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海云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8(5):28-30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所导致的低信用制度环境。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还贷率,逐步营造一个高信用度的制度环境,以推动国家助学贷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朱静平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2):50-51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不完善已成为制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瓶颈。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个人征信体系运作模式各有优劣。应总结经验,采取加快征信立法、疏通信息来源渠道、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提高全民信用意识等措施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3.
周青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3):42-44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刚刚起步,它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还是十分复杂的道德问题、法律问题,因此,不能仅由金融机构一方就能把问题解决。本文从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现状入手,剖析了存在的具体问题,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出了加快健全个人征信体系的一些建议,主张通过行政加经济的手段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个人征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6,(6):53-58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初见端倪,个人征信体系的模式选择应研析和借鉴国外私营征信模式和公共征信模式的经验。国外较为成熟的私营征信模式数据来源广泛,并通过合同协议的方式取得,征信产品较丰富,付费使用,采取市场化运作;公共征信模式数据来源较窄,主要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获取,免费使用,不进行市场化运作。两种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信用水平、法律背景以及征信理念等。我国构建个人征信体系过程中,仍要立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并结合我国继续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的需要,逐步发展和完善,应在地区试点的经验基础上,逐步推广,并采取公共征信模式,在条件完善时再向私营征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带给全球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中国人在付出这笔巨大的学费后学习到了什么呢?值得我们思考.其中就是要加强金融业的监管,加强风险,所以说建立健全的个人征信体系是应该的.本文从金融危机给个人征信体系带来的影响阐述了建设个人征信体系的必要性,探讨完善发展个人征信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个人征信体系的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非征信状态,社会经济主体尚未建立起现代信用意识;有关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个人信息分散于各个部门,开放程度很低,收集困难,缺乏相关经验,信用中介机构发展缓慢处于无序状态。这些问题巳严重阻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从国际上来看,美国既是市场经济最完善的国家,也是个人信用体系最发达的国家。对美国信用体系的发展进行分析,将给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培育现代信用文化,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比较分析国外个人征信体系的三种模式,阐述其对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经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西是我国首批开展农村信用征信体系建设的地区。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广西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大力普及农户信用知识,加快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加强对个人征信体系的统一规划,强化对征信中介机构的监督,促进广西农村个人征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颖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8):121-12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已实施5年,因毕业大学生还贷违约情况严重,贷款风险凸现,自2003年始,商业银行大规模收缩甚至停办助学贷款。经国务院办公厅对这项政策进行调整,并由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部门出面协调,2004年秋季开学时,情况方才有所好转。本文将通过对该现状的分析,提出如果我国不能尽快建立完善个人征信制度,助学贷款的困境将难以根本解决,教育和强化全民信用意识,具有现实性和急迫性。 相似文献
10.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7):27-30
目前征信体系建设过程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制不健全,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还没有真正纳入监管目标,金融机构由于自身利益驱动损害征信主体权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教育不到位等。有效征信体系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应当是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机构内控、个人监督与司法救济等多方面保护机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重重,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相关的企业信用信息严重缺失,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是否考虑对中小企业融资时存在顾虑。因而,要想从根本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一个以举报核销机制为中心的全面反映中小企业信用的征信体系。 相似文献
12.
蔡赛男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9(2):51-54
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是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征信机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有助于矫正信息不对称而形成的重复博弈机制,提高经济效率和优化信用资源配置。目前,我国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共享领域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法律法规缺失、信用信息分散、标准化建设欠缺以及监管缺位等。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的征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我们需要从加强立法、整合资源、制订技术标准、加强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等方面着手,建立科学的信用信息开放与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3.
征信体系是由征信法规、征信机构、征信市场、征信行业标准及监管等核心要件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当前的基层征信体系建设,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环境“瓶颈”。这些环境“瓶颈”,严重阻碍着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和征信水平的提高。为推进我国基层征信环境建设,应树立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强征信法规建设,加强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诉讼信息共享机制,依法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的演进过程中产生了普遍的“匿名交易”制度,而匿名交易的存在又与信用伦理发生了冲突。为了维护正常的信用秩序,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是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一个核心环节。基于我国经济体制正在转轨的现实,应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模式的优势,坚持企业征信体系与个人征信体系的协调发展,推进信用法制建设与提升信用伦理道德水准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张金艳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35-38
结合我国“人人贷”的发展现状及主要模式,分析我国“人人贷”存在信用风险的原因,认为应从完善法律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征信监管等几个方面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以防范“人人贷”领域的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6.
谷慎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27-31
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对我国现行征信模式下的征信制度效用进行预测,得出:对失信农户过度的市场惩戒是现行农户征信制度绩效低下和农户贷款交易不足的主要原因;对正负信息全面征信为最优农户征信制度安排;在农村信贷市场,法律惩戒较市场惩戒更优。要充分发挥农户征信制度效用,需满足如下条件:继续强化法律惩戒手段,进一步加大诚信激励力度,尽快提高信用信息质量和信息共享的程度与范围。 相似文献
17.
徐强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60-64
目前,河北省征信市场存在需求巨大、供给不足,市场总体均衡水平较低,征信市场配套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因此,应加快征信市场信息的征集与发布、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信用评价及服务、市场监督和惩戒等有关标准的制定,建立征信信息不一致判别机制和信息化的科技支持机制,尽快建立产品和服务公示制度,出台政府扶植政策,发挥行业协会功能,促进河北省征信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薛永洁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8(5):6-10
对征信体系与消费需求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结论:健全的征信体系对拉动消费需求是有效的。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失信惩戒机制缺乏等。应借鉴美国先进经验,健全我国信用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建立全社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征信效能宣传,发挥征信体系对消费信贷的作用力,快速建立信用产品的需求市场,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征信体系对内需扩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1~2012年中国征信业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晶姝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6):1-7
当前,随着征信活动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征信内涵与外延的认识逐渐清晰,征信活动市场细分格局逐步明朗,金融征信渐趋成熟,监管征信体系悄然构建。然而,中国征信行业目前还存在着全国征信体系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市场结构与产业布局没有形成、法律法规全面性与应用指导性不够、商业征信步履蹒跚、市场发育尚未成熟等问题。今后,应制定征信法律体系规划,加快政府信息共享与开放,构建新型行政信用监管机制,打造自主经营的征信航母机构,并多层次、多角度地加强征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分析征信体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研究征信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依托探讨征信体系影响经济活动的机制,并对不同阶段征信体系的发展路径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