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根据海宁市尖山段沿江促淤围涂的实践和数模研究,对尖山河段北岸下游段的促淤围涂步骤和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钱塘江河口泥沙特性及河床冲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钱塘江河口含沙量、泥沙粒径的分布特性,建立了钱塘江河口泥沙起动流速和挟沙能力公式,分析了河床大冲大淤、大冲以后大淤、上游段洪冲潮淤、下游段洪淤潮冲等河床演变特性,研究了河床冲淤对洪水和潮汐的巨大反作用.分析研究表明,涌潮到达时,水流激烈冲刷河床,引起含沙量剧增,大多在涌潮过后的20 min内达到极值,形成大含沙量区.在平水期和枯水期,涨潮输沙量明显大于落潮,加剧了河口上游的淤积,涌潮是钱塘江河口大冲大淤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4.
将河流健康的概念拓展至河口,指出河口健康内涵应该在维持良好的生态与环境基础上,人类节约利用水资源和精细利用河口资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河口为人类服务的各项功能。从该理念出发,结合钱塘江河口实际,将河口分为近口段、河口段、口外海滨段3个河段,根据各段的自然特征和水体功能等,探讨各河段现阶段的健康内涵。  相似文献   

5.
钱塘江河口床演变及治理实践(初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钱塘江河口是强潮河口,流域来水过大、下游潮位过高,沿江即可能造成非常高水位.半个世纪以来,上游兴修水库,流域洪水已得到部分控制.河口地区大规模围涂,河道趋于稳定.同时,沿江对洪水、潮汐的响应特性有一定程度变化.上游水库拦蓄了一些小洪水,汛前河道容积因此减小;大规模围涂缩窄了河道,加强潮波反射,影响波及杭州湾湾口;河道过水断面减小,杭州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高潮位比80年代高近50cm,70年代开始,年最高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的次数几乎每10年增加1倍.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了钱塘江北岸尖山一期促淤方案的流场,计算结果表明,涨潮期能否形成适当范围和适当强度的回流是促淤工程成败的关键。这一结论与物模浑水试验结果相同,促淤工程实践证明这一结论也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9.
钱塘江河口为游荡性强涌潮河口,历史上曾用"以宽治猛",致使主流频繁摆动、河床冲淤变幅极大,相应潮汐变幅也很大,许多河口资源不能利用。建国后,一方面对古老的明清海塘进行加固维修,提高防洪标准;另一方面进行了治江缩窄工程,固定了90 km长的摆动河道,改善了两岸平原的排涝、通航、水资源利用条件,同时保护了涌潮景观和明清古海塘风貌,至2010年获得了12.6万hm2(189万亩)土地。据经济效益评估,海塘维修工程的效益费用比为11.3~4.3,土地的效益费用比为11.4~15.4,表明钱塘江河口治理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11.
黄河口引黄灌区渠道淤积危害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渠道淤积是黄河口引黄灌区存在的普遍问题,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渠道进行清淤后,引黄灌区方能正常运行。依据泥沙运动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黄河口引黄灌区渠道淤积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河口引黄灌区渠道淤积的治理对策,试图为科学治理黄河口引黄灌区渠道淤积危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13.
紫坪铺水文站非汛期划分为退水期和过渡期,前者的径流变化选用分级退水模型和季节性自回归模型描述,后者采用多元回归、灰色动态、非参数权重和模糊集预报模型等刻划。经优选后采用的预报模型,其评定和预报检验对旬、月径流都有令人满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首先简单介绍了潮汐河口治河围涂工程一般促淤方法及其研究手段 ,接着阐述了泥沙淤积模型试验在促淤工程科研中的应用 ,随后结合围涂工程实践探讨了回流促淤机理 ,比较了不同工程布置方案的回流特征与淤积效果 ,提出了一般情况下较为合理的促淤围涂工程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大坝变形进行预测时,观测序列中的粗差不可避免地影响预测精度,同时,监测序列较短也会影响预测的精度,针对这些情况,将未确知滤波法和灰色模型应用到大坝变形预测中。首先利用未确知滤波法对大坝变形监测序列进行粗差识别,并修正粗差,再采用灰色模型预测大坝的变形。实例分析表明,通过 2 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可以显著地提高大坝变形预测的精度,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漳河洪水峰高量大水流湍急,穿漳工程河段滩地宽阔无堤防,为保证工程安全并减少工程对防洪及河势影响,在河势分析基础上,进行了定床模型方案试验,研究比较了涵洞式渡槽和倒虹吸两类5个方案,根据无工程河段水流特点以及工程的影响确定了工程控制点,并通过倒虹吸工程壅水程度与跨度敏感性分析,对工程方案以及工程跨度提出了建议,试验结果表明,工程后断面净河宽达到470 m以上时,对设计洪水以及下游河势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动工三年来两坝间河道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金海 《人民长江》1996,27(12):5-7
根据葛洲坝运行以来的实测资料,首先分析了两坝之间达到冲淤平衡后河道的基本状况,然后重点分析了三峡工程动工以后两坝间河道的演变情况。认为三峡工程动工后,对两坝间 影响主要在:(1)施工中的填方和弃渣增大了河道的淤积量,增大了葛洲坝的库容损失;(2)弃渣使泥沙组成粗化,这有可能增大葛洲坝水轮机的磨损;(3)对航道的影响在三峡坝区主要是航道变窄,但航深仍能保持施工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理论,探讨了河口稳定性分析的灰色尖点突变模型,并以钱塘江河口的实测资料进行了运用分析,结果表明:△=0是河床突变失稳的重要判据,△值的大小可以作为河床演化状态与临界失稳状态的距离,可作为一个具有物理意义的前兆指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到土石坝沉降资料分析中,通过新陈代谢方法与GM(2,1)模型相结合建立了灰色预测模型。该模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在铁山水库土坝的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珠江河口磨刀门水沙动力的基础上,介绍了横琴新区南部围填海工程总体规划方案。采用珠江河口整体物理模型,通过清水、浑水定床试验,研究了横琴围垦规划方案对磨刀门河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规划方案实施后,工程附近的水动力分布将有大幅调整,磨刀门水道涨、落潮量及分流比减少;洪湾水道分流增加,径流动力相应增强;十字门水道及口外湾口水域水动力均减弱。围垦规划方案实施后,磨刀门口外的深槽由双汊变为单汊,拦门沙位置下移,与无工程相比,工程后磨刀门及十字门出口10 a累积淤积厚度有所增;主要浅滩发展速度呈增大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建议对远期规划的岸线走向和线型作适当优化,以减小工程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