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一浪高过一浪的外出打工潮确实让广袤农村有了喜人的变化,但随之而来的空巢老人缺乏照顾、留守儿童无人看管等,却成了人们的心头之痛。还有一些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外出务工的农民,一个人守着几亩薄地养活着六七口人艰难度日,其生活困窘之程度与现今社会格格不入,甚至出现越来越贫的情况。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洛阳龙须坡农牧有限公司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通过种植和养殖扶贫项目,经过2年多的不  相似文献   

2.
正位于豫西伏牛山深处的嵩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310个行政村中超过1/3是贫困村,63万余人中超过1/8是贫困人口,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近年来,为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嵩县认准产业扶贫是固本之策,依托本地资源和生态优势,按照"县有龙头企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集体经济,户有增收项目"布局,做大做强扶贫产业,为全县稳定脱贫打下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狮东村大冲寨的村民们对保存较好的土瑶老屋进行修缮。大冲寨是一个建在山腰之上的"土瑶"村寨,一条溪水从村中流过,山高水长、景色优美。多年来,村民们过着近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也很少有外人来寨子,大冲成为典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相似文献   

4.
<正>在甘肃省宁县米桥镇举行的运通草业扶贫分红大会上,11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喜领分红股金;在瓦斜乡义渠百花园里,一波波游人漫步赏玩、流连忘返;在春荣镇上齐村,养殖产业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新"引擎"……在精准扶贫行动中,宁县广大农村到处呈现出端"产业饭"、摘"贫困帽"、走"小康路"的蓬勃景象。近年来,宁县通过发展各种特色富民产业,全力消除"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努力夯实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永续发展的根基。据了解,仅去年宁县就有4846户19079人依托各类产业摘掉了贫困"帽子",全县贫困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外出务工父母这一独特视角出发认识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发现,外出务工父母往往只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而忽视其内心情感;外出务工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表示很了解子女心事的外出务工父母比例不高;从表面上看,打电话是处理亲子之间情感问题的"理想"办法,但这种沟通媒介实际上无法实现给留守儿童以关爱的作用;外出务工父母希望内部群体(例如自家人、亲戚)多给留守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外部群体(尤指学校)多提供学习方面的支持;此外,外出务工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实质是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本文基于江苏和河南两省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劳动力外出将务工收入用于机械投入而部分替代了外出务工导致的劳动力约束,因而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对粮食作物的种植概率和种植比重无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多数成员外出务工时才会影响到农业生产积极性;虽然劳动力务工所得收入对劳动力流失有一定补偿作用,但这种补偿作用仍不能完全替代劳动力流失对种植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促进农机补贴、提升农民尤其是户主人力资本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情况 2004年末楚雄州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16.5万人,比上年增加3.6万人,增长27.51%。其中女性6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增长28.3%,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6.31%。从文化结构来看,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全州农村外出就业总人数的67.18%,从年龄在16-40岁的青壮年占全州农村外出就业总人数的88.96%,显示出青壮年作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承担者,外出务工相对于农业活动的更具重要性。外出到省会城市、地区级城市、县级城市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比重占外出务工人数的八成以上。外出务工劳动力从业类型以二、三产业为主。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户资料显示,来自本乡镇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8.
以壶口瀑布知名的山西临汾市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记者近日在吉县采访发现,与其他许多贫闲县农民大量外出务工不同,吉县不仅少有农民外出打工,反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农民前来打工.  相似文献   

9.
正凉山分行答好智力扶贫题、基础扶贫题、产业扶贫题,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交出亮丽答卷。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深度贫困"三区三州"之一。至2018年底,17个县(市)中仍有深度贫困县11个、贫困村618个、贫困人口31.7万,分别占四川全省的29%、35%、45%,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农发行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银行,牢记"支农为国、立行为民"使命,近四年来向凉山投放各类资金147.01亿元,目  相似文献   

