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产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因水体的环境因子发生特殊变化,不良藻类大量繁殖并成为优势种群的现象。这种不良藻类的大量繁殖会严重抑制有益藻类的生长,导致水体的生产力下降,严重时对养殖水产品的安  相似文献   

2.
在养殖水体中,溶解于水中的氮素养分主要以氨态氮和硝态氮形式存在。这些氮素养分是浮游植物所需要的。有了它游浮植物才能生长,为鱼类提供天然饵料。另一方面,水体中的氨态氮含量过高又会破坏水生动物的鳃组织,并渗透进血液,降低血液载氧能力,使呼吸机能下降。值得一提的是,以氨气分子形式存在的氨态氮对鱼几乎没有毒性。在池水pH值小于7时,水中的氨态氮几乎都以离子形式存在;pH值大于11时,则几乎都以分子形式存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要严防水体氨态氮过量,造成鱼、虾、蟹等养殖对象死亡。夏秋季水温高,大量动植物死亡腐烂、鱼虾粪便和残…  相似文献   

3.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沿海频频爆发“赤潮”现象,说明了富营养化的恶果。富营养化是天然水体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池塘这样的小型养殖水体来说,由于水流缓慢,水质更新期长,养殖期内又接纳大量的氮(总N>0.2mg/l)、磷(总P>0.01m/l)、有机碳等营养元素,更易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的迅速增殖,需氧有机物增多,导致水质恶化(BOD_5>10mg/l),形成富营养化污染。据资料表明,在养殖水体中微囊藻为主的有害藻类大量滋生泛滥(俗称“水华”、铜锈水、蓝绿藻等),严重抑制水产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微囊藻所产生的毒素可导  相似文献   

4.
<正>水产养殖业从集约化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由于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使自身的养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导致病害及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如何防治水体自身污染达到水产健康养殖,已成为水产养殖的工作重点。要保持渔业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除排除工农业污染外,做好防治自身污染是必由之路。针对当前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对池塘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增加,水体的负载大都达到或超过饱和程度,进而使水体的理化条件不断恶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态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产生,致使养殖鱼类容易中毒死亡,往往给养殖户带来比较惨重的损失。亚硝酸盐是广泛存在于水体中的一种物质,是水体氮循环的产物之一。亚硝酸盐要在水体中完全不存在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片面强调高产值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一些养殖水体受污染的程度超过其自净能力,养殖水体日益老化并已成为阻碍养殖业发展的一块绊脚石。长期积累的负面效应引起生态系统的退化,轻者导致养殖效益下降,重者导致养殖对象的大批死亡。如何减轻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走生态养殖的发展道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是通过优化养殖结构,实行综合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鱼草混养是一种常见的生态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养殖池塘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水生动物的排泄物、肥料,被微生物分解的饲料、粪便及动植物尸体。氨氮是水体中氮循环的一个阶段,氨的毒性取决于水体中的非离子氨,水体中的氨氮偏高会使水生动物产  相似文献   

8.
<正>网箱养殖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养殖方式,但由于部分养殖户盲目的追求高效益,却忽视了它的高风险,过多地施药、投饵,放养密度严重超标,污染了水体,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为养殖生产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9.
<正>蟹池中的氮与河蟹养殖关系极大,它不仅是水体中藻类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也是较常见的一种限制养殖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常量元素。水体中氮元素主要以有机氮和氨态氮(NH3-N)等含氮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氨态氮在水体中是以氨和铵两种形态存在。pH值小于7时,水中的氨几乎都以铵的形式存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笔者在各单元渔场巡诊过程中,发现许多甲鱼养殖场、养殖户在生产中,只注重甲鱼池的温度、光照、水质,而忽略了养殖生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水体生物结构,因此常常引起养殖水体恶化,发生病害。一个合理的水体生物结构能否建立,直接关系到甲鱼养殖环境的恶化与否,水体生物结构一般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分解性底栖微生物三个部分组成。养殖水体有光照的条件下,水体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公众对水体环境的日益关注以及水体本身的日益恶化,饲料开发者已经逐渐开始考虑如何减少饲料在水体中的溶失等方面的问题。虽然近年来环保饲料,无公害养殖和绿色食品等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关饲料中的氮、磷在水体中的溶失的基础数据依然十分缺乏。因此,研究和开发低溶失性饲料成为日前饲料开发的重中之重,要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的饵料系数,减少水体的污染,就必须得从饲料的研制和科学管理抓起,即通过开发环保型饲料,改进水产饲料加工技术,改进鱼类饲料营养配方,提高营养成分利用率等方式来降低氮、磷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溶失。  相似文献   

