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及可行性分析 我国是人口大国,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出生率不断下降,以及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显示,普查的全国13.4亿的总人口中, 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 亿人,占全部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 亿人,占8.87%;60岁及以上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并且大约60%生活在农村。可见,中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中国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正在凸显。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河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5919726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2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19个百分点。这表明河北省已步入老化社会。河北省属于农业大省,农村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这得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成为一个突出问题。长期以来,农老人主要依靠土地、家庭和自我养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的发展,这些传统养老保障模式的功能在不断弱化,面对日益大的养老压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势在必行。河北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0—14岁人口占16.60%;15—59岁人口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相似文献   

5.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而农村的老龄化水平要高于城镇11.24+百分点。在经济水平落后的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涌向城市打工,相当多的老年人口成为“空巢老人”,“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姚炜 《上海房地》2007,(10):39-42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数为1242亿,其中,60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32亿,占总人口数的10.4%,按联合国老龄化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小向 《中国就业》2014,(4):16-16
正人口老龄化的含义人口老龄化是指某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某一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预计在2025年突破3亿,2034年突破4亿,  相似文献   

8.
赵冬竹 《上海房地》2014,(10):38-41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12年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86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4.3%。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现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上海作为特大城市,老龄化问题尤其严重。2012年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367.32万人,占上海户籍总人口的25.7%,是全国同期水平的1.8倍。  相似文献   

9.
一、河南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口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趋势。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按照60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的国际标准,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1999年就已经超过10%,中国由此开启了老龄化社会时代,2013年中国老龄人口已突破2亿大关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从2000年进入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8亿,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为11.82%,是各年龄组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城市问题》2011,(5):102-103
我国人口东移迹象明显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我国东部地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上升,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比重下降。东部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的37.98%,比2000年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占26.76%,下降1.08个百分点;西部占27.04%,下降1.11个百分点;东北占8.22%,下降0.2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目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了1.3亿,预计2010年将达1.7亿,2020年达2.5亿,2030年达3.3亿.这表明我国已出现严重的人口老化现象,且具有时间短、速度快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3.
张锐 《上海企业》2012,(5):39-40
十二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每年增长800万,到2015年将突破2亿。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
《企业与市场》2002,(10):20-21
我国已在20世纪末进入了老龄社会。由我国的人口规模决定,我国的老龄人口具有绝对数量大,并且增长迅速的特点,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据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预测,2001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34亿,占总人口的10.46%,比1999年的10.17%增长了约0.3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73亿。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60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10%或65岁及其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率超过7%的社会便是老龄化社会。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1%,达到9062万,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06年,上海市60岁以上的年龄人口达到26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9%以上,其中,中心城区老年人口约130万,占全市老年人口的50%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刘韬 《北京房地产》2004,(11):90-91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老年人口大国,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又据预测我国65岁以上老人数将从2000年的0.94亿(占总人口的7.3%),增加到2050年的3.34亿(占总人口的22.6%)(北京大学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网站提供)。  相似文献   

17.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大陆人口13.4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3.3%,已经符合国际上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另据权威部门测算,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第7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总量已达到2.6亿,占全国人口的18.70%,相比于上一次人口普查提高了5.44%;而与之对应的,中青年人口占比则在下降,15—59岁人口总数为8.9亿,占全国人口总量的63.35%,相比于上一次人口普查下降了6.79%;当前的.老年人口抚养比达到了29.52%,相比于上一次人口普查提高了1061%。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当前,我国领取养老金的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缴纳养老金的人口基数则没有相应增长,养老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9.
李承惠 《数据》2005,(12):31-33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着变化,老龄化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北京市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第四次人口普查时(1990年)只有6.3%,到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时(2000年)便攀升到了8.4%,跨越了国际上公认的老年型人口标准线(该比重为7%).根据北京市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2003年这一比重已跃升到11.2%.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的工作任务。同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