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昨天宣布,近期展开的一项针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调查研究显示, 48.4%的受访企业表示将在两年内在海外进行投资,70%的企业四年内会为扩展海外业务做好准备,20%的企业预期其海外投资总额将逾1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祖国已是指日可待,而香港企业赴大陆投资早在10多年前就已开始了。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牢牢地吸引住了香港工商界,一批批的香港企业络绎不绝地将巨资投向前景广阔的大陆市场。投资激流惊涛拍岸在上海,香港目前是最大的境外投资者。去年香港与上海签署近1000个投资项目,成交金额达37亿美元,约占境外投资该市总额的35.1%。香港累计向上海协议投资金额占该市历年引进外资总额的49.56%,沪港贸易去年进出口总额逾35亿美元,其中从香港进口占同期进口总值的10%,是上海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同时,香港亦成为…  相似文献   

3.
2007年,台商对大陆的投资不论金额或增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进入2008年之后,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统计,1至5月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为41.0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其中5月份台商对大陆的投资金额高达11.57亿美元,创下2008年以来的单月新高,同比增长145%。5月小高潮这一现象既是对“马萧”战略的响应,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岛内企业未来投资大陆仍有很大潜力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4.
《东方企业家》2003,(11):60-60
今年1~8月.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的金额,比去年增长了15.65%,投资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苏(44.62%)、广东(27.73%)和浙江(8.58%)。目前台湾3000多家大企业中已经有一半以上在大陆投资,前100大企业中有80多家西进大陆。台商从东南沿海向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转移,已是大势所趋。眼下江苏吸引台资的数量和质量均已超过广东,跃居全国第  相似文献   

5.
汕头着力打造对台商贸产业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穗芳  张丽纯 《潮商》2010,(4):10-12
汕头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地区,汕头港距离台湾高雄港160海里,汕头南澳岛港距离台湾澎湖马公港仅102海里。汕头港是两岸首批开放的63个海运直航港口之一,汕头也是台湾同胞重要的祖籍地及台商投资大陆最早的地区之一。据统计,截至2010年6月,全市历年累计批准注册台资企业629家,合同投资总额16.3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额11.22亿美元。台资企业中,投资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有海霸王集团、佑松房地产、新万年布业、华建电子等。  相似文献   

6.
技贸机会     
合资合作机会(1)加拿大Johnson公司愿以专利技术等投资与中国企业合资生产薄板焊接控制器及薄板交流电弧焊机,此项发明已获加拿大、美国和中国专利。总投资72万美元,中方占51%,外方占49%,年产1.4万台,30%外销。年产值1360万元人民币,年利润626万元。合资年限12年。(2)台湾一公司根据大陆水泥市场需求.愿投资生产高档复合水泥袋,项目总投资150万美元,注册资本120万美元,年产量1200万个。台方拟占50%,共同销往国内外市场。需厂房1000m’,年产值可达3000多万人民币,合资期限15年。(3)香港TM公司利用自己研制开发的天…  相似文献   

7.
我国关于企业等级的区分有严格的定义,资产在5000万元发下的叫小型企业,在5000万到5亿元之间的叫中型企业,在5亿在50亿之间的叫大型企业,在50亿发上的叫特大型企业.中国中小型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的99%,有大约三千万个,从业人口一亿七千万,占全部企业从业人员的75%以上,资本达66600亿人民币,占非公有制的90%以上,中国G D P的一半以上和40%的税收,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  相似文献   

8.
《河北审计》2002,(4):24-25
外经贸部台港澳司司长王辽平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2001年是自1995年以来台商投资大陆增幅最大的一年,台商投资大陆的格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据统计,2001年祖国大陆新批台资项目4214个,较上年增长36.0%;合同台资金额69.14亿美元,增长73.1%;实际投资金额29.79亿美元,增长29.8%。去年实际利用台资额扭转了1997年后连续出现负增长的态势。截至2001年底,祖国大陆已累计批准台资项目50838个,实际使用台资293.4亿美元。在分析台资投资大陆的格局变化时,王辽平指…  相似文献   

9.
商机一览     
《公司》2001,(1)
到大陆工作成为台湾求职热门 目前在台湾岛内出现了一大特殊现象:希望到祖国大陆谋职的中高层主管大增,连不少单身女性也表示有意赴祖国大陆工作。 据台湾媒体报道,近几个月来,台湾政局局势动荡,景气不佳,2000年10月份的失业率创15年来的新高。 由于岛内投资环境恶化,“台商对政局不具信心”。不少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厂商认为,企业最多只能再撑两年就无法再支撑下去,现在不赶快到祖国大陆“卡位”,将来就无立足之地。因此许多企业纷纷出走,祖国大陆沿海一带已成为台商投资的首选之地。 基于上述原因,在自潭找工作越来越难…  相似文献   

