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三全育人”是我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践“三全育人”工作中面临辅导员思政教育理念不够先进、辅导员发展路径和育人功能“割裂”、辅导员育人成效评价标准不明确的困境。高职院校需要在结合院校特点的基础上,发挥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中的桥梁功能,为辅导员提升政治胜任力搭建平台;辅导员在育人工作上要依托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顺应学生能力发展规律,发挥贯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发展性资助理念的生成逻辑的分析,提出高校发展性资助的实现路径。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角来分析,即要注重学生个人需求的全面发展、学生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个人关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档案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档案育人的理论与内容、平台与主体、机制与制度建设存在问题,高校应从提高档案育人意识、拓宽档案育人平台、建立健全档案育人机制等方面拓展档案资源运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现路径,促进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和“三全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资助育人工作是学生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于学生工作的实践,分析了资助育人工作的表现形式,构建"济困·扶志·强能"三位一体的高职大学生资助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多重功能。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职院校共青团的特点,基于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的视角,探索和实践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路径,通过搭建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平台,实施VPE模式,丰富引导大学生的工作载体,探索校企共建团支部,构建学校、企业、地方"三位一体"团组织共建模式,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紧密结合,做好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和创业导师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已进入新兴媒体的微时代,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深远影响。新兴媒体和技术给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快捷性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丰富的内容,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交互性扩宽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途径。但思政课教学在微时代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虚拟化容易混淆学生视听,影响其意识形态;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如何利用微时代的新兴媒体传递正能量,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中之重。积极搭建网络教育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创建微课堂,以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育人模式,并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思政教师素养等路径,积极努力探索出适合"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路径,以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高职院校教育面临学生社会化意识日益强化、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及信息数据获取更加便捷等新形势。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特殊学生群体主体范围扩大化、群体心理敏感化、发展诉求隐匿化、社会交往边缘化,这些特点的存在不仅加大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而且不利于高职院校完成育人目标,对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安全稳定、学风建设、学生资助、就业创业工作形成巨大压力。所以,高职院校应探究特殊学生群体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育人实效。高职院校应从特殊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和行为特征入手,强化全面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健全特殊学生群体的信息数据;完善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形成特殊学生群体服务合力;落实全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解决特殊学生群体发展问题;运用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升特殊学生群体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8.
十九大报告在教育中提出了“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牢牢把握资助是基础、育人是本质的根本遵循,对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及成效进行大力宣扬,使受助学生受到激励,奋发图强、感恩奉献。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从落实主体责任、网格协同管理,利用数据平台、把脉助力资助等方面着重分析了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设,对育人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思考,为实现学生学业和毕业后就业的成长成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主要存在资助育人工作缺乏创新性以及资助对象出现不良现象两个方面。将“助人自助”理念引入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可通过推行“资助套餐”,提升学生“自助”意识和能力;通过加强心理辅导,接受自身贫困现实并走出心理困境;通过搭建平台,促进学生从资助到走向自助。因此,可通过采取改变资助与被资助的资助理念,构建自助型的资助育人模式;改变管理与被管理的资助理念,构建发展型的资助育人模式;改变服务与被服务的资助理念,构建和谐型的资助育人模式等措施,使西部地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更加完善、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
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功能包含解困,即解决其经济上的困难;助学,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从根本上增强其就业竞争力;育人,即注重道德素质、心理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民办高校学生资助部门应探索更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正确执行资助政策,在执行中渗透人文关怀,为贫困生提供个性化的资助,注重资助育人功能的发挥,为贫困生的成长成才搭建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贫困生群体的全面发展更能检验我国教育的本质。本文尝试在"全人教育"理念下指导资助形式的创新和改革,通过调研结合当前高校资助面临的瓶颈和发展性资助的形势要求,力图构建一个全新的资助模式,建立健全高校资助体系,实现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良性互动,推动"资助育人"。  相似文献   

12.
从长期的高校学生工作经验和相关调查结果可知,高职院校贫困生的需求呈现多样性、典型性、递进性和不均衡性等四个特征。反观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方式在公平性、长效性、主体性、针对性、满足程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资助方式,应深化对贫困生概念的认识,着力推动资助工作从单纯或主要是经济助困的帮补型向综合育人的提升型发展,实现资助工作"提升经济资助水平、提升育人成效"两个目标。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是:研究把握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需求;通过安全的、良好的班级环境的营造提高学生心理素养;建立周密预防体系,积极搭建沟通平台;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养等。  相似文献   

14.
当下高职院校在办学与人才的培养上已形成一定规模,其中协同效应理论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在协同效应视角下建设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能够建立个性化、共享式的教育新格局,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协同育人的人才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协同效应理念的应用,整合多学科的师资力量,分体协同教学,并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改变高职语文教学理念,多角度选择适当的语文教学方法,强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此提高协同育人的效果,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发展的大学语文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5.
各高校在帮困助学中已基本建立了以奖、贷、助、勤、减、绿色通道和社会慈善助学在内的一体化资助模式,但是这些资助都是"结果性资助",只能是短暂性地解决贫困生的生活问题。而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是一种资助与发展并重、自助与他助并重、管理与育人并重的资助形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论文阐释了贫困生发展性资助项目的性质与优点,并从经费来源、申报对象、申报范围、项目立项、项目评审、经费使用、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八个方面阐述了发展性资助在帮困助学体系中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资助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契约式"发展性资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实现动态评估学生的全面素质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基础性、发展性和其他指标进行设计,并根据工作实际赋予权重,确保资助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高职院校中,教育管理机制是影响高职院校良性发展的重要成分,合理优化教育管理机制可以培养出更多专业的技术人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素质。高职院校教育中,"过程管理"机制通过构建信息网络为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搭建平台;完善考核方式,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强化道德素质,全面提升学生整体道德素养;加强纽带联系,形成家校双向互动沟通模式;坚持"以生为本",树立全新教育管理理念,以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党校是理论宣传的前沿,是构建以党建为核心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党校教育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独特优势。作为高职院校全程育人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党校必须适应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探索和创新教育路径,拓展教育平台,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教育链"并发挥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资助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既要尊重学生主体需求,又要完成引领他们完善人格、向德而行、反馈感恩的目标。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德育缺失原因分析,探讨了提高高职学生资助工作德育效果的方法,以期实现利用资助工作良好的教育平台、培育学生个人道德品质、丰富德育工作内涵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积极推进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是新时期实践育人教育的本质要求。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实践育人新形势和学生发展的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研究,使实践育人工作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