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是中国城镇建设的重大战略性举措。本文基于中国 2005 ~ 2016 年 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建立了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并进行水平测度, 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的空间集聚效应进行检验, 并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 (1)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处于提升态势, 但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呈现“ 东高西低” 的空间格局; (2) 中国新型城镇化保持稳定的区域分化的分布现象, 空间集聚效应显著; (3) 本区域基础设施、技术进步、教育投入、贸易开放度和外商投资与新型城镇化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4) 邻近区域的基础设施、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对本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提升存在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空间统计学与空间计量方法,构建0-1权重矩阵和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对我国30个省 CO2排放强度的空间相关性及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 CO2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本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会受到邻近省份碳排放的影响,空间计量研究方法比普通面板研究更适用。(2)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能源强度是影响中国 CO2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FDI 、人均 GDP 、人口密度有助于减少中国 CO2排放,但能源价格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在幅员辽阔、省域差异明显的中国,考虑空间因素研究省域环境规制、FDI 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本文构建两种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面板模型,选取2006~2015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进一步分析环境规制、FDI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国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2)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3)FDI 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作用,但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且呈现正“U”型动态变化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加强省域间环境规制的空间联动和环境污染监督,提高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的“门槛”,对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金融集聚指数和城镇化指数,考察金融集聚与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建立了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采用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分析金融集聚对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金融集聚和城镇化均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增强趋势。金融集聚、金融投资比率、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城镇化都存在着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地理距离关联模式下溢出效应更强;而金融发展规模和政府干预程度对城镇化发展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市场、产业和企业层面构建流通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8~2015年各地区流通效率水平,并借助空间统计分析了我国流通效率的空间相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流通效率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地区流通效率表现为高高集聚特征,中西部地区流通效率则呈低低集聚特征。基于邻接空间、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的空间误差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邻近地区对本地区流通效率水平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人均 GDP、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对流通效率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政府支出对流通效率的影响只在邻接空间权重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城市化对流通效率水平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构建了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中国各省(区、市)的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测度新老基建耦合协调程度,最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度的驱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2011~2019年全国各省(区、市)耦合协调度平均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的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全国整体差异的主要原因;(2)我国省域新旧基建的耦合协调等级呈现东强西弱的空间格局,且耦合协调等级的省际差异有逐年缩小的趋势;高值集聚区域全部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区域,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及宁夏一些西部相对落后地区,且低值集聚区的数量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V型”变化;(3)全国各省(区、市)新老基建耦合协调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财政支出水平、市场化、城市化、产业结构及利用外资等因素均对新旧基建的耦合协调水平产生了明显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伴随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进程, 产业转移趋势愈加明显, 其中, 东部地区的建筑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持续转出并由中西部地区承接, 由此引致能源强度在空间分布和收敛性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选取2004~2017年间中国30个省(区、市) 的相关数据建立空间杜宾面板模型, 实证研究了产业转移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能源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 且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南低, 西北高的集聚特征; 能源强度存在条件β 收敛, 人均GDP的增长以及产业转移的推进促进了能源强度的收敛, 即省域间的差异会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8.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与污染减量水平、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水平4个维度,构建省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循环经济与碳减排均具有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形成基本相反的空间集聚区;(2)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本地区碳减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邻近区域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强于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泉。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理论,选取36项基础指标构建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中国30个省市2000~2019年的区域创新能力相对总得分,分析了其时空演变过程,并用空间杜宾回归模型对其溢出效应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样本期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局部与整体基本上都呈现增长型演变格局,但存在区域间的差异性,而且表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产业结构的直接效应显著为负;环境规制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显著为负;城镇化水平、所有制结构和市场化程度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并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8~ 2017年全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 通过DEA模型测度我国的金融创新水平; 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金融创新、 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增长的动态演变过程加以阐述; 并结合全局莫兰指数及局部莫兰指数散点图, 分析三者的空间相关性; 采用超越对数函数, 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金融创新、 新型城镇化以及二者交互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省域经济增长、金融创新和新型城镇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 金融创新和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效果显著, 但二者交互项却抑制经济增长, 说明二者融合度欠缺, 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基于此, 应充分认识到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是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必然途径, 而加强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引致金融创新活动是扩大资金供给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赋能供应链金融创新是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持续稳定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在全球金融风险急剧增加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与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相融合,成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授信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在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进行特征选择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动态变异的粒子群算法(DPSO)和AdaBoost算法对SVM进行协同优化和集成,建立了Adaboost-DPSO-SVM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中,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相对其他评价模型具有更好的分类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带动下,智慧供应链正在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城市智慧供应链发展也成为当前供应链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然而,传统的供应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难以直接应用到智慧供应链评价中。