10.
合资·合作     
电子装联设备门)项目来洛美国(2)合作方式中外合资(3)项目青天电子工业表面组装设备的国内外市场需求量较大,据测算,到2000年国内需各类贴装机3000余台,世界上先进的电子产品装联技术——表面组装生产线2500余条。(4)投资规校投资1500万~5000万美元,以现汇投入,特别对企业技改和扩建项目感兴趣。(5)投资要求企业资产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有新产品开发能力,在国内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企业前三年赢利状况好,净资产收效率在15%以上。美方以现汇投入,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但要求控股。(6)需要中方项目单位提供的材料项目…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从隔绝而恢复,期间虽经历了波折,但目前已达到较大的规模。1997年两岸贸易额达到245亿美元,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超过200亿美元,大陆已是台湾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贸易伙伴,更是台湾最大的外贸盈余来源地,累计对大陆贸易盈余超过800亿美元。至1997年底,在大陆开办的台商投资企业累计已超过3.5万家,协议投资金额34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超过150亿美元,居我国吸收外资的第二位。今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趋势究竟如何?笔者认为,以最近克林顿访华为契机,不仅两岸政治关系会有所突破,而且经贸往来也有新一…  相似文献   

12.
台商大陆投资发展是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台商大陆投资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其发展的原因和趋势如何,如何才能进一步推进台商大陆投资发展呢?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自南大陆投资将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分析。从台湾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看,台商大陆投资将进一步发展。首先,目前台湾经济正处于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即经济转型时期。随着经济转型,台湾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力密集型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了。在岛内第王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传统的加工出口企业,将进一步继续向外转换;在…  相似文献   

13.
张品光 《东南置业》2004,(76):52-53
从去年开始,中国走出了多年困扰经济增长的通货紧缩,出现了新一轮经济上升的最佳状态。2003年全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城市中产阶级快速增长(已突破5000万人),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消费结构升级,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经济发展从主要依赖投资增长到消费升级和投资增长的互推互动。  相似文献   

14.
近期在广西南博会期间举办的缅甸投资研讨会上,缅官方表示缅甸正值改革时期,呼吁中国企业抓住机遇,加大对缅投资,放心投资。缅甸商务部长吴温敏在研讨会上希望中国企业加大农业领域投资,表示中国大陆至2011年8月在缅投资额为96亿美元,在缅甸外资中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引言 台资企业进入中国大陆发展至今已成为大陆外资直接投资(FDI)的重要成份.不同于早期台商到大陆投资是为了降低成本,台资企业想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内销市场,融资问题将是其能否延续竞争力,甚至能否生存的首要因素.根据台湾工业总会于2001年底针对500家台资企业所做的问卷调查,"融资不易,取得当地银行贷款困难"高居台商在大陆投资所遭遇十大问题的第二名.  相似文献   

16.
本次接受调查的白领群体中,年龄主要以25—45岁为主,80%的受访群体的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家庭资产均在30万元以上。50%以上的受访群体接触投资理财的时间为1-5年,甚至有三成的白领有5年以上的投资理财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美国,富有个人是创业者的重要资金来源.据威廉姆·威特翟尔估计,美国有25万以上这样的富有个人.美国人把他们称为投资天使.这些投资天使每年在2万家到3万家公司中投资50亿到100亿美元,大部分投资在2万到5万美元之间,36%不到1万美元,24%超过5万美元.这些投资天使的特点是,有扎实的商务和财务经验,大体在40多岁或50多岁.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95%的人有大学学士学位,51%的人有硕士学位.在获得硕士学位的人中,44%现从事技术工作,35%在商业或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历史进程,更是一个现实课题。在未来的18年里,我们要使中国的人均GDP从接近1000美元的水平提高到3000美元以上的水平。这个目标,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公司情况简要介绍台湾是自行车工业的龙头,但由于近年来受到中国大陆的影响,中国大陆的各种成本低廉,吸引许多台商到中国大陆设厂。当初赴中国投资的原因除了台币升值、劳动成本增加,中华自行车成立、客户抽单、国际分工考虑外,上有一重要的原因,便是KBC的全球布局独缺中国市场这一块,在当时世界各地均有KBC品牌,唯独中国内销市场里仍未见踪影,因此在内销市场里占有一席之地,便是KBC极欲达成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企业跨国投资项目规模偏小,超过百万美元的不多,相当数量中小企业创建的境外企业投资额只有十几万美元甚至更低。1993年,平均规模为82万美元,1997年为150万美元,1998年批准的266家企业中,中方投资额占100万美元以上的仅38家,仅占新企业数的142%。而目前国际上平均项目投资额约为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约为450万美元,均大大超过中国。规模小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