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家伦理所重视的“五缘”关系可以弥补现代西方管理的不足,“仁”的精神、“和”的文化和“信”的环境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形成合力,提升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2.
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即在东道国创办新企业和兼并收购当地企业。并购当地企业可以是通过股票市场购买当地企业的股票,也可以通过谈判方式购买国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前者通常被称为“股权参与”或“资本参与”,后者则是纯正的收购企业。  相似文献   

3.
刘倩  栗华临 《科技和产业》2024,24(3):98-105
创新政策是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补贴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以工信部公布的4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高阶梯队理论,探讨政府创新政策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创新补贴可以提高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绩效;当公司高管具有技术背景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可以获得更多创新补贴,进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机制检验表明,创新补贴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劳动,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必须采取“刚柔并济”的方法.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各有特点.只有“刚柔并济”,才能达到组织管理和个人管理双方的效应最大化.“刚柔并济”在企业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既可以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又可以让员工得以全面发展,同时还能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长足发展.要在实践中做到“刚柔并济”.具体做法包括建立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对知识员工的柔性化管理、对管理者的管理、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和偏好为导向等.  相似文献   

5.
杨光 《中国高新区》2008,(2):115-115
通过关键词“协同软件”或者“协同平台”,google可以搜索到200万条左右的记录,百度可以搜索到近400万条记录;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在介绍自己的产品时都会谈到“协同软件”或者“协同管理平台”。面对如此缤纷杂乱的协同软件市场,企业老总和IT部门负责人也迷茫于企业需要怎样的协同,选择协同软件厂商的产品,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和业务的协同。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营可以简单分为“常态”和“危急”两种状态,企业经营常态包括了企业管理“顺境”,也包括了经营逆境、管理失误和管理波动状态;企业经营危急状态则特指企业面对企业极其不利的内外环境之时,出现的危险、紧急状态。在两种不同经营状态下,企业必须有不同的竞争应对战略,它们是企业赖于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创富新时代     
“时”指企业生存的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外部变量;“势”指的是对环境的顺逆,是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结合;“术”则可以看作企业的经营技巧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法”)将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概括为三项:“全额扣除支出、限定性支出和超额扣除支出”。“全额扣除支出”即当期发生的支出可以全额在成本中列支;“限定性支出”是指实际发生的支出要在规定标准限额内扣除;“超出扣除支出”是指可以按超出实际发生的支出列支成本。其中对限定性支出的政策规定,新旧法规差别是比较大的,体现着国家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产业》2009,(1):61-61
目前企业和员工的入力资源现状:企业埋怨难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员工抱怨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具体表现在:企业:招聘一流失一招聘;员工:求职-辞职-求职。这是一个“双输”的局面。如何把“双输”局面转为“双赢”局面,达到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呢?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入力资源专家、首席职业规划师李见明先生指出:用职业规划来实现企业和员工共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和员工由“双输”变“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民营视界》2004,(7):47-49
“对企业而言,科学的管理和决策很重要,虽然不会让企业直接赚钱,但是可以保证企业不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可以让企业避免衰败。”有学者曾如此评判企业的内部管理,这句话或许会让许多企业体味良多,对于在“如日中天”时突然陨落的“旭日升”又会另有一番感触。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一个生长曲线——导入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而后便寿终正寝,有的企业能避免企业周期成为百年老店,有的企业就没有那么幸运,“旭日升”正是这样一家很不幸的企业。也许“旭日升”昨天走过的路,许多企业今天仍在走着。看他人,警示自己。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可以支持企业,文化理念可以引导企业,资本运作可以成就企业,但缺少一个核心的领袖,这个企业只能是个“空壳”。  相似文献   

12.
张文魁 《新财经》2004,(10):81-82
可以给国有资产一个“定性”,它其实是“企业养人资产”,说它是“经营性国有资产”已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13.
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出口可以通过“绿色贸易壁垒倒逼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出口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对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产生影响。之后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异质性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出口的扩展边际还是集约边际,均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并且通过了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和稳健性检验。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会受到企业和地区异质性因素的影响:高创新策略可以增强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出口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国有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在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出口可以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文章通过构建开放市场条件下的垄断竞争模型,揭示出口对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从微观视角考察出口能否促进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以及异质性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期在当前双碳目...  相似文献   

14.
深化对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研究既有助于澄清一些人认为“马克思没有企业理论”的误解,也有助于纠正企业理论研究中“言必称西方”的倾向,还可以为我国的企业改革实践提供指导。研究的途径有“回到马克思”、“依据变化了的实际分析马克思企业理论的‘合理内核’与时代局限”、“批判性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企业理论”等。  相似文献   

15.
张良 《港口经济》2004,(5):28-29
对航运企业而言,探讨、展望航运市场形势,是一件意义非比寻常的大事。因为航运市场具有多变、易变、快变的走势特征,并且对航运企业的影响重大、直接、至关紧要。企业如何在这种变化多端的市场形势下及时地调整、合理地调整、有效地调整,关系到航运企业能否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基于此,通过构建和应用成型、稳定的“商业模式”,可以克服那种跟在市场变化后面疲于奔命的应对,特别是大型企业更是如此。一、航运企业“商业模式”的特征说到“商业模式”,首先要与“经营模式”区别开来。我们可以说,微软公司的“行业标准模式”、戴尔公司的“网…  相似文献   

16.
“抵贷返租”是将银行对企业的贷款转为财产租赁,解脱企业与银行债务死结的一种方式。“抵贷”是用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抵偿银行逾期贷款,“返租”是银行将抵贷获得的资产返租给企业经营。抵贷资产归银行所有,企业定期向银行缴付租金,不再支付利息,同时企业可以在一定年限内,按原价续回抵贷的资产,超期后,银行也可以将抵贷资产自行处理。“抵贷返租”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步探索,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一、“抵贷返租”的实践意义 1.“抵贷返租”明晰了产权关系。企业改革从城市改革一开始,就被提到议事日程,尽管放权让利的改革模式在改革的初期和中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这种以政策调整为主的改革思路和模式越来越呈现出其固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企业网络效率边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佳勇 《北方经济》2009,(10):21-22
根据科斯的企业理论,我们认为企业网络(即“广义企业”)的出现实现了权威机制与价格机制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一定程度上既可以降低组织成本又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网络最小边界决定于“狭义企业”组织一项交易的边际组织成本等于其边际交易成本之处.企业网络的最大边界决定于“广义企业”组织一项交易的边际组织成本等于其边际交易成本之处。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生活中,“人”通过招聘和期权机制引进企业。通过期权机制将雇员引进企业的行为,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股份支付交易。股份支付可以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会计实务中,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计人资本公积,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计人负债。从这一点,笔者大胆推测人力资本可以分为“人力负债”和“人力资本权益”:“人力负债”包括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和股份支付以前的工资薪金支付;  相似文献   

19.
王辉龙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0):58-61
企业可以通过抽取“租”的方式把订单转给那些生产效率高于自己的生产者,“租”的存在和产业集群内在的联系网络,使订单总是可以传到那个效率最高的生产者手上,这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绩效。地租作为“租”的最一般形式,对企业选址产生影响,较低的地租有利于集群形成,地租的变动促进了产业的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企业实施“沟通”,促进企业整体软实力提高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营造“沟通”氛围,建立“沟通”机制;确保“沟通”顺畅的方法;最后,从双向性“沟通”可以消除所有误会,忽视“沟通”就会造成企业软实力的丧失两个方面阐述“沟通”打造软实力为企业参与竞争抢占制高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