为此,本文从企业视角和区域视角出发,从城市智慧供应链基础设施情况、人力资源投入情况、资金投入情况、企业创新情况、供应链效率和效益6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城市智慧供应链的发展评价体系,设计了基于改进的TOPSIS方法的评价方法,并进行了中国城市智慧供应链发展指数评价,为城市管理部门量化智慧供应链发展水平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银行业开放为视角,在介绍我国银行业开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银行业开放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银行业开放并没有优化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反而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的矛盾,同时也降低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通过分析,提出了银行业开放条件下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小企业综合实力、核心企业资信状况、融资项的资产状况、供应链关系状况及宏观经济环境五个方面初步构建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打分法、相关性分析及鉴别性分析等方法解决指标体系中存在的非重要性及指标内容相互覆盖的问题,得到具有全面性与可操作性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级,解决以往学者采取评级方法时具有的主观性缺陷;实证研究以汽车行业为例,得出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60%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将得到上升的结论,有助于从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角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构建了金融集聚、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利用1995~2010年省际面板数,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金融集聚、市场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具有显著的正效应。然而,在金融集聚不断深化的制度条件下,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得以显现,金融集聚程度越高的地方,能从市场一体化获得更多的收益。市场一体化程度高的地方,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越明显,二者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已显现。值得注意的是,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银行业的集聚。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市场一体化改革和金融集聚政策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Cross-border e-commerc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opular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competition ha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commodity-based attributes, such as cost and quality, to a supply chain's service capacity for e-commerce. Within this context, the present paper delineates how cross-border e-commerce firms can generate supply chain service capabilities that yield improvements in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 quality to e-tailors and other platform users. Insights are derived through data collected via a multiple case study approach based on four Chinese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terprises (OSell, Zongteng, BizArk and Linca);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41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field visits and secondary data. Relying on the service-dominant logic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we identify three supply chain resources (flows related to information, logistics and finance) and their interplay as being critic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service capabilities, which in turn lead to an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supply chain relationships (assessed by the dimensions of trust improvement/commitment, risk mitigation,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 results offer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how to best manage supply chain resources in relation to the three flows by cross-border e-commerce firms in order to foster relationship quality, an attribute that has become so critical today for competitive differentiation.  相似文献   

17.
价值网络重构、分工演进与产业结构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如何冲破"瀑布效应"的难题。本文建立了一个价值网络分工深化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分工水平是产生瀑布效应的根本原因。发展中国家要突破瀑布效应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必须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重组建立自主发展型的价值网络,推进分工深化,才能摆脱价值链被俘获的处境,掌握产业结构优化的主导权。本土的产业链系统集成商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它需要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选择具有一定分工迂回程度的产品,发挥分工带来的新比较优势,才能逐步实现资源和能力的积累,最终获得竞争优势。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政府政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实体经济在迈向全球化路上走在金融体系的前面,缺乏现代金融支持的中国经济步履蹒跚。金融落后使中国企业不得不依附外资金融机构。缺乏共同国家利益的交易使我国遭遇巨额亏损,外资机构主导金融市场后开始大肆掠夺。中国产业资本对赌境外金融机构失败遭遇收购。外资金融资本联手产业资本逐渐入侵中国市场。现代金融与经济发展相互配套当能推进中国强国之路。中国金融业必须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中国必须为下一轮经济周期提前准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海外并购可同时出击。  相似文献   

19.
A market orientation has long been established as the key to succes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 central concept of this orientation is market segmentation. The concept of market segmentation, however, has primarily been focused on the demand side of the supply chain;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on the supply side has not thoroughly been addressed. This paper extends the purview of the concept behind segmentation by presenting the concept of “supply-side partitioning” to refer to the management of heterogeneities on the supplier side of the supply chain. Further, the concept of “transvectional alignment” is proposed for the purpose of simultaneously aligning market segments with appropriate suppliers at all levels of the supply chain by identifying, evaluating, and selecting supply groups that satisfy the demand function(s) of each seg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supply-side partitioning, includes a model for the supply chain utilizing transvectional alignment, and offers implica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upply-side partitioning in the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space.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的理论最先在制造业得以应用和发展。尝试将其思想引入到建筑行业,建立基于供应链的建筑企业联盟,提出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建筑业企业联盟模式的原则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