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产品质量法》第三章第三十三条规定:“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这样就从法律的高度要求经营者进货时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相似文献   

2.
郭杰 《企业标准化》2009,(16):25-25
《产品质量法》第三章第三十三条规定:“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这样就从法律的高度要求经营者进货时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商业企业进货时应该学会审查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这对进货验质把关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产品质量法》明文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应当“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又规定“销售者应当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许多生产企业都给自己的产品挂上了“合格证”,以示产品合格。销售企业常向顾客展示“合格证”,以表明所售产品是合格的。消费者购货时首先要查有无“合格证”,见到一张小纸片上有“合格证”三字也就相信产品是合格的。总之,产品合格证已成为公认的产品质量合格标志。  相似文献   

4.
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标注 (一)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是指生产者或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人员等,为表明出厂的产品经质量检验合格而附于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的合格证书、合格标签等标识。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合格证书、合格标签和合格印章。 1986年4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第九条规定,产品出厂必须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有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签证的产品检验合格证。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是指出厂的产品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安全和其他特性的要求。《产品质量法》第七条规定,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十五条规定,产品应当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销售者应当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它标识。”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以下简称进货检验制度)是销售者依法应承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本文就建立进货检验制度的重要性、原则以及如何建立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建立进货检验制度的重要性 1.建立进货检验制度是保证购进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关系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对山东平阴县的32家食品加工厂和26家白酒生产厂家进行监督检查中发现,其产品合格率分别为81.25%和73.1%.而所有受检企业都在其产品上或其包装上附有合格证明,其中只有一家食品加工厂和两家白酒生产厂家建有化验室,具有检验产品是否合格的能力,能出示产品检验合格的证明.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生产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相似文献   

7.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是指生产者或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人员等,为表明出厂的产品经质量检验合格而附于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的合格证书、合格标签等标识。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合格证书、合格标签和合格印章。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是最基本的一项产品标识,是生产者对其产品质量作出的明示保证。 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合格产品都应当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应根据不同产品的实际,选择最适宜的标注方式。既可以采用合格证书标注,也可以使用合格标签,还可以在产品或者产品的销售包装…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或者其包装上应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是生产企业为了表示出厂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经其质检机构或检验人员检验合格而附于产品或者包装上的合格证、合格印章等合格标识。不是  相似文献   

9.
《监督与选择》2005,(4):13-13
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是指生产者或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人员等,为表明出厂的产品经质量检验合格而附于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的合格证书、合格标签等标识。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合格证书、合格标签和合格印章。  相似文献   

10.
《监督与选择》1998,(6):14-15
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及其标注 (一)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是指生产者或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人员等,为表明出厂的产品经质量检验合格而附于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的合格证书、合格标签等标识。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合格证书、合格标签和合格印章。 1986年4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第九条规定,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从7月起到9月,重庆市将严打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市场存在的某些混乱秩序。同时,从今年10月份开始,全市一律采用新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件。据了解,该市将用3个月时间,重点清理经营和使用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产品;严格检查经营企业进货时对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合格单)和注册证的验收情况,以及产品进货渠道和销售去向记录;对经营无产品注册证书、无合格证明,或者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的,或者从无《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购进医疗器械的予以查处。无菌器械经营企…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销售者应当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以下简称进货检验制度)是销售者依法应承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本文就建立进货检验制度的重要性、原则以及如何建立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建立进货检验制度的重要性 1.建立进货检验制度是保证购进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信息集装     
河北石家庄市严查禽类产品本刊讯河北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长安区分局日前对辖区内肉类加工厂和肉品冷库进行了检查,共检查了经销肉类产品的商户21家、贮藏冷柜8个,检查肉类产品约6.8吨。从检查的情况看,大部分肉类产品都有动物检验、检疫合格证,禽类产品挂有市动检、检疫合格塑料环。同时也发现有2户销售的22只禽类产品没有合格标志。从进货渠道看,生猪肉、生牛羊肉、禽肉类产品都是来自非疫情城市,并有检验检疫合格证。(冀中)唐山开展锅炉安全检查本刊讯河北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丰润区分局最近对全区小浴池在用锅炉开展了拉网式检查,发…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销售者应当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以下简称“进货检验制度”)是销售者依法应承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进货检验制度”的义务规定,包括产品标识检查、产品感观检查和必要的产品内在质量的检验。建立“进货检验制度”是为了使销售者从进货到检查验收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以防止伪劣假冒产品流入市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用户、消费者权益,提高经济  相似文献   

15.
产品合格证是证明产品合格的技术文件。产品与合格证的关系,如同我们与居民身份证的关系一样。国家技术监督局早有明文规定,产品出厂必须开具产品合格证。  相似文献   

16.
郭慧 《中外企业家》2014,(5):178-178
产品质量检验报告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产品的质量信息,一般是由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三方专业检验机构完成的。第三方专业检验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有资格向社会出具公正数据(检验报告)。质检机构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检验各种产品的质量,依据一定的技术标准给出所检产品是否合格的评价,并出具检验报告。那么,检验报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检验机构又该如何把好质量关呢?  相似文献   

17.
第四讲生产者必须标注的产品标识根据《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的要求,对任何一种产品,生产者必须标注的产品标识内容有产品名称、生产者的名称和地位、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和产品标准编号四项。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的食品必须批批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销售,这也是生产者在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之前,确保食品质量源头安全的重要保证。2009年6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七条,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出厂检验是这样规定的: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供应链协同基础上,针对单质量特性无损进货检验的情形,利用供应商的出厂检验信息和供应商产品的历史质量记录,建立了全检、免检和抽样检验三种方案所发生费用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程序寻求最优进货检验方案。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和检验方案选优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一、在全省建立对企业出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条件和能力监督检查制度根据《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企业的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并在产品出厂时出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但是,从我们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现了不少生产企业根本不具备检测产品质量的条件和能力,或者具备检验能力又不作检验,而出具产品合格证,这也说明有些企业的明示担保是虚假的,致使不少不合格产品甚至劣质产品大量流入市场,从而导致市场产品抽查合格率一般低于生产领域抽查合格率20~30个百分点,这严重地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