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基层社会,法官对待案件的裁判总是以一种"发现-证立"的模式进行。比起工商社会,这种模式在基层社会更有其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从听众理论的角度论证了这一点,对于当事人这类听众,法官必须主要以当地的习惯法、公平观念等来作出判决说服当事人;对于上诉审法官这类听众,法官必须对其"发现"进行法律上的证立,使其判决具有法律上的依据,这一点也尽可能地防止了基层法官的恣意判决。  相似文献   

2.
司法裁判方法的司法克制主义与司法能动主义之争由来已久.对此进行经济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复杂程度不同的案件,两种裁判方法花费的裁判成本有所差异,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法官会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的裁判方法.当立法不足或法律规范之间存在大量矛盾,或人们普遍对法律缺乏信任时,司法克制主义的裁判成本就会增加,司法能动主义则会兴起并发展;当立法充足、法规明确,公民对法律的信任度增加时,司法克制主义裁判成本就会降低,并将取代司法能动主义.  相似文献   

3.
卡多佐的法律思想属于实用主义法学,其最大特点是注重实用,强调法律的社会目的和社会效果.反对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卡多佐的法律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关于裁判方法的论述中。他是把法官如何造法、如何判案。并暗示其他法官为何会这样做等情事告诉我们的第一住现代法官。  相似文献   

4.
现实中,在保险业务过程中引发的保险理赔纠纷案件与日俱增,因我国保险法律体系并不健全,司法审判中法官普遍难以找寻到明确、具体的裁判标准。本文指出:在规范商业保险行为和均衡保险双方利益关系时,应注重考察这一"集民商法与经济法思想为一体的综合法律关系",[1]以对商业保险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其他法律规范为总揽,综合确立保险业务纠纷案件的司法裁判标准。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新形势对人民司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法官是司法领域的主角,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修养对终局司法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法官职业道德作为法官职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指导着法官的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在裁判案件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公平正义理念,自觉维护国家、社会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为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司法机关的良好形象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我国民事诉讼法新增的一项基本原则,对于司法实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诚实信用原则就具体的规则而言,应细化禁止诉讼上的权利滥用、禁反言和权利失效三个方面;同时在裁判的具体适用上,特别是防止法官在要件事实上和法律适用实施突袭上,应明确法官与当事人共同从法律与事实两方面对事实关系与法律关系进行释明。  相似文献   

7.
任何法律秩序都会有漏洞,而法律漏洞的存在使法官具有了造法的余地。本文通过对法官造法的合理性分析,比较法官造法与立法的异同,两大法系法官造法问题的分析以及我国法官造法的现状与不足等方面,对法官通过造法来填补法律漏洞的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8.
要想对民事诉讼中的法官释明权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弄清楚其法律功能。以释明权基本含义的演变过程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现代的释明权应该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功能,即:弥补辩论主义的缺陷,防止法官突袭裁判,促使既判力的正当化。  相似文献   

9.
本着司法程序"公正兼顾效率",以及"禁止法官拒绝裁判"的铁律,要求法官必须对法律漏洞进行填补。然而我国法官在司法中对法律漏洞的填补行为存在较大的阻碍,致使裁判效果不佳。基于法律漏洞填补的一系列现状,为了提高我国司法应有的公信力和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为了得出正当性的裁判结果以及不断完善类案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法官填补法律漏洞的行为应当加以规范化。明确各方公权力的界限,适度增加法官的职权内容;健全法律漏洞的填补原则,让法官实现真正的裁量自由;完善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让法官真正做到对法律漏洞的填补行为和更好地诠释司法为民。  相似文献   

10.
在司法裁判中,法官运用的逻辑分析工具范围已经扩展得很宽,所使用前提的选择和形成要立足于对事实的鉴别和对法律规则的解释。这种鉴别和解释首先就立足于某种价值判断。它涉及社会、道德、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市场经济的普遍法则,从市场经济的逻辑视角出发,效率、效益必然成为法律追逐的主要目标,对于司法裁判的结果会产生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受制于1992年诉讼文书样式规定,实践中,民事裁判文书存在的诸如过时的文书首部格式已无法彰显程序公正、文书内容浓厚的职权主义色彩违背"法官中立"的司法原则、文书语言的不规范损害了文书的严肃性等问题,已成为司法改革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为此,应以程序公正为原则修改民事裁判文书的格式、以实体公正为原则改革文书正文部分的内容、以法律术语和书面语体为标准规范文书用语,以审判公开为原则向全社会公示裁判文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官的角色定位亦凸显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我国法官在私法裁判领域中的角色定位的现实命题,法理学界和司法务实界可谓论战迭出,异彩纷呈,然而在这一学术繁荣的景观背后,隐现出理论底蕴支撑的缺乏和浮于肤浅论证的学术倾向,不利于从理论和方法论上为法官在法治社会中的角色定位这一极具实践性的问题提供科学的指导。而德沃金先生的以权利论为理论基石、以建设性的法阐释模式为方法论的整体性法律观为澄清我们在理论和实践领域中的诸多误区并有效地解决这一现实难题,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合同解释规则本质上属于裁判规则,构成合同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论述了法官在合同解释中的地位,并结合当今最新立法、司法及法学理论,对法官合同解释规则给予了全面且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法官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要改变这种现状,应借鉴西方两大法系法官制度的优点,进行三项改革:实行彻底的从律师中选拔法官的制度、大幅度地提高法官的待遇和排除非法学专业毕业生进入司法考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德国法学家拉德布鲁赫曾说:法律借助法官而降临尘世.法官判案所要实现的最根本要求即是法官凭自己对事实的了解和所认知的法律,排除任何外来干预作出判决.在中国法官却遇到了法官行政化、法官地方化、法官大众化的困扰,与法官独立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我们应积极面对问题,着手改革.  相似文献   

16.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司法权行使的基本内容,最大限度的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本文结合我国现状,分析了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的问题并从司法独立、引入判例、程序控制,法律监督四个方面对法官自由裁量进行完善,力求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官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7.
法官自由心证是司法裁判的内在要求。良心具有伦理学与心理学上的科学依据,对于规范法官的心证,保证裁判活动的公正性具有重要作用。法官应当具有依照法律与良心独立裁判案件的强烈自觉意识。为了防止外力对法官良心的干扰,同时防止良心自身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应当更加建立、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司法体制。  相似文献   

18.
由于法律本身的局限性,为了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各国法律都赋予了法官自由裁量的权力,这也是实现司法正义的需要.但是法官自由裁量权易被滥用,有必要加以规制.本文主要介绍了法官自由裁量权在民商事审判中的体现,以及对于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如何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9.
在审判活动中,对于相同的案件不同的法官会做出不同的判决,因为司法判决本质是一种认知活动,它不可避免地会掺杂着法官的情感因素。但情感因素并非只有人们通常认为的负面作用,一味排除它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最佳的处理方式是把法官的情感控制在合理的状态,使其较好地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0.
法律所具有的知识理性与实践理性双重身份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双重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法律实践理性培养在法学教育中缺位,使得中国法官职业化遭遇困难。法律实践理性包括思维理性与行为理性两个方面,是法官职业化的核心和基础,必须受到高度重视。应将法律实践理性养成确定为法官职业培训目标,同时对法学院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实现法学院教育与法官培训、法学家与法律家培养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