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成熟企业如何响应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介绍了突破性创新组织模式的二元理论基础,提出了企业适应突破性技术创新变革的三种组织方法,以期研究能对成熟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提高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突破性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而企业何时采取突破性创新的策略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本文从对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的讨论出发,分析了影响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重点研究了企业研发因素对突破性创新时机预测的影响。本文结合突破性创新的市场占领轨道图,分析了新品上市可能的市场反映,运用概率论、决策树以及敏感性分析等相关技术,试图分析出企业进行突破性创新的恰当时机,以便企业能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时机预测,从而使企业能及时进行战略转换。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管理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实施和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和主要动力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指标体系,进而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绩效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重点介绍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大量的突破性技术涌入我们的现实社会,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战略产生了深刻影响。而高度的不确定性是突破性产品创新的主要特点,大量的研究表明,突破性产品创新从设想到立项这一阶段的失败率可能高达90%以上。因此,企业要想成功地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就必须对创新思想的产生这个模糊前端阶段环节加以重视。本文运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构建了突破性产品创新模糊前端阶段创意筛选的评价模型,有效地降低了突破性产品创新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其准确度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5.
依据企业行为理论和二元创新理论,以我国新能源产业内微观企业为切入点,探讨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行为机理,为解释企业内在创新动力不足提供了新视角。建立企业绩效比较、冗余资源与技术创新投入关系的概念模型,实证分析表明企业历史绩效比较和同业企业同期绩效比较分别对新能源企业后期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产生负向影响,冗余资源在绩效比较与技术创新投入关系之间不存在显著调节效应。鉴于此,国家应通过搭建开放且互补的技术创新平台、实施以利益为导向的双边激励、加快供给侧改革等措施,提高新能源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实现我国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62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与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通过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技术创新绩效。本文为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进行技术创新投入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指出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活动需要与自身的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匹配,以实现其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62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与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通过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技术创新绩效。本文为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进行技术创新投入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指出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活动需要与自身的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匹配,以实现其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知识资本是影响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最主要的要素,它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知识体系的创造者和主要承载者,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结构资本是人力资本具体化和权力化的支持性结构,其组成成分可以促成企业知识积累、知识转化和传递、知识共享以及知识创新,为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平台支持。顾客资本在知识资本的营运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是知识资本转化为市场价值的关键因素,对实现企业价值具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战略选择。已有研究关注组织失败学习与突破性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但对失败学习认知和经验反思的作用关注不够。基于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232份问卷调查数据,从失败经验转化为可利用知识的过程视角探讨组织失败学习、组织创造力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失败学习中失败认知与突破性技术创新呈倒U型关系,失败分析和反思提升能显著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组织创造力在失败认知、失败分析和反思提升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关系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可以为企业从失败经验中有效汲取知识,助力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2—2020年中国微观企业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字技术创新、跨行业技术溢出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显著增加了企业污染排放,跨行业技术溢出有利于污染减排,长期跨行业技术溢出的正面影响可以抵消数字技术创新的负面影响;较高的环境规制强度能够缓解数字技术创新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非数字行业和重污染行业中跨行业技术溢出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创新吸收能力不足、绿色创新效率不高是数字技术创新产生污染排放的原因,跨行业技术溢出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降低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11.
企业治理结构中领导权结构的不同安排会改变经理人决策自由和创新意愿,进而导致企业创新活动的效率差异。但相对于股权激励、资本结构等其他机制而言,领导权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是隐性和间接的。文章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来研究企业领导权结构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基于上海证券交易所2009~201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而言,领导权结构的不同安排确实会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私营企业的CEO两职合一会比国有企业带来更好的创新绩效,并且这一关系主要是通过经营者对技术创新决策的支持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科技型新创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科技型新创企业创新绩效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研究以创业拼凑理论为基础,利用193家科技型新创企业问卷调研数据,探讨创业拼凑与科技型新创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风险承担性、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在二者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问题导向型创业拼凑对科技型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机会导向型创业拼凑对科技型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内部风险承担性负向调节问题导向型创业拼凑与创新绩效的负向关系,正向调节机会导向型创业拼凑与创新绩效的正向关系,环境不确定性对问题导向型创业拼凑、机会导向型创业拼凑与科技型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均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创业拼凑理论在创新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并为科技型新创企业如何发掘创新机会、合理利用资源、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具有紧密关系,不同的制度安排对技术创新的绩效有明显的差异。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企业、市场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加强制度创新,以促进技术创新,强化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和技术创新相关理论,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投入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技术创新投入会正向调节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应当将技术创新投入作为差异化战略的重要途径,并将社会责任意识融入到企业创新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5.
媒体关注是会发挥信息功能的正面效应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还是会发挥负面效应给管理者形成外部压力从而抑制企业创新?在梳理媒体关注信息功能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媒体关注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对企业创新绩效起到促进作用,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通过对报道性质进行区分,发现非负面报道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负面报道并没有显著降低企业创新绩效。在影响机制分析中发现融资约束在媒体关注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即媒体关注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四川省的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加快了当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媒体关注是会发挥信息功能的正面效应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还是会发挥负面效应给管理者形成外部压力从而抑制企业创新?在梳理媒体关注信息功能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媒体关注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媒体关注对企业创新绩效起到促进作用,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通过对报道性质进行区分,发现非负面报道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负面报道并没有显著降低企业创新绩效。在影响机制分析中发现融资约束在媒体关注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即媒体关注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企业OFDI强度对企业突破性创新和迭代式创新的影响,以及高管海外经历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制造企业OFDI强度正向促进企业的突破性创新,但与企业的迭代式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相关的稳健性检验证实了该结论的可靠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高管海外经历强化了高技术制造企业OFDI强度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另外,通过对行业层面的创新绩效进行分解研究发现,行业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是OFDI影响创新绩效的重要渠道。本文研究结论可为高技术制造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支持与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已有很多的研究成果,但是从创新过程和利益相关者视角研究技术创新模式却一直无人问津。本文在利益相关者思想的主导下,先从企业技术创新的一般过程模式入手,然后分析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在此基础上演化出中小企业创新网络模式。通过分析,我们给出结论:中小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不应再拘泥于传统的技术推动型、市场导向型和综合创新模式,而必须将视野拓宽,将创新认识提高到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度上来,即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中小企业应密切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充分利用外部创新资源,积极构建创新网络,在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20.
引入中介变量吸收能力和前因变量外部知识源化战略,构建外部知识源化战略(技术许可引进、关系学习)、现实与潜在吸收能力和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概念模型,提出理论假设。进而使用探索性、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SEM模型方法对外部知识源化战略、现实与潜在吸收能力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均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显著性正向促进作用,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为外部知识源化战略与突破性创新绩效关系间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