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今世界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持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空间、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能否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选取我国2003—2018年时序数据为样本,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内集聚产生的双重集聚效应的理论假说,通过实证分析从城市空间和价值链视角下研究双重集聚效应形成的内在机制。在验证理论假说的基础上得到如下结论:在保持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城市中存在一个均衡的土地租金,使得双重效应的互补效应达到最大;城市规模有利于双重集聚效应的提高;区域中的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的双重集聚效应有一定的辐射作用,经济距离越短辐射作用越大。为了进一步分析双重经济效应,文章基于不同规模城市的视角研究双重集聚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重集聚效应对劳动生产率有“倒U”型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来的技术外溢和规模经济效应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北京、天津及河北等12个省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指标,构建省级面板模型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正向影响;但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多样化集聚可能会存在时滞性和盲目性。各地需因地制宜地制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使跨国公司将其生存和发展融入东道国资源、技术及人才等的配置中,一个国家FDI的进入对产业的集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集聚战略也日益广泛地被运用于招商引资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在大都市内形成并不断发展,其与FDI的互动关系还有待验证.本文选取北京市为案例,在描述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FDI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集聚与FDI进入有着明显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促进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对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作用重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成为共识,本文在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大政府导向、加强城际协同合作、做大主导产业和完善人才培育等促进集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铁开通对高端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宣烨  陆静  余泳泽 《财贸经济》2019,40(9):117-131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使跨国公司将其生存和发展融入东道国资源、技术及人才等的配置中,一个国家FDI的进入对产业的集聚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集聚战略也日益广泛地被运用于招商引资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在大都市内形成并不断发展,其与FDI的互动关系还有待验证。本文选取北京市为案例,在描述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FDI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集聚与FDI进入有着明显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已迈入工业化的中后期,支柱型产业也已初具规模。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部分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慢,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资金投入不足,人才缺乏。技术研发仍然以模仿为主,产业结构附加价值低,位于“微笑曲线”的底部。我国应积极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实现经济转型的步伐。在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方面,要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促进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的迅速发展,加快与国际接轨;在金融业与科技服务业方面,需要更注重集聚区效应。同时,要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联合,强化集聚效应,拉动相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球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并成为策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基于"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梳理了武汉城市圈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圈内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孙瑛 《电子商务》2009,(9):39-41
文章分析了上海西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在开发主体、功能定位、竞争对手和土地指标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园区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包括明确功能定位等发展对策,以实现近郊工业区向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1.
12.
就业吸纳、产业集聚与生产者服务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翔 《财经论丛》2011,(1):15-19
本文根据新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理论体系和现有文献成果,将区域地位、市场规模、人力资本、信息技术及制度环境等纳入到生产者服务业就业吸纳、聚集发展等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中,对全国23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产者服务业就业吸纳、聚集发展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影响因素和机制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一体化使得分工逐渐细化,产业内与产业间联系明显加强,企业的空间分布模式由分散逐渐向集聚发展。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的面板数据,引入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建立模型,分析企业集聚、劳动生产率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人力资本投资,企业集聚与技术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有显著正影响。分地区看,人力资本投资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最大,而企业集聚对中部地区的贡献度最大,劳动生产率与人力资本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协同性分析发现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同发展的趋势。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发现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正向的区域金融集聚或区域经济增长冲击最终都将带来相互的正向响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检验了不同滞后期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区域金融、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运行均需注重区域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李元  尹典  王晓璐 《商业研究》2020,(7):130-135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产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养老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区域经济的优化也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二者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基于中国31个省份38个指标的面板数据,借鉴耦合协调模型,评价我国区域经济和养老服务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总体来看,为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中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够协调;相对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与养老服务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不仅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也与社会发展水平正相关。养老服务产业可以为供给侧改革下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产业空间,需要提供必要的产业发展指导与支持,以实现这两个子系统的动态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正外部性,与此同时运输服务却具有负外部性,且两者相比较而言,外部不经济更加明显。由于社会总福利最大化的前提条件是社会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收益相等,因此文章基于广义费用构建了交通运输社会成本模型,对不同交通方式的经济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视角,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和公共产品理论,阐述了交通运输外部成本内部化的必要性及相关理论,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交通发展的相应政策导向,使交通资源的配置基本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新常态下,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社会分工理论、外包理论、协同理论等主流理论为前提,从供求两个视角出发,探讨江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模式、经济体制、市场成熟程度,以及政策因素、服务创新能力、环境因素,并提出推动江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的提升策略是:从政府视角,转变理念并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健全生产性服务业行业规范,加强法规建设,制定科学的产业引导政策;从生产性服务生产企业视角,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鼓励拓展新内容,不断加大对生产性服务消费企业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亚洲“四小龙”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政策导向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政策的着力点及经验证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在于:政府要重视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于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要着力创造适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增大市场竞争范围;尽量放松和减少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行政管制的内容和范围,推进垄断性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9.
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中心作用的发挥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经济中心带动腹地城市联动发展的经济圈模式已被众多国家或地区广泛采用。通过应用总量分析法、劳动生产率分析和产业区位熵分析等,对环渤海经济圈三省两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水平偏低,经济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劳动生产率不均衡。因此,环渤海经济圈经济中心应全面集中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腹地城市发展优势产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差异化发展,推动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