12.
<正>蓝藻水华是指水体中的蓝藻快速大量增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蓝藻群体或者导致水体颜色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严重时可在水体表面漂浮积聚形成一层绿色的藻席,甚至藻浆,蓝藻水华发生的根源主要在于水体富集了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蓝藻水华在养殖水体中呈现高发、频发、暴发态势,笔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对蓝藻水华的常见危害及防控  相似文献   

13.
<正>膨化饲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熟化度高,实验证明鲫鱼对熟化料的消化利用率高于普通颗粒饲料,养殖中投喂膨化饲料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残留及排泄物的排放,降低了氮、磷及微量元素的排泄量,从而减少对养殖水体的污染;同时,膨化饲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高压、膨化过程除去了饲料原料中的大肠杆菌等致病病原菌,降低病害发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是鱼塘中的主要营养元素。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中的氮、磷、钾主要是通过施入无机肥和发酵的农家肥来补充的。  相似文献   

15.
<正>氮、磷、钾是鱼塘中的主要营养元素。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中的氮、磷、钾主要是通过施入无机肥和发酵的农家肥来补充的。在正常情况下,6-9月鱼塘中的氮素成分是不易缺乏的。因为夏季水温较高,鱼摄食活跃,投喂量增加,饵料  相似文献   

16.
<正>可能大家都知道在水产养殖中,弱碱性的养殖水体对水产养殖来说是比较理想的,pH过低或过高都对整个水产养殖来说是不利的。但是在生产实践中也经常碰到养殖水体严重偏酸或偏碱性的情况,对于早期养殖水体偏酸(pH值偏低)的情况大家都习惯性的用生石灰进行有效调节,但对于养殖中后  相似文献   

17.
五、幼虾的培育 离开母体的幼虾体长大约在1cm左右,虽可直接放入水体养殖。但此时的幼虾由于个体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躲避敌害的能力弱,直接放入水体中养殖将影响幼虾的成活率,从而影响成虾的产量。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幼虾培育,将幼虾培育到3cm左右时,再放入成虾养殖水体中养殖,可有效地提高幼虾的成活率和成虾的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养殖的高密度、集约化程度也不断提高。然而养殖水质却污染恶化,养殖水体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使养殖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导致细菌性、病毒性等病害的感染机率也随之增大,进而养殖对象发病死亡率增加,最终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其他化学药物防治养殖病害常常引发一系列问题,而在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系统条件下,特别像近几年  相似文献   

19.
<正>伴随着养殖者对水产养殖高产出、高效益的追求,放养密度和载鱼量逐年增加。为了保证鱼类生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养殖者不得向养殖水体中大量投喂饲料和投施化肥,造成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加剧,水体中产生大量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致使  相似文献   

20.
<正>集约化养殖水体水质恶化问题是困扰高密度养殖发展的原因之一,养殖水体水质的恶化不仅对水产品的产量、质量造成影响,并且频繁排出的黑臭污水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利用水生植物对水体环境进行治理,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当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大型水生植物(水花生、水葫芦、水浮莲、菹草等)方面。相比较大型水生植物,浮萍科植物(包括青萍、紫背浮萍等)不仅具有生长速度快,种植、采收容易,营养价值高,不经过加工即可直接作为草食性鱼类的优良饵料等优点,并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所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