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无论是对生产厂家,还是对商家,亦或是消费者而言,今年大家关注的焦点投向了空调. 部分空调降了价,百姓持币在观望 今年,空调市场的价格风波不断,一些厂家推出优惠机型和回报促销等许多明显的降价举措。据《经济日报》报道:3月中旬,海信、春兰、森宝相继推出特价机。4月初,海尔、格力、美的、长虹、新科、波尔卡等6家空调生产厂家在南京共同宣布:今年夏天不会发动价格战,即使有厂商“跳水”,他们也不会跟着跳.仅仅过了一周,春兰集团宣布,从4月10日起至月底,春兰电器公司生产的两大类19个品种的空调产品价格全部大幅…  相似文献   

4.
5.
张小虎 《商界》2004,(6):32-35
我想告诉营销人:如果你没做过大家电,看完这篇危机公关纪实,你就过过眼瘾算了;如果你在做大家电而没做空调,请你别做空调,要做也别去武汉。不是我吓你!——一个分公司经理的自白  相似文献   

6.
空调业单靠价格策略是走不出发展困境的,要取得更大发展必须走个性化的价值战之路。只有通过产品、技术、服务等综合手段把握住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才能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7.
8.
9.
冷天本是空调业的淡季,但今年并不清静,海信集团,在北京等地推出系列低价“变频空调”,其中两款分别为3680元和3880元,降价额高达1000多元!在这股降价风的推动下,各空调生产厂家便迫不及待地开始通过电视,报刊广告推销自己的产品,武汉市最早掀起了销售热,某大型家电商场2月份就销出空调3000多台。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空调企业来说,2006年冷冻年度依然是前景难以乐观的一年一方面,在各主要生产厂家持续扩大产能的大背景下,今年中国的空调产量将超过8000万台,而同期全球空调市场容量仅为6000多万台;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空调市场需求总量增长幅度自2003年以来已连续三年出现下降,今年市场需求总增长将由去年的8%下降至6%,空调库存继续增加,库存量已超过1000万台。  相似文献   

11.
近日,曾经以“白皮书”掀起空调业价格战高潮的奥克斯,又发动了“烽火行动”.向全国推出“水护氧”新品空调。业内人士认为,奥克斯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变,将再次推动市场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12.
陈宇 《商界名家》2004,(5):32-33
万家乐空调的困境,不仅撕开了空调市场的“冰山一角”,也给热衷于品牌租赁的万家乐股份公司泼了盆大冷水……  相似文献   

13.
近日,格力在广州媒体打出广告称,一款23型空调其售价从原价1600多元降至1099元。事隔两日,美的也将旗下的一款23型空调由原价的1500多元降至1088元。而宁波奥克斯在长沙推出的“斩首行动”中,将市场畅销的主力机型全线降价,其中1匹23冷暖型空调由原价1548元降至1099元,再送600元大礼,相当于499元,并承诺所有降价空调均正常享受厂家规定的免费保修及一切售后服务。  相似文献   

14.
梁正毅 《市场周刊》2002,(2M):20-21
2002年的中国空调业,又注定难改风云多变的命运。发起2001年“爹娘革命”而名声鹊起的中国空调新锐宁波奥克斯,并没有为自己的“名作”而坐喝“庆功酒”,他们赶在马年的元旦之前,把自己早已锁定的米卢“捉拿归案”,演绎了一场“空调换足球”的精彩故事,为冬季冷清的空调市场添足了一把火。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萧牧 《商业时代》2003,(243):30-31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空调市场终于走过难耐的冬季,迎来了销售旺季。使得今年的空调市场格外引人注目,品牌的增多、巨大的库存、原材料的涨价,使得业内人士和消费者无不关注这样一些问题:空调价格大战会不会爆发?价格会降多少?在新技术、新品牌不断增多的同时,老百姓该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空调?近日,国美电器在北京召开“2003空调流行趋势发布会”,数十位国内空调企业巨头和行业权威人士坐以论道,共同对今年的空调市场进行全面剖析。  相似文献   

19.
空调市场经过这几年的重新整合和发展。由原来的上百个品牌变成如今的三十多个,并且前三位占据了百分之七十多的市场份额。空调行业的竞争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国内几大空调巨头之间的竞争。诸如,海尔,美的,格力。应当说,中国的空调市场发展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品牌的集约化和同质化现象非常的明显。不同品牌的质量和功能差异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在很有意识的树立自己产品形象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江宏 《中国市场》1999,(7):31-32
<正> 空调市场不温不火 进入5月,空调市场却出现了“倒春寒”。究其原因,首先是出现了“春来早”这一反常现象,一季度空调销售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其次,价格因素可以说是导致这次“倒春寒”的重要缘由。目前,空调销售虽有上升,但还谈不上热销,更比不上1997年和1998年同期的火爆。 新品空调虽是卖点难成主流经过几年的价格大战,空调已进入微利阶段,再想利用优惠价格来诱惑消费者已经不大可能。因此,各厂家纷纷改变竞争策略,在技术上花样翻新,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