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康德伦理学中,“良心”作为“良意、良情、良知”,与人的自由本质密不可分。“良意”是一种纯粹的意志,其在本质上是自由的;“良情”摆脱了欲望之对象的纠缠,是崇高而自由的道德感情;“良知”以自由为存在依据,同时又是先验自由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从文化小说的视野来观照作为"游戏中暗藏密谛"的《西游记》。作者认为《西游记》是在神奇怪异的故事中,蕴涵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深刻的文化哲理,表达了对自由的崇尚与理性皈依的文化宗旨,呈现自我意志与理性本质的二维张力结构。这种结构主要体现在孙悟空放心与自由意志的释放、定心与自由意志的阻遏和修心与自由意志的转型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意志自由是对道德义务的自觉,道德信仰是意志自由的表现。自由是对必然的超越,正是在对自然必然性的超越过程中,人的价值和尊严才得以展现。道德信仰是自由超越必然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哈耶克以自由是免于强制的状态这一定义,否定了集体自由、能力自由、意志自由,认为自由是目的,民主是手段,自由高于平等,而平等只能是基本人权、法律和机会上的平等。哈耶克的否定性自由观消解了一元与多元这一自由主义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行为中,行为主体的意志自由、行为选择及道德责任存在着内关联性。通常来说,行为主体是否需要承担道德责任与其自身的行为选择有关,而行为选择中行为主体的意志是否自由又是其作出选择的前提和要件。所以自由意志既是行为选择的前提,又是行为主体为自身的选择承担道德责任的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6.
斯多葛学派的核心追求是遵从"自然法"和"自由意志"。它重视严峻而坚毅的品格,只服从自然命令而拒绝任何世俗的强力,抗拒任何不幸。斯多葛学派因其对自由意志及其"不动心"的坚毅品格而在后世哲学中不断被重新发现和重新解释。后人在推崇自然法和自由意志时,几乎都免不了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一个斯多葛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论契约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约自由是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则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表现,它是指在私法领域中个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参与社会活动,自主地扮演市民社会中的主体角色,自由地与他人建立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契约自由不等于交易无序,不等于随心所欲,对契约自由应加以一定规制。  相似文献   

8.
作为康德伦理学体系的核心概念“意志自由”和罗尔斯正义论的核心概念“无知之幕”二者在各自的思想体系中作为一种理论上的前提假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在构建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具有较为相同的作用,它们二者之间有着共同的理想人格设定,相同的构建理论体系的任务以及相同的理论构建动机。  相似文献   

9.
原因自由行为指行为人基于故意或过失使自己陷于无责任能力或限制责任能力状态,并在此状态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在实施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时,行为人的意志是不自由的,但在原因设定阶段却是自由的。鉴于原因自由行为对危害结果的支配力,应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将行为人视为具有完全责任能力的人,承担故意或过失的责任,以弥补“责任能力与实行行为同时存在”这一传统责任理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在政治社会和政治权威的起源问题上,自然论与人为论预设了截然不同的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的逻辑起点是自由、自在、有着自我意志的个人所处的前政治状态。而这种个人概念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从古希腊的理性思维、原子论,到中世纪基督教对内在自由的培养,到司各特的唯意志论,原子式的个人最终在社会契约论中获得政治表达,为对政治权威施加限制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作为康德伦理学体系的核心概念“意志自由”和罗尔斯正义论的核心概念“无知之幕”二者在各自的思想体系中作为一种理论上的前提假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在构建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具有较为相同的作用,它们二者之间有着共同的理想人格设定,相同的构建理论体系的任务以及相同的理论构建动机。  相似文献   

12.
康德先验哲学中的自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是康德实践理性中的关键性概念,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中作了详细的论述。但这一问题在康德的整个先验哲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康德哲学中有关自由的论述的考察,认为自由概念贯穿于康德先验哲学之中,为他最终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具有官员背景的国有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与“政府干预假说”。结果显示,过度投资与自由现金流量显著正相关,符合“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此外,相对于地方国有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对中央企业的过度投资影响较大。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理解和治理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古罗马时代形式公正的契约自由思想,源于古希腊哲学上的自然法思想和古罗马的成文法以及罗马法的实践性品格。虽然在罗马帝国的后期,出现了实质公正的契约自由思想,但未成为主流。在中世纪,法律只不过是君主的意志,司法绝对自由裁量权不断地破坏着契约自由。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罗马法被视为“书面”的理性,形式公正的契约自由思想被注释法学家首先复法,衡平的思想却被忽略。进入20世纪,随着法观念的社会本位化和自然法学的复兴,契约自由思想再次出现的形式公正向实质公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自由是一个人的内在自由,是从一个人的自由到所有人的自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由的实现在于共产主义的实现,共产主义的实现在于从政治上废除资本主义国家和从经济上废除私有制,这两者的实现又都有赖于对异化劳动进行积极的扬弃。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著名的作家亨利·詹姆斯著作的代表作《一位女士的画像》,对世界文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小说刻画了一位生活在充满束缚的世界里,向往自由、追求独立的女性形象。表面上,枷锁与自由是互相对立、互相矛盾的,两者不可兼容,但是枷锁下同样有着飞翔的自由,枷锁下的自由或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一位女士的画像》淋漓尽致的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层次因素束缚下自由独立的精神世界。本论文首先分析了作品的双向主题“枷锁”与“自由”的内涵,进一步解读了两者之间互相牵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自由"范畴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贯穿黑格尔美学的中心范畴,作为审美范畴它是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而形成和和谐状态,又是把这些建立面统一起来的内在力量。而这种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劳动实践,因此美的本质、审美活动、艺术的产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黑格尔克服了古希腊美学“和谐”说和德国古典美学“自由”说的片面性,发展了美学史上的审美范畴,并给马克思主义美学以深刻的影响,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和抽象的人性论,使其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从一条裙子里能看到自由精神、独立意志、战争、历史、荣誉、民族文化和认同,是不是觉得有点夸张?苏格兰格子裙就能担当此任。  相似文献   

19.
论契约自由     
契约自由是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则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表现,它是指在私法领域中个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参与社会活动,自主地扮演市民社会中的主体角色,自由地与他人建立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契约自由不等于交易无序,不等于随心所欲,对契约自由应加以一定规制。  相似文献   

20.
伯林阐述了自己的自由观,区分了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并对积极自由可能引发的专制非常戒备。伯林的论证思路是存在问题的,与积极自由很相似的有徐复观先生的内在自由。文章把二者相比较,并且从儒家的角度提出存在一种并不会引发专制的自由,这种自由与道德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