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坚持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的办刊理念,把握中国转型和发展前沿研究的正确方向,远播独家、独立、独到的经济学成果,刊载了很多理论性、学术性的有见地的文章,《改革》的影响因子和转载率名列中国经济学期刊前茅,其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我们为《改革》取得的优异成绩高兴,并祝愿其越办越好。在办好刊物的同时,改革杂志社还积极参与图  相似文献   

2.
《改革》2008,(1)
20年栉风沐雨,20载辛勤耕耘,自1988年1月创刊以来,《改革》与改革开放的中国一起成长,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国经济学知名学术期刊。及至2008年1月8日,《改革》创刊20周年纪念暨中国改革开放30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迈向了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20年来,《改革》秉持对历史、对学术负责的态度,牢牢把握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紧密结合中国转型和发展的前沿问题,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界思潮,稳固了在学术界和政策层面的双重影响。欢迎您和我们一起回眸20年来《改革》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眺《改革》旌旗猎猎,望大国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3.
《改革》2007,(11)
200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在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程中,泱泱大国已融入世界主流文明。1988年1月,《改革》正式创刊。20年风雨兼程,20载春华秋实,《改革》与改革开放的中国一起成长。2004年以来,《改革》首创"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的办刊理念,发展成为在国际国内有深远影响的经济学品牌大刊。站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门槛回望,改革杂志社推出纪念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特别策划:  相似文献   

4.
2011年7月16日上午,《改革》学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圆满举行。来自中央宏观研究部门、政策咨询部门和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把脉《改革》走势,共商宏观大计。一、《改革》2010年以来主要关注点及效应改革杂志社委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执行总编辑王佳宁编审代表《改革》学术委员会作工作报告。他指出,一年来《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学品牌期刊,始终关注中国转型与发展,致力于研究中国转型和发展的前沿问题,从关注维度上主要涉及三个方  相似文献   

5.
《改革》2011,(3)
秉持学术传承、倡导理性判别和学术争鸣,是《改革》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界观念一以贯之的编辑准则。为弘扬发自《改革》的学术观点,搭建《改革》作者、编辑部与《改革》受众三方互动交流平台,推动《改革》一贯倡导的转型期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稳健发展,《改革》编辑部自2009年第2期起,对争鸣栏目进行全新定位,发表对《改革》已发表论文的学术观点或当下的热点、前沿问题进行争鸣的文章。争鸣文章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或解释提出必要且充分的佐证,做到有理有据,论证充分,避免泛泛而谈。争鸣仅针对文章的学术观点,不涉及对任何人的资历、身份和研究领域进行评判。争鸣文章可不拘形式,或针锋相对,另辟蹊径;或延伸解读,升华深化;或商榷补充,相辅相成……《改革》首倡这一全新的学术争鸣形式,期待此举在有学养的人群中碰撞观点、激发火花,进而为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繁荣和改革实践尽一份绵薄之力。欢迎对《改革》发表的文章进行点评,来稿控制在4000~5000字,联络方式见《改革》版权页。《改革》编辑部视情况将拟评审发表的争鸣文章观点发给原作者,由原作者反馈、回应;或约请第三方对原作者方观点、争鸣方观点集纳点评。同时,《改革》编辑部将密切关注各种...  相似文献   

6.
《改革》2010,(3)
秉持学术传承、倡导理性判别和学术争鸣,是《改革》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界观念一以贯之的编辑准则。为弘扬发自《改革》的学术观点,搭建《改革》作者、编辑部与《改革》受众三方互动交流平台,推动《改革》一贯倡导的转型期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稳健发展,《改革》编辑部自2009年第2期起,对争鸣栏目进行全新定位,发表对《改革》已发表论文的学术观点或当下的热点、前沿问题进行争鸣的文章。争鸣文章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或解释提出必要且充分的佐证,做到有理有据.论证充分,避免泛泛而谈。争鸣仅针对文章的学术观点,不涉及对任何人的资历、身份和研究领域进行评判。争鸣文章可不拘形式,或针锋相对,另辟蹊径;或延伸解读,升华深化;或商榷补充,相辅相成……《改革》首倡这一全新的学术争鸣形式,期待此举在有学养的人群中碰撞观点、激发火花,进而为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繁荣和改革实践尽一份绵薄之力。欢迎对《改革》发表的文章进行点评,来稿控制在4000~5000字,联络方式见《改革》版权页。《改革》编辑部视情况将拟评审发表的争鸣文章观点发给原作者,由原作者反馈、回应;或约请第三方对原作者方观点、争鸣方观点集纳点评。同时,《改革》编辑部将密切关注各种...  相似文献   

