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合交通枢纽主要是指交通网络的中枢或重要结点,是载运工具流产生、汇集、交汇的关键区域。交通枢纽强调的主要是交通网络的汇集和连接,满足交通流的继续或改变流向的要求。除了具体的网络节点以外,一般地,其所指的结点和线路交汇衔接是在一个地域范围内由相关线路连接形成的大结点。其中心意义,一是指已经具有或需要规划建设相应数量和功能级别的通道与之相连和匹配;二是指区域网络核心功能和对区域经济辐射带动功能的支撑强度。  相似文献   

2.
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目标下,如何寻找有效的途径维持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是摆在房山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一道不可回避的难题.而首都西南交通枢纽的建设,为回答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答案:即通过深入打造交通经济,拉动运输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以人流拉动物流、以物流促进商流,全面带动区域经济稳步发展,使房山在迈向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上稳步向前,确保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本文通过对制约首都西南交通枢纽建设的因素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旨在全面推动枢纽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是加速上海和长三角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新时期有必要充分认识建设虹桥综合枢纽枢纽建设的国内外环境背景和重大意义的分析,科学探讨基于发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长三角产业联动重点,尽快研究和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西方空间集聚—扩散理论及北京城区功能的扩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实践验证的西方空间集聚一扩散理论,是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特征规律的理论表述。以这一理论为基础,结合北京城区集聚不经济的实际,加快北京城区工业企业、事业单位和与此相伴的住宅、商业用房、交通枢纽、第三产业的择情扩散,保证有效扩散的法律、税制、规划、政府职能、中小城镇、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网络建设等相关环境的建设步伐,是促使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功能有效发挥和提升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等级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都涉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在时空上做出的超前性计划和安排;城市规划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各项建设工程和管理的依据。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下文简称“两规”)存在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上需要相互协调,否则用地控制将无所适从。从其基本作用来看,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土地利用。但城市建设离不开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6.
“首都经济圈”战略是“十二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河北省衡水市现状的分析和整理,总结出若衡水能加入首都经济圈,可在其建设中起到“一举多赢”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交通枢纽、生态后花园、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教育基地等几个方面,并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大陆桥视野》2008,(4):35-35
郑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供了重要条件。郑州位于国家规划的“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东部与西部、北部与南部铁路、公路、航空、电信、邮政、管道运输等的咽喉。这种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在辐射和带动区域交通发展、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协调和优化运输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交通是城市乃至区域的“血脉”,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是实现珠三角一体化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中山地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的交汇点,区位优势非常独特。只要紧紧抓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条主线,中山有条件有能力打造成珠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引领西岸经济走廊。  相似文献   

9.
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就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综合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成就及在产业发展、管理体制和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建立统一行政区和区域交通枢纽、深入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蒋巨峰 《经济改革》2009,(10):10-10
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是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基础性战略,是四川跨越发展的先导性战略,是事关四川百年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是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土地整理也是当地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通过整理,改善农村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获取土地折抵指标,从根本上解决欠发达地区县(市)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用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12.
“要想富,先修路”,一句简单的口号高度概括了建设交通枢纽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商品社会的需求,公路作为交通枢纽的高级工程,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扩张期,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它功能质量是否有保障、配套设施是否够全面,直接关系着民生、经济的安全与发展,如何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公路施工项目成本,修建高标准、高质量的公路,是每一名建造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铁路集装箱18个集装箱中心站是国豪“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部位于2009年国务院关于《物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确定的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衔接全国主要经济中心、交通枢纽、港口码头,是各地区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本文对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运营网络对中国铁路货物运输和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具有的深远意义进行了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发展研究》2012,(7):1
新罗区发展概况 新罗区地处龙岩中心城市,是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辖5个街道、15个乡镇,土地总面积26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万人。近年来,该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主动融入龙岩产业集中区建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加和我国人多地少的国土资源特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非常必要。高速公路建设推动了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在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也使得沿线相关区域的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开发。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西宝高速公路各出入口对企业产生的聚集作用;绛帐出入口对太白山旅游区的辐射作用,进行高速公路出入口对土地利用影响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6.
藏区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中西协调发展,实现国家小康建设目标的需要,是完善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形成区域公路骨架网,推进四川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需要,是改善民族地区生存和发展条件、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藏区的稳定,从而保证国家与社会稳定的需要,是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巩固发展藏区旅游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3号),实施铁路用地及站场毗邻区域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政策,支持铁路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是都市圈建设的重要发展路径。本文以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为例,从区域空间的角度,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9个武汉城市圈城市和5个非城市圈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整体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对高于省内其他城市,但圈内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不均衡。本研究给出的政策建议是:各地应发挥地域比较优势,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结合湖北省主题规划,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强度;大力提高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近年来的“去工业化”现象,本文通过280座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及城市地形和省级审批建设用地占比构造的工具变量,从土地资源错配视角考察了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对经济增长仍然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过快、过早地去工业化不利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而土地资源在地区间和部门间的双重错配是导致我国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较高的城镇化水平以及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增强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本文为新时期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区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农民集体势必成为与地方政府相互争利的土地供给者。从国家致力于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盘活巨大农村建设用地资源、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土地财政模式构成等方面系统分析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机理。选取农村建设用地与土地财政数据,采用关联系数方法,结合区域临近原则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将二者在31省(市)的关联度分为高度、中高度、中度、中低度、低度5个区域。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国有用地供应面积、平均土地出让价格评判出农村集体与地方政府建设用地供给竞争程度区域差异;测算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面积及可入市系数、面积使不同区域地方政府减少的土地出让规模及收益程度;考查土地出让金弥补地方财政赤字情况、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减少地方财政来源对公共设施建设支出影响区域差异;评判地方债务规模、财政收入与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减少地方政府出让金对地方政府债务影响的区域差异,进一步演绎出各区域破坏式的政府财政增收与融资行为。从国家制度层面改革与规划引控、征收物业税、允许与规范地方政府发行债券、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与指标异地流转等方面,构建不同区域农村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土地财政兴利除弊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