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君 《中外企业家》2009,(16):196-197
近年来,连锁经营被逐步应用到零售领域的各种业态,被认为是零售业最具活力的经营形式。配送中心是连锁零售业发展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连锁零售业配送中心的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连锁零售业的发展。回顾国外连锁零售业配送体系的发展轨迹,并受其启发,进而提出在中国建立战略联盟型的配送中心的创新思路,对可采用的两种模式作具体阐述,希望该思路能对连锁零售业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连锁零售以其统一经营、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优势而实现了快速扩张,近年来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冲击下,传统连锁零售业面临了巨大的挑战。而加快传统连锁零售业与电子商务相融合,既能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长处,又弥补了连锁零售的不足,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连锁零售以其统一经营、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优势而实现了快速扩张,近年来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冲击下,传统连锁零售业面临了巨大的挑战。而加快传统连锁零售业与电子商务相融合,既能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长处,又弥补了连锁零售的不足,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连锁零售业的经营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小、交易频繁和需求变化大,这就要求物流系统能根据消费需求把商品及时配送到各销售点,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文从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配送中心在其经营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三种物流配送模式进行了比较,并针对国内连锁零售业在建立、运作配送中心时将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连锁超市是80年代后我国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的零售业经营 业态,我国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而且连锁超市改变了我国城乡的消费观念,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随着国内连锁超市经营竞争的加剧,加 入WTO后,大量的国际零售业巨头涌入我国,使竞争进一步白热化,压缩了 连锁超市在城市的发展空间.为了在零售业的竞争中占据有力的地位和优 势,连锁超市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农村市场成为了新的发展空间,将经营 方向转向农村是最好的选择.本文将对农村市场发展现状及农村连锁超市发 展进行swot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零售连锁经营的种类 零售业的连锁经营是若干个经营实体(如超市、商店)在同一所有者集中控制下,实行统一品牌、统一管理、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的经营方略.根据连锁经营实体间关系的紧密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直营连锁、自愿连锁和合作连锁三大类型.  相似文献   

7.
陈文娟 《物流技术》2014,(19):434-435,476
针对国内超市在新商品采集、销售信息统计与分析、剩货情况统计、库存管理、货物配送等诸多方面都与国外超市有不小的差距的现状,介绍了物联网三大方面的关键技术,即物联网的感知层技术、物联网的网络层技术以及应用层技术;采用物联网技术与智能物流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大型连锁超市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货物的出入库管理、商品的销售信息管理、商品配送信息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连锁零售业持续快速发展,已迅速成为流通业的主力军。物流作为连锁经营的关键环节之一,是连锁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物流配送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连锁零售企业经营成本的高低,影响连锁零售企业的盈利能力。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降低运作成本,提高对店铺的反应速度,这些年来连锁零售企业不约而同在物流配送上加大了投入,零售物流配送中心在技术、规模和运作模式等方面不断变化创新。  相似文献   

9.
零售业网络供应链订货体系开始取代传统的供应链订货体系,健全的物联网信息系统能够帮助零售企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供应链订货策略,进而完善网络信息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对零售企业供应链订货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根据零售业供应链订货双方整体利益理论,提出基于物联网信息系统的零售业供应链订货步骤,建立了一种零售业供应链订货策略的结构模型,以确定零售业最佳订货策略。通过物联网信息系统下零售业订货的实例分析,证实了该零售业定货策略可以帮助供应链中订货双方的利益达到最优,为零售业制定科学的订货策略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连锁门店是现时中国零售业一个最重要的商业组织形式。连锁门店是经营共同品牌、提供共同服务的零售店在企业总部的组织领导下,制定共同的经营策略,将分散的门店实行统一管理,集中采购和分散销售有机结合,通过组合成一个整体,最终实现规模经济收益扩大化。通过实现门店现场管理优化,使组织改善管理问题,促进企业获得更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应用,物流的信息化也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可以说物联网对物流供应链过程中的信息处理能力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支撑环境,必将物流的信息化提高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反过来,物流的高度智能化也必将对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起到推动作用,并最终实现全社会“物物互联”的智慧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王涛 《价值工程》2013,(36):215-216
物联网作为全球信息化第三次浪潮的代表,已被各国列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与物联网关系密切的大数据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物联网的实质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各行各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促进信息消费的四项措施,将进一步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物联网具有整合感知识别、传输互联和计算处理等功能,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加快发展物联网,将为我国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本文从物联网现状、与大数据的关系、大数据对物联网公司的影响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物联网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我国的物流业越来越发达,物流业务也日渐增多。如果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对物流业进行管理,不但效率很低,也十分容易出错。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为物流业提供了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物流进行高效而准确的管理。文中就目前我国物流业中的物联网技术进行了讨论,并就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被认为是未来二十年新的经济增长点。文中借鉴美国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家具企业的成功经验,在对我国物联网技术在家具供应链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让家具产品携带EPC代码的射频识别标签,可达到家具产品从原材料采伐、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配送、销售的整个家具供应链过程进行可视化管理的目的,使得信息透明化,从而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  相似文献   

15.
黄新谋 《价值工程》2013,(29):175-176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下,我国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了新纪元,物联网不仅成为牵动多个行业的产业焦点,更成为民众普遍接触和关注的社会热点。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物联网产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社会各方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物联网概念而轻视其实际应用。本文试图借助模糊数学方法,评价区域物联网产业现状,为区域物联网产业找准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动识别技术是对数据进行自动识读、采集,然后将其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物流信息领域的重要技术,目前还将在物联网领域得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文章探讨了常用的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工业互联网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体系,可以实现工业设备的微型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本文通过对工业互联网技术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分析,研究了“三链”之间互动关系的机理;以电力、油气行业为案例分析工业互联网产业需求和技术供给情况,并对工业互联网的产业化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创新已成为数字化时代实体零售业业态演进的主要目标。众多实体企业面临着从传统店铺零售转型为互联网零售方式的转型难题。本研究基于适应性营销能力理论,探讨了实体零售业从互联网转型战略到互联网转型项目实施过程,并构建了实体零售业互联网演进能力迁移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①适应性营销能力是解释实体零售业演进能力迁移的关键,实体零售企业互联网演进过程可以按照"互联网战略导向→适应性营销能力→组织政治策略→绩效"的关系进行表述;②实体零售业转型的主要战略是互联网市场导向和互联网技术导向,战略选择是基于企业自身资源基础和相对优势的分析;③实体零售业组织在互联网创新的角色具有双面性,即鼓励创新又适当妥协。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了零售业演进理论和适应性营销理论的相关研究,对当前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如何实施互联网战略转型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物流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已对供应链管理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在介绍物联网的概念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并分析了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的生产、仓储、运输、生产、配送/分销及零售等环节的应用与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20.
文中对物流信息化的内涵做出详细的界定,并结合我国食品物流的现状,提出加强食品物流信息化的有效途径:强化食品物流信息化的观念和意识、食品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建设、相关食品企业物流供应链安全管理的信息系统化,这些将极大的缓解该行业中的诸多供需矛盾,促进发挥我国食品行业的竞争能力,由此形成一条以IT技术支撑的、满足人们对食品供给需求的现代物流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