10.
杨红 《农村经济》2003,(2):72-73
当前 ,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正确认识农民外出务工问题 ,积极引导劳务输出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们采用等距抽样、逐户登记办法 ,在广元市选取了14个乡镇的 4 2个村、12 6个组作为调查样本 ,对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一、农民外出务工及土地耕种情况调查样本农户总数 5 6 0 0户 ,总人口 2 0 75 3人 ,总劳力 115 49个 ,总耕地 2 16 15 3亩。涉及外出务工的农户 2 0 91户 ,占农户总数的 37 34%。外出 32 5 9人 ,占总劳力的 2 8 2 2 %。务工收入 837 19万元 ,人均2 5 6 9元。无人在家…  相似文献   

11.
《农民科技培训》2009,(11):46-46
一、考虑自己是否具备外出务工的条件 1.比较外出务工的得与失。在决定进城务工之前.一定要将下面这些问题考虑清楚:出去打工与在家务农.哪个更有利于提高自己和全家的收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外出务工已逐步成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据调查测算 ,目前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近 1 0万人 ,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如何引导和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加快向二、三产业转移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现状与特点据县农调队对我县 1 0 0户农户抽样调查表明 ,目前 ,我县外出务工的农民 (累计务工 3个月以上者 )已达 9万人左右 ,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 3 4% ,农民外出务工呈如下特点 :一是务工人员增多。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近年不断增多。二…  相似文献   

13.
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村居民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父母外出对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是否有不利影响?本文利用CFPS2010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父母外出对农村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父母均在家的农村儿童相比,"仅父亲外出"显著改善了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而"仅母亲外出"和"父母均外出"对农村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均不显著;"父亲因务工外出"通过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可以改善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而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母亲因务工外出"会有利于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  相似文献   

14.
由于各地风土人情各异,外地农民工与当地人接触常会闹出很多笑话,甚者还可能引起一些纠纷,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农民工外出务工要"入乡随俗",需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乌昌地区三个行政市180余份少数民族农民工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了少数民族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动因及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就业过程中的其他歧视性政策和行为、务工中的保障制度和个人特征中的饮食习惯的适应状况对其决定是否务工的影响最大;制度摩擦力中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个人特征中的对外出务工的观念和城市拉力中的城市务工的工资满意度影响次之。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和语言沟通能力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罗源县洪洋乡民族村系少数民族(畲族)聚居地,村小人少,山高地偏,6个自然村,108户402人分布在两座山上。2007年以前,该民族村还被窄小的通村机耕路困在山里,历史仿佛在这里沉睡了,一切都显得那么原始,只有青壮年靠外出务工纷纷拼出一条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多和农民脱贫致富观念的增强,大批青壮年农民加入了外出务工的队伍,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农民在城里务工时上当、受骗,在此提醒广大农民兄弟外出务工时要注意七防、五谨慎。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户籍在农村,就业在城市,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流动性很强,有的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目前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2669万人,其中,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推拉"理论,分别构建了Logit选择模型和PSM倾向性匹配模型,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政策对农民工流动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对于"推"动劳动力外出务工具有正向影响;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产生了"拉回效应",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和迁徙。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水平相对较高,社会保障对促进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16年在山东省和河南省开展的"农村劳动力流动调查"所获数据,分析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外出务工会使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概率显著降低0.161。运用工具变量的CMP估计法和稳健性检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外出务工的负向影响仍然显著。进一步地,通过区分农户是否以务农收入为主和务工距离的不同,分析不同兼业程度下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影响,本文间接验证了外出务工的影响包括积累能力的积极作用和改变从业重心的消极作用两个方面,并发现:从对不同兼业程度农户影响的差异看,外出务工的负向影响的主要作用人群是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而对于以务农收入为主的农户,劳动力外出务工会促进其采用可持续农业技术。因此,促进农业生产要素流动,释放要素生产潜力,帮助以务农收入为主的农户积累能力,是推广和普及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