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在北京市门头沟山区旅游村庄的具体实践,对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产业的对策方法,希冀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保护利用山区农村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村庄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得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2.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发展循环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应积极推进农业的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3.
生态视角下的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客观基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生态视角下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是前提,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经济是根本,选择适合西部地区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增强农民自创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农业资源持续减少、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建设生态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尤为重要.文章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角度,重点就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实现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石娟 《经济视角》2012,(4):115-116,14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乡村旅游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由乡村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入手,以望城县光明村为案例,从产业、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探讨基于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以期取得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南农村都山村,位于宜兴市官林镇,被誉为"宜兴第一村",村级综合经济实力连续7年位列宜兴第一位,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村、生态村、卫生村、江苏省农村现代化试点村、无锡市工业明星村、无锡市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圈的生态环境建设在整个湖北省都有重要意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环境与发展的有机结合这样一个契机,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对武汉城市圈“1+8”共九个城市的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综合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武汉城市圈的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客观认识武汉城市圈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指导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环境质量;第三阶段从2006年开始,强力实施以绿化生态为主的"四大突破"("路长制"、"河长制"、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努力营造优美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惠山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已经展现出了一个地绿、气净、路洁、河清、景美、行畅、居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发展现代林业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在发展现代林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发展历程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本文就该地区现代林业的发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客观基础。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生态视角下推进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是前提,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经济是根本,选择适合西部地区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增强农民自创能力是保障。  相似文献   

11.
王涛 《经济师》2008,(7):60-60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了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不协调发展,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生态承载能力下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严重背离了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衷。基于生态模式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社会-经济-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是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法治为主体依托的发展模式,是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新农村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农村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剖析,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环境保护纳入农村经济系统.树立水土资源综合治理和农村污染治理的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生态农业和精确(细)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小城镇规划和乡镇企业的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工农业关系和农村经济结构,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各级党政机关积极推进的一项政治任务,是一项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长期工作,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确保开局良好意义重大.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是农村社会小康和全面进步的重要体现,农村环境恶化问题犹如一颗"定时炸弹",能否妥善处理,关系到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广大农民能否安居乐业、农村及整个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因此必须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之一,抓紧抓早.  相似文献   

14.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发展农村的重要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当下农村地区的环境由于诸种因素而不断的恶化,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经济再发达也不能称其为新农村。所以,农村环境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关注并亟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首都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农村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首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建设是一个有利的切入点.本文从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实现农村多元化价值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环境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态安全与新农村建设循环经济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先指出我国的生态安全现状,进而指出黑龙江省的生态安全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安全特点,初步探讨了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经济发展落后的黑龙江省拜泉县黑土漫岗区域生态循环经济型新农村模式和经济发展良好、生态环境较差的双城市杏山镇顺利村黑土农牧结合区有机农业生态经济新农村模式,可为不同区域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样板.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重点阐述了庙滩镇农业景观中的城镇规划问题,解决此问题主要是处理好城镇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发挥艺术专业的特点,立足于环境美学和景观视觉理论的基础,并从文明发展过程的角度,深入探讨人居生活方式形态的改变对城镇规划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性的镇级规划新的概念和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为新农村建设镇级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全面分析欠发达地区乡村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如何振兴农村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叶安珊 《经济视角》2006,(10):61-62
新农村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的内容很多,但最主要的是生态人居规划、生态工程规划和生态环境管理规划,脱离了这些,就违背了新农村建设的本意。因此,探讨我国新农村规划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思路,十分重要。一、生态环境规划是新农村战略规划的重要内涵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大国,农民收入较低,农村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将改变中国农村,也将改变中国未来。搞好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是前提。在规划中,一定要编制好新农村环境规划,探索解决农村生态…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有机联动的架构。该文通过对架构的解析,论证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整个架构的核心,生态环境架构、社会文化组织架构、制度环境架构是经济发展架构得以顺利实现的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在于寻求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各架构搭配的黄金分割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