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工造林是在人工干预状态下实现林业资源科学积累、不断扩大的工程,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人工造林不但可以及时制止快速恶化的森林资源下降状态,而且可以有利于实现林业资源的蓄积,还对实现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能源、生态和经济空间,应用科学的办法合理划分人工造林的阶段,并根据阶段的特点掌握提高人工造林质量的技术,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本文在说明人工造林技术的前提下,提出了各个阶段应该注意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张连飞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31):82-82
近几年来,对成熟林的采伐利用多采用渐伐和择伐,伐后进行林冠下更新,怎样进行林冠下更新造林,才能优化林木质量,调整林相结构,使其达到布局合理,能够充分利用光照和林地,多生长优质木材,是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林业技术人员的当务之急是用科学的手段和切合实际的办法实现人工造林数量上和质量上的进步,缓解目前社会发展对森林资源的大量需要与当前森林资源日益匮乏的矛盾和提高人工造林的质量,应该抓住目前社会共识和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通过技术控制和管理监督提高人工造林的数量和质量。本文从分析人工造林计划和设计管理入手,提出了人工造林中种子、施工和抚育工作的技术要点,希望可以对提高人工造林质量有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人均森林资源量非常匮乏,应该大力发展人工混交林,达到充分发挥林业整体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人工混交林造林是森林资源科学蓄积和有效开发的基础,是当前林业工作的重点;人工混交林的抚育是森林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也是人工干预森林资源的重点工作,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人工混交林造林和抚育技术的相关研究。本文对人工混交林造林和抚育技术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探讨可以提高人工混交林相关技术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人工混交林是当前为了缓解我国人均森林资源量匮乏、实现人工林业整体效益的主要造林和营林形式,人工混交林是综合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科学开发林业潜能的重要技术,林业部门应该积极推广和大力普及人工混交林技术。人工混交林繁育包括人工造林和抚育两项重要工作,本文根据人工混交林繁育的相关经验,提出了人工混交林造林技术和抚育技术的相关要点,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达到在行业内普及和提高人工混交林相关技术工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7.
一、林冠下的更新造林意义和条件
意义:优化林木质量,调整林相结构,使其达到布局合理,能够充分利用光照和林地,多生长优质木材。 相似文献
8.
9.
王冬波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6):89-89
播种造林是,把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的造林方法,也称直播造林或简称直播。直播造林有许多优点,因为直播幼芽出土后不需要移栽,可以避免根系的损伤,因此有利于苗木形成分布自然而均匀的完整根系。幼林始终生长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对造林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比较适宜。直播可在同一穴内形成植生组,有利于增强林分的稳定性,并为淘汰劣质不良的林木构成优良林分创造条件。因为直播造林的技术简便易行,所以节资、省工而造林成本低。但是,播种造林对于立地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因为幼林初期生长比较缓慢,需要进行抚育管理的时间长,加上用种量比较大、某些树种的价格昂贵。使得造林成本增加。所以选择造林地应该注重以下原则:要选择条件好的造林立地,特别是土壤要湿润疏松,最好是在人烟稀少的偏僻地区。在种子的选择上,要选择大粒、价格适中的树种。 相似文献
10.
张海宇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3):89-89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又名黄檗、黄柏。芸香科落叶乔木,为东北地区重要珍贵用材树种之一,黄菠萝主产东北和华北地区,多分布于海拔600-1700米山地。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界重新认识了森林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陆续推出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和天保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和策略,希望通过人工造林使我国森林资源得到恢复。人工造林由于结构、树种、规划等一系列原因会产生生态重构速度慢,病虫害发生频率高等特点,需要林业部门对此进行深刻地反思。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人工造林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提供了当前解决人工造林相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认识到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工造林工程,植树节、三北防护林、天保工程应运而生。人工造林使得我国有林地面积迅速得到恢复,初步遏制了森林资源锐减的势头。但是,在人工造林同样积累了一些问题,使得人工造林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生态不平衡、病虫害发生率增加,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比较深刻的反思和研讨。本文对当前人工造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供了人工造林问题解决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14.
高跃权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8):94-94
森林抚育采伐是在林分郁闭后直至主伐的期间,对未成熟的森林定期进行的伐去部分林木,为保留的目的树种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条件,同时获取一部分用材的一种作业方式。本文浅析了森林抚育间伐的种类、强度、目的、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5.
樟子松属松科,乔木、针叶、二针一束、常纽曲、粗硕,树干下部呈灰褐色或黑褐色,上部树皮及枝条呈黄色或褐黄色,6月开花,翌年9月~10月球果成熟。樟子松是喜阳性树种,具有抗寒、耐瘠薄、生长快、材质软等特性。是三北地区营造用材林,防风固沙林和城乡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今年来土地资源出现了日益紧张的状况,人们谋求在珍贵的土地空间中通过实现建筑物的高空化和大体积完成预定的建筑目标。更高的建筑和更重的结构需要建筑地基提供稳定且安全的支持。人工挖孔灌注桩技术具有承载能力高、设备简单、性价比合理、方便同时施工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的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本文在说明人工挖孔灌注桩特点的基础上,描述了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技术要点,提出了人工挖孔灌注桩质量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对杨树林冠下更新樟子松技术做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总结杨树林冠下人工更新樟子松成功技术模式,对当前开展的杨树防护林带改造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金权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32):92-92
杨树是我国的主要造林树种。造林地的好坏对杨树能不能高产至关重要。杨树的造林方法多种多样,但要根据杨树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分平衡,即干、枝、叶的水分消耗与苗根吸水保持平衡进行选择,造林后有害生物的防治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杨树的造林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科娜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14):101-101
杨树是北半球的温带树种,在我国分布较广,尤其是黑龙江省,现在主要推广的造林树种就是杨树。杨树造林的经济效益高,而且速生、丰产。成材后的杨木,在市场上发展的前景相当可观,但我省造杨树的经验少,成活率极低,特别是大面积造林成活率更低,那么如何才能较好地提高杨树的造林成活率.加速杨树的成林、成材,就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20.
邹向英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9):114-114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重要工序,造林地整理是人工林培育技术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造林地的清理和造林地的土壤翻垦两个方面。正确、细致、适时地进行整地,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实现人工林的速生丰产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