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世纪在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西欧成功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东亚等地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分流",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于西欧?西欧有什么样独特的内生优势?西方为何兴起、东方为何停滞?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对于这一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一直有着极大的兴趣。近30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将东亚的经济发展置于一个较长时段的历史考察之中,对东西方经济史的比较研究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2.
正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曾指出"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则认为金融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基础,皮特·罗素(Peter L.Rousseau)提出了"金融引导"(Financial Led)的概念,将经济的长期增长归因于金融体系的大跃进。显然,对货币金融制度分流的研究是更好地认识中西方经济大分流的前提条件。为了深入推进"大分流"与货币金融变迁领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14世纪,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技术和经济进步,可以说,被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认作是产生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的所有主要条件当时中国几乎都具备了,那么,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不在中国呢?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之谜",对此谜底有许多难能可贵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14世纪,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技术和经济进步,可以说,被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认作是产生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的所有主要条件当时中国几乎都具备了,那么,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不在中国呢?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之谜",对此谜底有许多难能可贵的见解。李约瑟本人认为:中国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快餐?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下过一个定义:"快餐就是烹饪的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 of cuisine),把古老的烹饪操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变为像工业生产那样组织起来,形成烹饪产业(cuisine industry),这是人类历史的革命!犹如出现于18世纪西欧的工业革命,用机器和机械动力取代了手工人力操作,这是快餐业的历史涵义。"  相似文献   

6.
总论马涛从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等方面试图回答18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出现大分流的疑问。①刘逖指出由于统计技术、方法论等问题,麦迪森高估了前近代中国的GDP,并对1600—1840年中国的总量经济进行了估算,对前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化转型困境进行了探讨。②陈春声、刘志伟从与制度、物质生活相关的角度,将  相似文献   

7.
总论 马涛从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等方面试图回答18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出现大分流的疑问。①刘逖指出由于统计技术、方法论等问题,麦迪森高估了前近代中国的GDP,并对1600--1840年中国的总量经济进行了估算,对前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化转型困境进行了探讨。②陈春声、刘志伟从与制度、物质生活相关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14世纪,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技术和经济进步,可以说,被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们认作是产生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的所有主要条件当时中国几乎都具备了,那么,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不在中国呢?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之谜“,对此谜底有许多难能可贵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等尖端技术的发展,西方国家在经济技术领域中正在发生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揭开帷幕。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为这次新工业革命的中心将是微处理机和各种装备微处理机的机械;遗传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尚处于研究阶段,而微电  相似文献   

10.
周琳 《发展》2014,(5):70-71
正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所酿造的特殊国情,根本不存在类似西方国家的来自民间的现代化运动风潮,正如张静如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一书中所说的:"必须通过政府主导和组织,在全社会动员,调配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换。"一、晚清政府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进程实现中国现代化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19世纪中期,西欧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世界现代化进程加快,晚清政府也在西方国家的挑战和  相似文献   

11.
俗话济南     
窦玉生 《走向世界》2013,(26):18-19
<正>中国折服世界的是什么?不是绵延起伏的高速公路,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不是遍地开花的工厂……中国没有经历过工业革命,百年以来,在现代化上,不管是东学西渐,还是欧风美雨,中国受西方的影响甚大。中国能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是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几千年来,这种文化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深深影响了东南亚,并和西方文化并存于世界,因而被称为"神秘的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12.
人人大数据     
正任何一种技术蜕变抑或是革命性的变化,都要通过工具、服务等方式作用于人,才会带来人们生活的极大改变,大数据同样如此。不同的是,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新的工业革命或许还来不及定义,就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重构着传统的商业模式,也开创着一个新兴的市场和未来。大数据并非今日有之,当人类对信息的掌握、分析和应用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之后,大数据时代便应运而生。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的机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在研究报告中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中国无疑都是一个大国。只不过在19世纪世界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入了历史的谷底,成为一个任人宰割积贫积弱的大国。直到1949年,中国才在以毛泽东为领袖的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4.
<正> 16世纪发生的科学革命及其后产生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同时在社会结构、制度形态、文化理念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令人惋惜的是,中国正是在这场大变革中,由一个强大的东方帝国迅速衰落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国家。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有志之士为中国实现现代化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奋斗。  相似文献   

15.
杨博 《中国西部》2013,(7):106-111
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近代以来城市化的主要推动源泉。早在1843年,英国罗伯特·沃恩就声称:"我们已处于大城市时代。"20世纪以后,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从西欧转移到北美,美国步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期,同时也进入了快速城市化时代。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看,城市化与逐步的工业化和经济变化始终交织在一起。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背景远比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高潮时期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状态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一方面,中国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拉动越来越强;另一方面,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城乡迁移、跨区流动,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无与伦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就用世界先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样本,为我们国家城镇化发展增添些许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一、人本管理思想的起源 近代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始于16世纪初期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家庭手工业逐步向工场手工业过渡。特别是在蒸汽机发明之后,工场手工业又进一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19世纪中后期,这种过渡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带来了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机器的发展和利用,使得大批量地生产商品成为可能,并且由此建立了现代工业组织。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斑斓模糊的记忆里,酒吧是西方都市影集中,一幅幅频繁出现的历史老照片。伴随工业革命的高歌猛进,从18世纪到19世纪,一座座繁华的都市从西方的地平线上拔地而起。酒吧也仿佛在一夜之间成了这繁华都市炫耀展览的橱窗。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越南推行经济革新,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目标迈进。机床市场正成为该国极有开发潜力的领域,吸引外商前来投资。有消息说,越南机床市场近几年连续创出了30%的年增长率。但由于本国机床制造业只能生产手工机具、小型车床、钻床和磨床等简单机种。稍大一些的机床都要依靠进口,用于汽车、造船和包装等行业的金属板材制造机进口增长尤为明显。实行改革以来,越南进口机床的供应商已从前苏联地区、东欧国家和中国内地扩大到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日本、西欧和美国等更多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国内地产品占到进口量的30%,中国台湾地区产品占20…  相似文献   

19.
新论点     
第六次产业革命将在中国发起 全国政协副主席钱学森预言,第六次产业革命——大农业革命将在本世纪的最后几年或最迟在下世纪的三十年代之前在中国发起。钱学森将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产业革命划分为五次:第一次是原始农业革命;第二次是手工业革命;第三次是大工业革命;第四次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劳动社会学开始出现于西欧、美国和日本等西方国家的理论研究中,并在"二战"期间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我国,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以及劳动科学的发展,劳动社会学研究才开始起步.城镇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换等一系列的社会转型,为劳动社会学的发展提出了现实的可能.回顾国内劳动社会学发展的变迁历程,借鉴国处的研究经验,对创建中国特色的劳动社会学无疑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