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基于对沪深两市互联网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融资方式的现状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股权结构与资产负债率和短期负债率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制衡度与负债率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管持股比例和流通股比例与负债率存在非线性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河南省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负债率均与企业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意味着降低负债有助于提升经营绩效;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无明显关系,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正相关,表明股权适度集中有利于股东对管理层进行监督,使其强化管理,提升业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用沪、深股市4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用样本公司2006~2008年连续三年的截面数据对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法人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国有股比例、股权制衡度、社会公众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应付债券比例、长期负债比率、流动负债比率与公司治理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借款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背景,以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将国有企业改革最集中的时期(2008年、2013年)作为样本的划分时点,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后股权构成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改革前,国有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集中度与会计稳健性呈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与会计稳健性呈正相关关系;改革后,国有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会计稳健性呈正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下降,股权制衡度有所升高,从股权结构的改变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公司治理,提高了会计稳健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管理人员和大股东所产生的两类代理问题,分析了股权结构中的管理层持股、股权集中和股权制衡等方面影响公司绩效的机制,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述方面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介于20%和50%之间时,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秦川  叶建华 《财会通讯》2011,(12):50-53
本文以IPO定价市场化为背景,以创业板创开市至2010年10月12日共131创业板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以及实际控制人类型等股权结构对IPO定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IPO定价存在非线性关系,持股比例较低时存在负相关关系,持股比例适当增加后关系并不明显,持股35%时则呈现较显著的正相关;多个自然人共同控制的公司对发行定价产生正向影响,而家族控制的公司则相反;总体来讲,股权制衡度与IPO定价成正向关系,这一关系在家族控制型企业中表现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192家上市公司3年的面板数据,对股权分置改革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公司绩效指标,接着分别从股权构成、股权集中度及股权制衡度3个方面考查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国有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显著的U型关系,与流通股比例负相关,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我国上市公司2009—2011年相关数据,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股权制衡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现金股利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第二,股权制衡度与现金股利呈倒U型关系,当股权制衡度∈(0,0.90),其他大股东会与第一大股东合谋,倾向现金股利分配,当股权制衡度∈(0.90,4),会对第一大股东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抑制其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攫取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股权结构、隧道挖掘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大小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了股权结构对于大股东隧道挖掘行为以及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与其持股比例成显著的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能够抑制隧道挖掘行为和缓解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公司价值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成显著的U型关系,股权制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价值,但效果不显著。研究结果证明,投资者能够识别股权结构所代表的代理问题,并给代理问题较大的公司予以较低的定价。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7,(4):85-90
选用2011-2015年663家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家族企业股权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以实际控制人类型为标准将家族企业分为三类。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企业价值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倒"N"型非线性三次函数关系,最优股权在20%—25%之间;但在不同类型的家族企业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各异;企业价值与股权制衡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据此本文建议:适当降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利用制衡机制,建立合理的监督体系;避免过度关联交易,进行科学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王岚 《价值工程》2014,(11):18-21
本文结合理论研究及中国制度背景,探求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及资本成本的关系。应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支持以下论点:发放现金股利、CEO持股比例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是国有时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是国有时与资本成本正相关,发放现金股利、第一大股东持股、CEO薪酬、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成本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素质及监事会素质与资本成本、资产负债率相关性均不显著。总的来说,提高公司治理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提高负债率,且现金股利政策、资本结构与资本成本三者间存在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以2002-2006年间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分别在控股股东行为和董事会特征这两个角度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治理结构因素对银行类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董事会激励、股权制衡度与银行业绩均呈显著正向相关;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股权结构与银行业绩均呈显著负向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综合考虑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高管激励、控制权竞争以及监管水平等公司治理内部和外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构造多元化和公司治理指标,对公司治理与多元化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高管持股比例和交叉上市等公司治理因素对多元化水平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领导权结构和独立董事比例等董事会结构因素对多元化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实证结果从整体上支持多元化的代理假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10-2012年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分析中小企业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股权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U型关系,反映了股权集中的双重效应;一定程度的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有积极影响,适度的股权制衡有利于提升公司绩效;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相关;流通股比例和管理层持股均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代为背景,以2008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股权治理结构与会计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最终控制人的国有性质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其他大股东的制衡能力没有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当最终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时,流通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表明机构投资者的存在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股东侵占模型的大股东减持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构建单个股东和多个股东侵占模型,分析大股东减持问题,发现影响大股东减持的因素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投资收益率分离度及股权制衡程度;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东属性对大股东减持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制衡程度对大股东减持产生负向影响,而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及投资收益分离度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则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取了截至2011年12月31日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613家公司为样本,股权制衡度分别用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以及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之比来衡量,财务风险运用Altman的Z-Score模型进行计算。在总结已有文献基础上提出假设,运用Eviews6.0软件对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8.
控制权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在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流通股逐渐转变为流通股,但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仍具有优势掌握控制权。本文以2005年深、沪两市116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我国现阶段控制权配置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指标(H10指数)、第一大股东的控制能力与净资产收益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特别指出若第一大股东为国有法人,则治理的效果更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2003—2005年49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关系。本文试图说明股权结构和公司绩效的内在联系,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与前五大股东及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公司绩效与国有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与法人股比例负相关,与流通股比例负相关。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加强上市公司股权机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等提供了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92家企业2002~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涉农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比例安排问题,发现从整体上存在涉农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底部绩效陷阱"。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显著的U型曲线关系,绩效最低点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37.3%,其分布区间约为[37%,38%]。股权性质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显著调节作用。国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是显著倒U型曲线关系,绩效最高点的持股比例约为36.5%,存在"顶部绩效馅饼";非国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是显著U型曲线关系,绩效最低点的持股比例约为33.7%,其分布区间约为[33%,34%],存在"底部绩效陷阱"。整体样本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的U型曲线关系主要是由非国有性质股东贡献的。该结论表明涉农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暂时性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