7.
《改革》2011,(2)
秉持学术传承、倡导理性判别和学术争鸣,是《改革》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界观念一以贯之的编辑准则。为弘扬发自《改革》的学术观点,搭建《改革》作者、编辑部与《改革》受众三方互动交流平台,推动《改革》一贯倡导的转型期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稳健发展,《改革》编辑部自2009年第2期起,对争鸣栏目进行全新定位,发表对《改革》已发表论文的学术观点或当下的热点、前沿问题进行争鸣的文章。争鸣文章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己提出的观点或解释提出必要且充分的佐证,做到有理有据,论证充分,避免泛泛而谈。争鸣仅针对文章的学术观点,不涉及对任何人的资历、身份和研究领域进行评判。争鸣文章可不拘形式,或针锋相对,另辟蹊径;或延伸解读,升华深化;或商榷补充,相辅相成……《改革》首倡这一全新的学术争鸣形式,期待此举在有学养的人群中碰撞观点、激发火花,进而为推动中国经济学的繁荣和改革实践尽一份绵薄之力。欢迎对《改革》发表的文章进行点评,来稿控制在4000~5000字,联络方式见《改革》版权页。《改革》编辑部视情况将拟评审发表的争鸣文章观点发给原作者,由原作者反馈、回应;或约请第三方对原作者方观点、争鸣方观点集纳点评。同时,《改革》编辑部将密切关注各种...  相似文献   

8.
转载率是衡量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新华文摘》、《复印报刊资料》是学术界和社科理论界公认的权威二次文献,是目前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和论文学术影响的重要尺度,其转载量及转载率是各类期刊和科研学术机构衡量学术水准的主要参数。《改革》自2005年1月出版月刊以来,首创“专业眼光看经济,经济眼光看中国”的理念,在全国学术期刊中率先运作社务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围绕架构一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表一流的学术论文、造就一流的作者阵容、远播一流的社会影响的“四个一流”目标,制度化、规范化出刊,原发文章被《新华  相似文献   

9.
《改革》2006,(4)
2005年10月以来,改革杂志社在全国学术期刊中率先治理学术赝品、学术泡沫,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搭便车”行为,在全国经济理论界和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等一些科研学术机构、高等院校先后专电表示支持这一举措。现就相关事项声明如下:作为国内一流的经济学学术期刊,《改革》秉持学术良知,致力研究中国转型和发展的前沿问题,引领学术趋向。《改革》提倡独立撰写学术论文,反对来稿中任何形式的“搭便车”行为:作者署名原则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伟大祖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年庆典。30年的沧桑巨变,谱写了几千年中国历史最为灿烂辉煌的篇章。作为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的经济学品牌期刊,《改革》隆重推出抚脉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以经济视角观瞻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运行轨迹及发展脉络,与读者一起见证和回眸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从2008年第2期开始,至2008年第7期结束,分6期载完。本期摘编整理1988~1992年大事.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伟大祖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年庆典。30年的沧桑巨变.谱写了几千年中国历史最为灿烂辉煌的篇章。作为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的经济学品牌期刊,《改革》隆重推出抚脉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以经济视角观瞻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运行轨迹及发展脉络.与读者一起见证和回眸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从2008年第2期开始,至2008年第7期结束,分6期载完。本期摘编整理1983~1987年大事.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2.
《改革》2008,(2)
2008年12月,伟大祖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年庆典。30年的沧桑巨变,谱写了几千年中国历史最为灿烂辉煌的篇章。作为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的经济学品牌期刊,《改革》隆重推出抚脉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以经济视角观瞻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运行轨迹及发展脉络,与读者一起见证和回眸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从2008年第2期开始,至2008年第7期结束,分6期载完。本期摘编整理1978~1982年大事,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3.
《改革》2020,(4):158-158
2005年10月以来,改革杂志社在全国学术期刊中率先治理学术赝品、学术泡沫,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搭便车”行为,在全国经济理论界和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一些科研学术机构、高等院校先后专电表示支持这一举措。现就相关事项声明如下:作为国内一流的经济学学术期刊,《改革》秉持学术良知,致力研究中国转型和发展的前沿问题,引领学术趋向。《改革》提倡独立撰写学术论文,反对来稿中任何形式的“搭便车”行为:作者署名原则上不超过三人,一经查实作者有“搭便车”的行为,《改革》不采用其来稿,并将致函作者所在单位的学术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4.
《改革》创办2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是立意比较新。《改革》提出的用专业眼光看经济、用经济眼光看中国,这个很重要。二是在改革理论的发展、完善上。三是现实问题的解决。四是品牌。《改革》不但能做成全国的品牌,而且取得两个第一。所以,  相似文献   

