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蕾 《现代商业》2014,(11):282-282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法制的保障。如何通过法律来协调好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已成为目前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法制的立法冲突、地方保护主义、执法及司法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探讨建立协调机制从立法、执法及司法三个方面进协调的有效途径,旨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并逐步实现全国市场经济法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江苏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发展态势要求我们在继续搞好江苏各区域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深度建设,积极引进外资,优化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发挥地方优势,扬长补短,提高商品、资本、劳动力流动性层次的同时,重点谋划、落实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创建新的区域经济节点,带动区域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二是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三是积极推行自主品牌建设,提高品牌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政府的制度安排是决定区域金融差异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区域政策服务于区域发展战略,区域政策的发展根本目的是促进和协调经济发展,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从区域金融发展的角度分析区域金融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区域发展格局的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我们有必要对改革开放30年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任务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地区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地区经济的繁荣富强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保障,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投入和实践课题。针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两者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从高校和区域政府方面提出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跨区域合作和高等教育产、学、研相结合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山东省政府应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层.期肄,确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充分发挥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山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路涛 《商》2014,(9):179-179
高速公路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行车速度快、运输成本低、通行能力大、环境污染小、能源消耗低的特点,不仅有效的提高了交通安全性,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同时,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区域差异方面对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状况进行阐述与分析,强调了高速公路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加强各地区之间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发面的重要作用,并且提出了高速公路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原城市群的作用分析与产业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建设的目标主要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也强调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协调。本文论述了中原城市群的建设对中原及全国经济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重大作用,并对中原城市群的整体产业结构进行评价,指出其本身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
《商》2015,(40)
创意产业,其创意要素可以促使各物质元素重新组合,增强经济系统创新能力,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从而提升要素生产率,推动内生经济增长。创意产业不仅可以帮助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能促进高层次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此主要针对创意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中心对于区域的发展有多种经济功能,其中聚集和辐射效应是区域经济中心的主要作用。针对保定区域发展的现状及构建保定区域经济中心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要建设强势区域经济中心,保定市应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特色优势新能源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以促进保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贸易通过促进区域分工演进、要素积累、结构优化和机制创新等途径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想实现区域经济更为广阔的发展,促进经济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就必须大力开展国际贸易。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指出认清不同发展阶段国际贸易作用机制侧重点,有利于各地制订最适当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马文玲 《商场现代化》2007,(11Z):207-208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对于协调中国经济和教育的均衡发展很有意义。本文研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施高等教育区域化战略和建立大学科技园等三方面的政策建议,为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流的发展正改变着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它促进了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聚集,降低区域经济活动运行的交易成本,加快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带动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原地区是联结中国东西部与南北部经济发展的节点与纽带。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有利于本地区的战略性发展,又可以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当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内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等诸多不协调现象。文章在分析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探究了影响中原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区域合作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5.
张洁 《商业时代》2013,(24):34-35
区域物流对于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运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发展的关系,分析区域物流对于提高区域经济活动的效率,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升级,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具有积极意义。笔者首先分析了区域物流的结构,并提出了一些优化物流组织结构的措施,最后探讨了区域物流对于四川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一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和部署,紧紧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一主题,继续迎难而上,不断开拓创新,地区经济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为我国有效遏止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们正处于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胜利的关键时期,推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事关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相似文献   

17.
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实质性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投资的区域差异是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政府加强落后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鑫 《北方经贸》2023,(4):101-106
物流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骨架,两者耦合协调互动对陕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熵值法对2011-2020年陕西省物流产业体系与区域经济系统若干指标确定权重,基于系统演变思想构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两者的时间演变特征。结果显示:陕西省区域经济与物流发展在样本区间内呈现出显著的提升且具有同步发展趋势,物流业发展已处于生长期的中级阶段,物流综合能力不断增强,但物流系统的发展水平一直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到2020年首次实现反超。区域经济与物流整体耦合协调发展趋势向好,在2019年正式迈入了中级协调耦合阶段,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过近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经济中存在的需求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的局面依然存在。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韩珊 《中国市场》2023,(16):26-29
西北五省区东起三秦,西入新疆,西北经济走廊的建设符合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同时也是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和促进西北地区与世界经济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求,探索基础设施、经贸物流、人才培养、金融服务等相关领域发展与互联互通,以功能定位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投融资建设,突出绿色低碳,增强经济活力与韧性,促进西北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