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加入WTO后,我国农机市场更加密切了与国际市场的连接,这为价格性能比较高的我国拖拉机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据机械工业统计学会拖拉机分会提供的资料表明,2002年1~11月,我国拖拉机行业共实现出口交货值7307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2%,创拖拉机行业出口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据对6个手扶拖拉机生产企业的统计,2002年共实现出口交货值45083万元,同比增长11.9%。手扶拖拉机是我国拖拉机出口的主力军,在东南亚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并且市场逐步扩大到南美、非洲等地区,占我国拖拉机出口总额的比例在  相似文献   

2.
纵观2009年我国拖拉机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国内市场在各项利好政策,尤其是130亿元农机具补贴的直接或间接拉动下,逆市飘红,全面喷发。大中拖市场需求火爆,小型拖拉机市场需求出现少有的回暖迹象,农机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经济效益攀升;另一方面,农机出口遭遇数十年未有的“寒流”,大中小型拖拉机出口全面下滑。  相似文献   

3.
张智磊 《农机市场》2008,(12):51-51
近日,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大功率履带拖拉机出口项目在中国一拖启动。200台YTO—C1302QX履带拖拉机将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批42台已发出,预计2009年5月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我国拖拉机行业尤其是大中拖行业辉煌的一年。据机械工业拖拉机行业统计会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大中拖行业共生产大中型拖拉机20多万台,同比增长30%。在国内大中拖市场旺销的同时.在人民币升值,出口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各企业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据对19个拖拉机生产企业的统计,2006年共实现出口交货值25.06亿元,首次突破25亿大关,占行业销售总值的7%。同比增长45%。  相似文献   

5.
许国明 《农机市场》2005,(11):27-27
2005年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持续重视,全国有28个省市自治区减免农业税,国家投入4亿元,地方政府配套投入11亿元,购机补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内拖拉机市场持续增长,大中型拖拉机市场在2004年增长84%的情况下,2005年继续保持平稳的增长。据统计,2005年1-9月份我国大中型拖拉机市场增长48%,小型拖拉机增长18%。与此同时,我国拖拉机生产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据机械工业拖拉机行业统计学会对17个拖拉机主要生产企业的统计表明,2005年前三个季度我国拖拉机出口平稳增长,实现出口交货值11.8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今…  相似文献   

6.
纵观2011年我国拖拉机市场,可谓高歌猛进。一方面国内市场在各项利好政策,尤其是175亿元农机具补贴的直接或间接拉动下,全面爆发。大中拖市场需求火爆,小型拖拉机市场需求稳健上行,农机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经济效益攀升;另一方面,农机出口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逆势增长。  相似文献   

7.
《农机市场》2005,(3):37-37
据江苏盐城检验检疫局统计,2004年江苏悦达盐城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出口拖拉机12360辆,价值3244.1万美元,已连续三年出口量位居全国中小拖拉机行业之首,首次实现了“三连冠”.  相似文献   

8.
叶红 《农机市场》2011,(4):25-27
进入今年1月份,我国主要拖拉机生产企业销售各种型号的大中型拖拉机3.16万台,同比增长5.09%。其中国内市场销售2.92万台,同比增长2.26%;出口市场销售2286台,以65.29%的增幅大幅增长。1月份的市场表现释放出今年大中型拖拉机市场信号:继续演绎高位盘整大戏。纵观全年的发展过程,或将将呈现出八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叶红 《农机市场》2010,(2):24-27
我国拖拉机出口市场在经历了数年的狂涨飙升后,2009年跌入低谷。究其原因,既有席卷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贸易主义抬头,出口环境逐渐苛责等主要原因;也有出口竞争加剧,拖拉机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国外市场销售网络不健全等次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拖拉机行业的大家族里,福田“欧豹”大中马力拖拉机可谓是“姗姗来迟”,它诞生于中国加入WTO的前夜,一出世便登上了国际竞争的大舞台,然而福田“欧豹”却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在以其独特的魅力掀波澜于国内拖拉机市场的同时,今年2月,16台福田“欧豹”大中马力拖拉机远涉重洋销往美国;3月,第二批18台福田“欧豹”大中马力拖拉机又发运起程。目前,该公司已与美国经销商达成了出口180台福田“欧豹”大中马力拖拉机的意向,仅此定单,就可实现1200万元人民币的出口额。人们在惊讶之余不禁要问,一个出世不久的  相似文献   