15.
文骐 《改革》2010,(10)
《改革》自1984年创刊以来,与改革开放的中国一起成长,迄今已发展为独树一帜的中国经济学品牌期刊。2010年10月,《改革》的编辑出版单位——改革杂志社拥有四刊一网一论坛。2010年10月《改革》出版200期,迈向了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改革》出版200期特辑,全面展示《改革》自创刊以来关注中国转型和发展的前沿问题和前瞻性问题,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术思潮的轨迹及其在学术界和政策层面的双重影响。既让《改革》各界读者全面检阅《改革》发展历程,又为新闻出版界同行互为镜鉴;既让官员看到解析方法,又让学者观照制度逻辑,甚至为海外读者进一步了解《改革》打开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关系学学术月刊,旨在发现和发表最具学术创新性的中文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促进国际关系知识增长和中国国际关系学科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国际关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关系学学术月刊,旨在发现和发表最具学术创新性的中文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促进国际关系知识增长和中国国际关系学科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国际关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的国际关系学学术月刊,旨在发现和发表最具学术创新性的中文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促进国际关系知识增长和中国国际关系学科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国际关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改革》学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中国经济学高层论坛将于2010年5月8日在重庆举行。自2005年1月《改革》在北京组建学术委员会以来,已历经两届。《改革》学术委员会成立6年来,《改革》已成长为独树一帜的中国经济学知名学术期刊。及至2010年4月,《改革》的编辑出版单位——改革杂志社已形成一社四刊一网一论坛的新格局,迈向了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为向即将举办的《改革》学术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中国经济学高层论坛展示《改革》自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以来的主要工作,让各界读者对《改革》自创刊以来涉及中国转型和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术思潮的轨迹及其在学术界和政策层面的双重影响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改革》编辑部制作了这个特辑。既让《改革》各界读者全面检阅《改革》的发展历程,又为新闻出版界同行互为镜鉴;既让官员看到解析方法,又让学者观照制度逻辑,甚至为海外读者进一步了解《改革》打开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20.
自2005年1月《改革》在北京组建学术委员会以来,迄今已历经两届。《改革》学术委员会成立6年多来,《改革》已成长为独树一帜的中国经济学品牌期刊。2010年4月,《改革》的编辑出版单位——改革杂志社已形成一社四刊一网一论坛的新格局,迈向了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2011年7月,《改革》学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研讨会在北京圆满举行。为充分展示《改革》自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以来的主要工作,让各界读者对《改革》自创刊以来涉及中国转型和发展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引领学术趋向、引导学术思潮的轨迹及其在学术界和政策层面的双重影响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改革》编辑部制作了这个特辑。既让《改革》各界读者全面检阅《改革》的发展历程,又为新闻出版界同行互为镜鉴;既让官员看到解析方法,又让学者观照制度逻辑,甚至为海外读者进一步了解《改革》打开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