月底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批准了九家外资银行在上海进行人民币业务试点。从今年3月份开始,这些外资银行陆续迁往浦东,并于3月27日开始,相继有六家外资银行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的检验,开始正式经营人民币业务。目前,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已满三个月,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主要集中在开户、存款、贷款、清算四个方面,业务量最多的是人民币贷款和清算。人行上海分行的一位负责人认为,人民币业务试点进展比较顺利,未发现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WTO后的五年过渡期很快就要进入尾声,2006年中国将向外资银行开放全部人民币业务,中国金融业也将就此步入前所未有的开放时期。当国人兴高采烈地谈论着金融开放带来的种种好处,满怀憧憬地期待着外资金融机构提供的优质服务时,殊不知处于计划与市场双轨框架下的中国金融业正运行于一个险象环生的环境之中:头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脚下荆棘雷区密布——金融风险如影随形挥之不去,金融危机虎视眈眈蓄势待发。这绝非杞人忧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