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后五年,是诸暨由全面小康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攻坚五年,也是诸暨加快转型升级、确立区域发展地位的关键五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诸暨市将积极实施新兴产业突破、现代服务业提速、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文化强市、生态靓市、民生安市"三三"战  相似文献   

2.
郭戎 《发展》2013,(1):17-19
2010年,国务院决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科学、客观和历史地看,要达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的,必要经历一场资源配置导向的变革:从单纯获取比较优势收益,到开始争取战略优势收益。这意味着,驱动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结构要发生深刻变化,生产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要发生深刻变化,以及聚合、规制各要素的机制、制度和手段发生深刻变化。从外部环境与条件看,战略新兴产业的勃兴,离不开高端要素和关键资源规模性、持续性地跨国界流动,也将会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改变经济产业竞争格局,各方神经将被紧紧牵动。沿着发展经济的老路子走,绝对得不到我们最终需要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3.
从诸暨经济发展的历史沿脉看,通过转型升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贯穿诸暨经济发展各个阶段的主题。诸暨作为改革先行区和经济发展前沿地带,更能把握后危机时期的发展先机,率先转型。  相似文献   

4.
王景敏 《黑河学刊》2012,(9):190-192
当前,沿海后发地区开放开发全面升级,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新挑战,人才竞争愈演愈烈。作为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决定因素的高层次人才俨然已成为各地竞相引进的"香馍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沿海后发地区,通过分析其新兴产业人才引进与培育现状,构建或提出促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新兴产业人才的体制、机制及对策,以期对沿海后发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5.
布局产业政策需要理清新兴产业形成的技术经济规律,为其提供包括融资、体制等一揽子配套政策 在"十二五"到来之际,随着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紧迫性进一步体现。作为全国唯一的转型升级试点省,浙江率先提出即将重点发展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取决于相关产业配套政策的保障,只有在政策上做好提前布局才能抢占发展先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昌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三区"建设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快理念转变、目标转换、工作转型和发展转轨,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加大科学投入为主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并重,扩大优质增量与削减落后产能并举,努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
纳米科技是一门方兴未艾的新兴学科,纳米产业是21世纪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纳米科技已经渗透于诸多领域,并逐渐成为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之一。目前,纳米技术产业已被列入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纳米技术产业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当前,在以转型升级引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中,苏州T业园区把纳米技术产业作为发展新兴产业的重大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鄞州区紧紧围绕打造"质量新鄞州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总量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聚效应快速显现的良好态势。2013年,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产值561亿元,增长10.4%;增加值115.3亿元,增长9.2%;投资63.6亿元,增长47.1%。  相似文献   

9.
浙江的传统产业不仅不能丢,而且更应当加强。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关键是要发挥好"六个作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浙江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浙江工业转型升级主要靠"两个轮子",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目前,从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都把抓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集聚各种政策、资金、人才、要素等资源,不遗余力地加以推进,对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存在着"一热一冷"的现象。从全省来看,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是正确的,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也是毋庸质疑的,但决不能忽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政策演进与个案例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各国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希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背景下,重庆市应在产业选择、培育方式、发展路径、空间布局、扶持政策等方面做好谋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1.
赵弘 《首都经济》2011,(1):34-36
近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中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步走"发展目标,力争到2030年前后,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章西雯 《走向世界》2014,(50):52-55
6月3日,国务院批复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要求新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服务于青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定位,为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发挥积极作用,为探索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径发挥示范作用。为更好地担当国家战略使命,新区突出"蓝高新",加快"转调创",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了"提升六大支柱产业、培育十大新兴产业、打造六大特色产业"的"616"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以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近年来诸暨袜业发展速度放缓的现象,以诸暨草塔袜业为例,通过分析草塔袜业发展的基础、优势,以及制约草塔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草塔袜业发展困局的相关对策、措施,并为实现整个诸暨袜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个案参考.  相似文献   

14.
焦秉智 《北方经济》2012,(15):21-23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今年3月份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立足自治区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和资源禀赋,从我区产业发展战略层面进行了科学定位,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和主要政策,对于自治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实施意见》确定了自治区重点培育和发展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学、新能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和高技术服务业等八大重点新兴产业。新材料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产业》2010,(11):13-1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于2010年11月16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6.
杨益  贺建良 《宁波通讯》2014,(15):46-47
<正>近年来,北仑紧紧抓住国家、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的有利契机,在大力发展临港大工业的同时,更加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将其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已取得一定进展。北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一是集聚发展优势明显。2013年,区本级战略新兴产业产值406.5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1%,总量占全市12.3%。全区九大产业基地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载体。其中,  相似文献   

17.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0,(11):F0002-F0002,1,64,F0003
近年来,临沂市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搭建技术研发转化台、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引进专业人才等措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生物与新医药、新型装备制造业为主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今年3月份自治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立足自治区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和资源禀赋,从我区产业发展战略层面进行了科学定位,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和主要政策,对于自治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核心任务.近几年来,威海高新区把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举措,坚持自主创新,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注重规划引导,强化配套跟进,优化发展环境,新信息、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已初具规模,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也开始破题,在打造新兴产业基地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已经蓬勃展开,但总体来说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后的工作将更加具体、复杂、艰巨,可谓前景虽乐观、任重而道远。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下一步要着力发挥"市场规律的决定作用、政府的先期引导作用、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和国际合作的桥梁作用”,力争协同发力、共同推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