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生强 《现代经济》2007,6(9):114-114,98
央行发布的8月份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07年8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8.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09%,增幅较上月低0.39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1.15个百分点。但同时,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4.10万亿元,同比增长22.77%,增幅较上月末高出了1.8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1)通过GDP增长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验证.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路走低,年末GDP增长率回落至6.8%.2009年我国实现GDP33.5万亿元,同比增长8.7%,而且经济增速逐季加快.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GDP实现了年初提出的8%的增长目标.所以从GDP增长率来看,该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本发挥了作用,即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保证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商品房销售均价作为房地产价格的代理变量,以货币供应量M2和7天加权同业拆借利率(IBOR)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构建了两个非线性的STR模型,研究了我国2000年2月到2009年12月间的房地产价格和货币政策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所构建的模型解释力较强,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存在非对称性影响,房地产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弹性仅为0.059。因此,房地产价格的变动要以大量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为代价,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单靠货币政策是难以奏效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15年,中国已经历了1979~1980年和1984~1989年的两次通货膨胀,正经历着1992年以来的第三次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在1994年更是愈演愈烈,已突破了20%的通货膨胀率,部分城市超过30%,已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的通胀程度,接近西方经济学家划分的10个通胀程度的第7个阶段——恶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因素的一个综合反映。就货币信贷方面而论,无疑与近两年来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过快有直接关系。据统计,货币供应量M。、M;、M。1992年分别增长36.5%、35.7%、31.3%;1993年分别增长ZI.6%、43.6…  相似文献   

5.
过去十年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是"稳健",然后转为"从紧",最后改变为"适度宽松"。本文作者认为我国在实施了一系列货币政策以及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后,依旧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既有货币政策本身的缺陷与不足的问题,也有许多因素超出货币政策影响范围的问题。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2009年就必须延续2008年的货币政策基调,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8年9月—2009年11月的相关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货币政策中的货币渠道传导途径的作用效果要比信贷渠道的作用效果好;但是在稳定物价水平方面,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7.
《西部金融》2010,(7):2-2
1、宁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及西部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近日对宁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统计测算。结果显示,2004年到2009年年均增长14.2%,高于全国年均增长12.8%和西部12省(区)年均增长12.2%的速度,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贸易渠道和货币渠道传导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出口额、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有长期正效应,对产出则有短期的正效应,且贸易渠道是该政策传导的重要途径.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一、正确认识当前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高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从长期看,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应该是注意防止通货膨胀.但由于近几年来,我国的消费物价一直在低位运行,特别是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已连续3个季度下降,今年1-4月同比下降0.6%,企业商品指数同比已持续10个月下降,加上影响商品价格下降的因素逐渐增多,有效需求在短期内也不会有大的提高等原因,我国货币政策的近期任务是要防止通货紧缩,是要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加大货币供应量,为支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一个较宽松的货币环境.  相似文献   

10.
2017年中国物价走势总体继续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居民消费价格(CPI)低位运行,2017年中国CPI同比涨幅为1.6%,上涨幅度比2016年回落了0.4个点,与全年3%的调控目标相比低了1.4个百分点,物价整体的特征为温和上涨.2017年物价涨幅较为平稳,被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既和2016年以来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有关,又受了外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全球货币市场利率相对稳定,全球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跨境资本流动趋稳.2018年美国、欧洲等主要经济体的宽松货币政策将继续退出,全球货币政策将继续收紧,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对中国经济构成的输入性通胀影响不大.2018年度CPI走势前高后低,整体温和上行.  相似文献   

11.
1989年世界贸易额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达3.1万亿美元.比1988年增长7.5%,贸易量增长为7%,这是持续增长的第7年,且增长速度超过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世界制成品贸易量增长,不仅超过初级产品的增长,也超过整个世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增速达8%.展望1990年世界贸易量的增长,将随世界经济缓慢发展而放缓,其增长速度可能在5%左右。地区化.集团化贸易将进一步发展,制成品贸易也将持续迅速增长,但贸易失衡仍严重,贸易保护主义继续加强。  相似文献   

