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看,基金是委托人(投资人)与代理人(基金的管理人)之间的契约联结点。委托人(投资人)通过与代理人(基金的管理人)签订契约而把自己的资金委托给基金管理人管理。事实上开放型基金的管理公司与基金的经理人之间以及管理公司与托管人、代销商、过户商之间也存在委托代理关系,通过契约发生权责利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金经理人激励机制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激励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理性人的行动都以自身效用或利益最大化为标准,代理人的利益与委托人的利益不完全一致,他可能采取有利于自身而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激励机制的目的就是委托人采取某种方式促使代理人采取有利于委托人利益的行为而不采取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为.因此,激励机制就是设计一种契约或制度,使得代理人(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基金股东的利益工作.  相似文献   

3.
张健 《浙江金融》2005,(8):22-24
逆向选择是合同前机会主义行为的一种.指的是在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委托人无法选择到其理想中的代理人.事实上是代理人选择了委托人.以投资人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关系为例.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委托人虽然无法确切的知道某一个代理人的具体的个人信息,但是对整个基金经理市场所有人的总体水平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了解,因此委托人根据市场的平均水平来寻找代理人.  相似文献   

4.
陈蓉 《上海会计》2007,(2):20-22
在企业管理中,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存在着代理关系。代理关系系由某一当事人(委托人)聘用另一当事人(代理人)完成某项工作,并赋予其一定的决策权而产生。由于委托人很难具体跟踪和控制代理人的活动,双方只能通过共同认可的契约来明确两者的权责利关系。在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代理关系中,股东作为委托人提供企业经营所需的资本,拥有盈利的分配权和剩余财产索取权。他们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治理结构来维护自身利益代理人即经理人员受委托人所聘用,按契约规定获取报酬。他们享有委托人赋予的决策权,这些决策将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绩效。在决策过程中,委托人有无法及时或不可能了解到的与决策有关的各种信息,因此对委托人而言,代理人的决策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观察性。本文探讨企业代理冲突的产生和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解决这问题。  相似文献   

5.
代理人道德风险问题是证券投资基金与身俱来的问题,固定的管理费模式根本不能对管理人形成有效的激励,为了遏制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国内外的学者对基金合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固定管理费和业绩提成相结合的模式,再到持基激励模式,不断地把基金管理人的激励机制往前推进。本文在持基激励模式的基础上,将基金管理公司传统的股东-职业经理人式治理结构转化成优先股股东-普通股股东式治理结构,基金经理先承担风险,这一设计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基金管理运作过程中的管理人激励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2010年开始,中国证监会强制要求所有基金公司采用XBRL在唯一指定的官方网站上披露年报等信息,同时提供在线XBRL阅读器以方便投资者查阅相关信息。基于此,本文考察XBRL的采用对于开放式基金代理成本及其相关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制采用XBRL,降低了开放式基金的代理成本,同时提升了开放式基金的绩效水平。研究表明这一新的披露方式,减少了投资者的信息搜索成本以及投资者与基金经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促进了投资者作为委托人对于代理人行为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7.
一、银行监管的激励相容理论 1996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教授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rey)教授和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 Mirrlees)教授提出了著名的"激励相容"的概念.他们指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可能产生"代理人问题".即由于代理人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加上存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代理人的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而委托人又难以观察到这种偏离,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下,代理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为了保护委托人的利益,就必须解决委托人,代理人双方的矛盾冲突,建立一整套良性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从而导致了公司治理的产生。而会计监督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实现权利制衡的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公司治理与会计监督入手,探讨市场经济下会计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企业里,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成为委托人,管理者成为代理人,这就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协调委托代理关系,确保委托人的利益不受侵害,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而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决策、执行、激励和监督约束方面  相似文献   

10.
现代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风险的产生与纠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骞翮 《金融论坛》2002,7(11):2-8,19
在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制度下,委托人为追求高成长速度对代理人授权过度,使代理人在商业银行经营组织内部形成了绝对的权力,一般员工与代理人形成了利益同盟关系,拒绝或是不能向委托人提供经营信息;委托人与一般员工之间没有形成直接的利益关系,因而互相也没有形成信息交换关系,这就使得委托人无法改变与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了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激励与监督的不对称,从而形成了委托代理风险.要消除委托代理风险,商业银行就要保持一种稳健的增长速度,改变委托人对代理人授权过度;同时从多途径入手,保护员工的利益,使委托人与一般员工之间建立信息补偿渠道,改变信息的不对称.  相似文献   

