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的职能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指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由董事会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组织和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执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所有权监督,维护企业所有权益的需要。财务总监委派制下的财务总监是指按照财务总监聘任资格要求认定,由出资人委派的,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财政投资及有关行政事业  相似文献   

2.
一、财务总监委派制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指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情况下,由董事会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组织与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财务总监委派制是会计委任制的一部分,会计委任制是指政府机关或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对其下属的分支机构或公司委派  相似文献   

3.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竞争压力,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从而及时地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策略,这就对企业财务总监提出了新的要求。朱基总理在视察国家会计学院时指出:“企业总会计师、财务总监都必须到国家会计学院进行培训”,充分表明了国家领导人对企业总会计师,财务总监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来,不少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集团都实行了财务总监制度。但究竟什么是财务总监,财务总监与董事会、总经理、总会计师是什么关系,如何发挥财务总监的职能作…  相似文献   

4.
财务总监委派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必要性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情况下,由董事会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组织和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所有权监督、维护企业资产所有者权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多数企业集团对下属公司委派财务总监以实现对下属公司的财务控制,但普遍存在着对委派的财务总监"委而不管"的现象。同时,财务总监往往被派入企业的领导分派一些事务性工作,无法渗入到被派入企业的经济活动之中,没有起到对被派入企业实施经济监督、维护资产所有者权益的作用。那么,集团公司对派出的财务总监如何加强管理,发挥其监督与维护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或等同于这些称谓的角色,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一提到财务总监,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个会计专家,从事数据的记录,进行筹资和投资决策,起着监督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对财务总监角色的定位在许多方面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现在财务总监正向全局管理者、战略计划领导者、企业财务管理者、内部控制及监督者、公共关系管理者等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7.
财务总监制度是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下,由董事会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组织和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我国在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后,为了有效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许多企业开始尝试设立财务总监制度。但实施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财务总监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到位,内部人控制和会计失真等问题仍然存在,财务总监制度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8.
财务总监是企业治理结构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没有财务总监的治理结构不是现代意义上完善的治理结构。企业性质的不同,财务总监的来源渠道的差异,企业如何选好一个适合企业性质和发展需求的财务总监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对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财务总监委派制的概况 财务总监委派制指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由董事会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组织和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重点在于规范国有企业经理人的行为,维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与保值,规范会计信息中的真实披露。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翰挺 《财会月刊》2004,(12):22-23
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或等同于这些称谓的角色,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一提到财务总监,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个会计专家,从事数据的记录,进行筹资和投资决策,起着监督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对财务总监角色的定位在许多方面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现在财务总监正向全局管理者、战略计划领导者、企业财务管理者、内部控制及监督者、公共关系管理者等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1.
李迎 《天津财会》2007,(3):42-43
在当今社会环境中,财务总监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对财务总监角色的定位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现在财务总监正向全局管理者、战略计划领导者、企业财务管理者、内部控制及监督者、公共关系管理者等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财务总监委派制度的本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财务总监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作为企业内部机构的财务总监,它是指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由企业董事会统管统聘的独立于被监督单位的机构和人员,对被监督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检查,保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是企业投资者的经济监督行为。此类财务总监派驻监督的形式主要有:一是由董事会派驻到企业,对企业总经理和企业行为实行监督;二是由总公司派驻到分公司,对分公司经理和分公司行为实行监督。另一类是政府机构下派的财务总监,以行使所有者职能,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行为。这个政…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多数企业集团对下属公司委派财务总监以实现对下属公司的财务控制,但普遍存在着对委派的财务总监“委而不管”的现象。同时,财务总监往往被派人企业的领导分派一些事务性工作,无法渗入到被派人企业的经济活动之中,没有起到对被派人企业实施经济监督、维护资产所有者权益的作用。那么,集团公司对派出的财务总监如何加强管理,发挥其监督与维护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指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由董事会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组织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是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所有权监督,维护企业所有权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姜虹 《广东审计》2001,(3):33-35
财务总监制度是指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情况下,由企业董事会统聘的独立于被监督单位的机构和人员,对被监督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检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证企业总经理任期目标实现的经济监督制度,是企业投资者的监督行为。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财务总监制度与独立审计制度是企业财务监督社会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总监制度的具体执行人是企业财务总监(Chief Financial Offi…  相似文献   

16.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指在企业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下,由出资人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组织和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其职责包括:负责派驻单位的会计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所有权人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经营者的损害,避免"内部人控制",往往需要向所出资企业派出财务总监.由于外派财务总监存在不同模式,因此,如何根据股东和所出资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合适的财务总监外派模式,这是每个企业所面临并必需解决的难题.笔者尝试着对外派财务总监的不同模式进行了总结、归类,并对"纯监督型"财务总监和"实职型"财务总监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向需外派财务总监的企业给出了一定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校企业与学校的关系由传统的隶属关系为产权关系所取代,学校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督应通过设置财务总监来进行,本论述高校企业设置财务总监的依据、财务总监与企业经营的关系,及其基本职能和具体职责。  相似文献   

19.
从已经实施财务总监制度的单位看,该制度在实施过程当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对象及职能的问题。财务总监在监督过程当中是对财务核算技术层面的财务信息的形成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或者是对作为财务信息的载体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及其管理进行的监督并没有明确。从现在已实施财务总监制度的单位看来,财务总监制度既包含了对财务核算技术的监督,也包含了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又使财务总监制度更深刻的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去,财务总监制度在实质上已经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财务总监制度。二、人员及能力方面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20.
田强 《财会通讯》2005,(12):77-77
一、监督稽察和决策管理的关系 一方面,财务总监是由集团公司委派,代表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以及企业经营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监督,即具有监督稽察职能。另一方面,财务总监又是所在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即具有参与公司决策管理的职能。如果财务总监单纯强调“监督稽察”,那么从监督与被监督的天然对抗性而言,财务总监很可能逐渐被孤立,从而不利于监督职能的实现;如果过分强调“决策管理”,由于财务总监要接受集团公司和所在公司的双重管理和双层考核的体制,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容易与所在公司总经理形成“合谋”,有悖于推行财务总监委派制的初衷。因此,必须正确处理监督稽察和决策管理的关系。笔者认为:(1)财务总监首先必须对企业所有者负责,有效履行监督职责。因为财务总监是接受所有者的委派才到子公司工作的。财务总监应通过对重大经营活动与企业负责人实行联签等方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推进企业完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