12.
舒杏 《大众商务》2010,(16):142-142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物价波动、人民币升值以及经济增长趋缓的压力开始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焦点所在。本文以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研究背景,首先界定货币政策有效的内涵、政策目标的内涵,进而以三个货币政策的目标变量作为指标,对该轮"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经过验证,该轮货币政策总体来说是有效的,但出现了时滞。同时本文也指出关注该轮货币政策影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2013,(8):13
一、广义货币增长14.7%,狭义货币增长13.1%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7.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2和2.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7.06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5和11.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52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当月净投放现金705亿元,同比多投放67亿元。(点击进入>>>微博热议7月经济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银行11月17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央行将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以六大举措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三季度以来,经济运行进一步趋稳,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小幅回落,环比指标开始出现回升,但经济增长总体态势仍较疲弱。预计前三季度经济增长7.7%,全年经济增长也为7.7%,可实现年初预定目标。展望2013年经济增长,国际环境略有改善,国内仍具备保持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国内外不确定性风险性因素也较多。预计2013年经济增长略有回升,约为8.1%左右,价格涨幅也上升至3%左右。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应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构建新的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16.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物价波动、人民币升值以及经济增长趋缓的压力开始成为货币政策调控的焦点所在.本文以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研究背景,首先界定货币政策有效的内涵、政策目标的内涵,进而以三个货币政策的目标变量作为指标,对该轮"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经过验证,该轮货币政策总体来说是有效的,但出现了时滞.同时本文也指出关注该轮货币政策影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2008年下半年以后,随着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国人民银行相机抉择果断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大量释放流动性,一方面有效地遏制了经济下滑,另一方面从长期来看也加大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那么央行下阶段的货币政策该何去何从?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央行应当以"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8.
海关总署2月13日发布我国今年首月对外贸易情况。据海关统计。今年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20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6.8%。其中:出口649.9亿美元。增长28.1%;进口555亿美元.增长25.4%.比去年全年17.6%的增速提高近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作为一个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自1984年开始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通过对中国1984-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广义货币供给量(M2)进行单位根平稳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研究发现以下结论:(1)货币政策在调控中国经济起的作用在短期和长期内都是非中性的;(2)通过货币政策的数理模型发现,中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呈波动性变化,但是自1997年以来,货币政策的波动区间逐渐减小且多在货币政策目标区间内;(3)通过构建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VAR计量模型发现,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西部金融》2010,(1):5-9
2010年陕西省经济增长面临的有利因素:(一)全球经济趋于稳定,逐步恢复增长。IMF、世行研究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3.1%。中国经济一枝独秀.2009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超过8%,2010年增长9%,这构成了陕西2010年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逐步实施。(三)2008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梯度转移特征明显,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经济形势好于东部地区.陕西增长在全国排名靠前(2008年以来贷款增速、GDP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全国排名7名左右)。(四)有2009年陕西经济增长的良好基础。 2010年陕西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及不确定性:(一)2010年财政投入力度可能没有2009年大.影响部分项目后续资金来源。(二)在通胀预期管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借款人自主支付的限制和对项目资本金到位的严格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约束等因素影响下.2010年信贷投放规模将趋于平稳,不会有2009年增长那么猛烈。(三)陕西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拉动.2009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比迭94%。高投资格局下,未完工项目加上2010年新上马项目的资金需求会持续增长.而资金供给趋于稳健.加上东部沿海逐步恢复中对资金的竞争,预计2010年资本金到位难度会加大.总的资金供求关系紧张。陕西作为欠发达省份,对投资的高度依赖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也要未雨绸缪,在继续重视投资拉动的同时,高度重视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重点放在“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如果有所回落,消费、进出口能否顶上去?(四)我国部分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五)到目前还有国内外著名专家认为明年全球经济可能出现二次衰退。(六)国际热钱大量流入新兴经济体,比如今年以来资金大量流入香港,香港资产价格膨胀,联系汇率制度受到冲击。如果关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大量热钱势必撤离新兴经济体而回流美国,很可能对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影响内地经济。 2010年陕西经济增长预测(基于计量实证+经验判断的结果):(一)2010年,保守预计陕西省GDP将保持13.2%的增长,乐观预计经济复苏的步伐将会加快,GDP增长将达到前三年的平均水平,增速为14.3%。(二)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增幅会有所收窄.预计全年增速为30.1%。(三)银行信贷继续高速扩张,但增速较2009年有所降低,预计全年贷款余额增加24.1%.贷款投放更为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