11.
私募股权基金文献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私募股权基金首先在美国,其次在欧洲大陆和英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因此对美国和欧洲大陆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的研究给亚洲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PE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首先界定私募股权基金的定义,然后从影响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因素、委托人-代理人风险控制、退出模式这三个层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最后对该如何培养有利于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外部环境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治理结构在目前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话题。首先要搞清楚是否所有的事务所都有治理结构问题,治理结构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治理结构首先要解决的是代理问题。组织中必须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治理结构是用来解决代理人对委托人较高的代理成本的一种权利配置问题;有权利必然牵涉到责任问题,因此,换句话讲实际上要解决的是代理人怎样行使他的剩余控制权的问题。这是决定经营决策的权利,因为合同是无法完备的。在实际生活中出现合同无法规定或是没有规定的问题时,事实上交给代理人去临时决断,就产生了剩余控制权。但这个决断是否符合委托人的利益则不一定…  相似文献   

13.
证券公司经理人员的股权激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淑芬  赵生仙 《浙江金融》2001,(9):30-30,28
法人及法人财产制度的产生和存续是以法人治理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为凭借的.与其他类型企业相同,在证券公司法人治理制度中,代理人(经理人)与委托人(所有者)的利益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也有可能会产生代理风险--代理人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为自己增加利益,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因而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中最难以把握也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代理人在合理的并有法律保障的约束条件下享有与现代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相适应的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尽职尽责地履行对委托人(出资者)的义务,为出资者谋取利益.这就需要我们构建有效的经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医疗保险中的静态博弈与纳什均衡在本文中,设定的是单阶段的静态博弈,即代理人和委托人虽然不是同时行动,但是对于代理人的行动,委托人是观测不到的,一轮博弈结束后立即支付收益。(一)医疗欺诈博弈基本假设:Y:代理人(投保人和医疗机构共同体)的初始财富;x:委托人收取保险费  相似文献   

15.
"效率工资"与保险代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泓 《金融论坛》2004,(12):44-47
道德风险是保险业长期存在的难题.其中保险代理人欺诈问题在我国目前保险市场较为混乱、诚信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在建立代理人、委托人、自然先后行动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效率工资"理论,分析了保险公司如何激励保险代理人按照公司的利益行动的问题.在研究博弈的第二阶段--委托人选择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委托人的代理成本问题,同时建立委托人最优监督水平模型.文章的最后,笔者结合文章模型的各个参数,提出了抑制代理人欺诈倾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独立董事与基金治理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冲突和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问题是两个研究重点。由于基金的运作具有非公开性和基金股份的分散性,投资者无法进入董事会,密切的监督基金经理的决策是否符合他们的利益是不可能的,由此产生了以独立董事为核心的美国共同基金治理结构模式。本文即对这一模式尤其是独立董事在基金治理结构中的作有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在现代契约关系中的委托人“缺位”与受托人“越位”透视1.委托人(所有者)与受托人(经营者)在享有的权限上总是存在差异。美国著名法学家麦克尼尔(IRMac-neil)以研究现代契约关系权威身份向我们描述了现代社会新型契约关系:一种没有委托人(委托人远离企业或者根本找不到确定的真正代表)的契约关系,如股权的分散和社会化,使众多分散的所有者包括债权人,对公司的治理只能借助于股票市场、经理人市场等外部治理来实现。即使是独立董事也很难实现对企业决策的参与和公司经营管理的有效监督,投资者在企业的控制中实际上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委托人的“缺位”,受托人即经营者在公司控制中自然享有绝对的权威。没有委托人(或不存在确定的委托人)已成为现今世界一种较为普遍的现实。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吸收了1620年美国各部落盟约的特点,但同时面临着一种困难——谁(即第一委托人)赋予至高无上的权力。就目前的产权制度分析,中国也可能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不存在确定的委托方契约关系的国家,也就是说委托方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一些委托方的代表者,且委托方代表者的自由流动,客观上造成只注重其任职政绩、业绩,而疏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和发展。人类一旦进入了只有受...  相似文献   

18.
基金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影响基金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对其所辖基金的绩效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股东数、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控制力、金融类股东持股比例可以对基金绩效产生正面影响.为达到基金收益最大化,需建立"5~6名股东构成股东会、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金融类法人高度参股"的最优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是国内外管理、经济、法律等学术界、实务界共同关注、研究的一个世界性课题。公司治理与审计密不可分,两者均为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共同需求,本质都是为了使委托人和代理人双方的利益最大化。我国审计市场中审计收费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审计收费披露不规范、审计收费标准不统一及"低价揽客"等情况比较严重。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比如"一股独大",监事会不能充分发挥其法定职能等。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在公司内部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同时,大力推进国有股权分置改革,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审计收费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一、国企管理层控制产生的原因 委托代理理论是由Jensen和Merkling在1976年提出.他们将委托代理关系定义为一个或多个委托人通过授予一部分决策权力绐代理人,使其按照委托人的利益完成某项活动.委托人可以通过对代理人进行适当的激励和实施一定的监督以减少代理人偏离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