11.
许国明 《农机市场》2007,(12):38-38
2007年是我国拖拉机市场高位稳定发展的一年。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今年1~10月份我国大中型拖拉机产量超过17万多台.同比略有下降.小型拖拉机生产超过170万台.同比增长8.2%。我国拖拉机行业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人民币升值和国内原辅材料涨价的情况下.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据机械工业拖拉机行业统计学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1~10月份我国共实现出口交货值24.82亿元.同比增长55%.  相似文献   

12.
吴清分 《农机市场》2000,(11):40-41,42
1.概述 意大利是世界拖拉机和农机产品主要生产和销售国之一,农机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生产技术先进,农用拖拉机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6%~10.1%,市场年销售量约占西欧市场总量的16%~20%左右,拖拉机出口量约占世界拖拉机出口总量的13%~19%左右。意大利拖拉机和农机的生产,自50年代至70  相似文献   

13.
一、今年一季度拖拉机行业市场低迷事出有因 2012年大中拖拉机市场国内大中拖市场开局突遭严冬,一季度行业大中拖拉机市场销售量同比下滑6.76%。其中,大、中轮拖销售量分别为35229台和73816台,同比分别下降13.9%和2.9%。粗略看来,今年全年的拖拉机市场前景十分黯淡,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在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出台一系列支农政策的情况下,大中型拖拉机市场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据统计,2004年我国大中拖销售增量在8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拖拉机生产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机械工业拖拉机行业统计学会对16个拖拉机主要生产企业的统计,1-10月我国实现出口交货值超过10亿元,达到了10.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6.2%。2004年拖拉机出口呈现以下特点:1.手扶拖拉机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据统计1-10月份5个手扶拖拉机主要生产企业共实现出口交货值4.0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4.4%。手扶拖拉机一…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06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三农经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种宏观大环境下,农机市场却出现大中型机械热销的局面,但也呈现一些特点。2006年一季度拖拉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整个全国性市场大中型拖拉机热销,但个别区域出现了变化;二是拖拉机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三是产品需求出现了差异,呈现大中型拖拉机需求旺盛,小型拖拉机的市场趋缓的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6.
张智磊 《农机市场》2013,(10):38-38
初秋时节,乌兹别克斯坦2013年政府采购项目,首批100台东方红C1402履带拖拉机从洛阳口岸装箱启运。这是今年以来国内最大的履带拖拉机出口项目,也标志着一拖自主研发的新型140马力履带拖拉机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到潍坊市采购小四轮拖拉机的客户们议论说,目前,潍坊小四轮拖拉机市场上有三种力量在竞争,后两种力量与第一种力量虽然不能相提并论,但其对潍坊小四轮拖拉机质量和信誉的影响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8.
福田雷沃重工继2006年拖拉机出口额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之后,2007年雷沃欧豹拖拉机出口呈现出翻翻增长的健康快速发展态势。随着10月22日,第一万台出口雷沃欧豹拖拉机交付俄罗斯用户,福田雷沃重工2007年年内大、中马力拖拉机出口量突破万台,成为国内大中马力拖拉机出口量、出口额最大的品牌。  相似文献   

19.
李继红 《农机市场》2004,(10):14-16
新闻拖拉机市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60马力以上拖拉机特别是80-120马力段轮式拖拉机将是新疆拖拉机市场发展的主流。根据新疆各地州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及近几年各地州各马力及拖拉机增减变动情况分析,新疆当前和今后拖拉机市场上小四轮拖拉机保有量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势头,其中南疆小四轮拖拉机增长速度和增长量都将超过北疆,50马力以上拖拉机的发展,北疆拖拉机市场将以80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为主,100-120马力段轮式拖拉机将成为当前和今后北疆拖拉机市场的主导产品,南疆各地州由于在经济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机构投入环境条件和传统条件等方面与北疆存在的差异,其拖拉机市场得以60-100马力段轮式拖拉机发展为主,80-100马力段轮式拖拉机将成为当前和今后南疆拖拉机市场的主导产品。  相似文献   

20.
《农机市场》2013,(12):61-61
近日,又有一批东方红果园型拖拉机在一拖集团装车发往智利。这是一拖集团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满足用户的区域性和个性化需求的又一体现。目前,一拖集团已通过订单生产向南非出口两批次共98台果园型拖拉机,当地销售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