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公司法》于2006年1月1日施行后,股权转让制度有所完善,但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数量依然居高不下,其原因主要在于对股权转让的条件有不同的理解,理论和实务界为此引起了较为激烈的争论。本文针对公司股权转让的五种情形,对适用条件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股权转让自由原则是公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为了维持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和封闭性,需要对股权转让自由给与必要的限制,但这种限制仅是对前者的一种修正和补充。新公司法72条规定的同意手续是股权转让协议的生效条件。新公司法赋予公司以更大的自治空间,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作出变通,但不得剥夺股东转让出资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基于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特征,股东对外转让股权受股东优先购买权的限制,我国新《公司法》第72条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外转让其股权有所规定,但存在争议。在区分股权转让合同与股权变动的基础上,股权转让合同原则上自合同成立之时起生效,股权转让合同不应因侵犯股东优先购买权而无效。股东优先购买权影响的应为股权变动行为的效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虽较之以前有所进步,但法条仍然规定过于简单,使之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法律问题,对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往往也难以认定。本文结合我国法律规定和公司运作实务,对有限责任公司在股权转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法律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对公司在运作中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变更可能形成一人公司,而我国《公司法》并未对各国公司立法普遍承认的一人公司做出规定,一人公司导致的外资立法与《公司法》冲突的法律适用问题需要迫切解决。鉴于社会广泛存在的一人公司无法可依的现状,国家应通过立法形式予以规制,并实现外资立法与《公司法》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6.
有限责任公司具有资合与人合统一性的特点,使其在股权转让时情况更加复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可分为几种不同的形式,即股东间的内部转让、外部转让以及股权转让的特殊制度,这几种股权转让方式有其不同的特点,差异较大。这些制度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操作,亟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股权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只能在流通中实现其价值,因此股权转让作为公司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成为公司法规制的重点。公司法对股权转让的规定,为当事人提供了一套任意性的游戏规则和法定框架,章程可以在不违背强制性规范的情况下,对这种规则或框架作出修改,以彰显私法自治的力量。章程与公司法的应然关系是主角与配角的关系,公司法通过其功能的实现不断地清除公司生活中的私人强制,以培植和辅助章程实现私法自治。  相似文献   

8.
归一性股权转让协议效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承认一人公司的法律制度下,因归一性股权转让协议而形成的一人公司仍然存在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可能.无效说不符合法律规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维护交易安全问题.承认归一性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既符合公司法对交易效率的价值追求,又可以兼顾交易自由与安全,同时不违反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新智慧》2005,(4):80-80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的有关规定,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完毕、股权已作变更登记,且所得已经实现的,转让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转让行为结束后,当事人双方签订并执行解除原股权转让合同、退回股权的协议,是另一次股权转让行为,对前次转让行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款不予退回。  相似文献   

10.
新《公司法》中新增和修订了如设独立董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加强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股东合法权益保护机制等内容,通过对新《公司法》框架下公司治理结构的新特点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公司立法正在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关于股权继承问题,实质上是有关《公司法》与《继承法》的协调问题,也是继承人的权益如何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相平衡的问题。针对我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问题的立法现状,比较分析了《公司法》和继承法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对我国《公司法》股权继承的建议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公司法上,主要存在着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式。其中,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流通性较强,立法对其限制较少,上市公司的股份在证券交易市场上的流转更加自由顺畅。而有限责任公司由具有较强的人合性,所以立法及公司章程对股权的对内转让和对外转让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规定,也更值得研究。虽然我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进行了专章的规定,但是仍不够完善。在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其他股东同意权及优先购买权对股权转让的影响以及股权变动均未作具体规定,这引起了理论及实践上的争论。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目前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完善意见。通过这几点意见,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定可以解决好股权转让制度所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打下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司法》与其他国家相关法律进行比较分析,考察我国实际情况,从出资的认定、股东的填补责任以及未出资到位股权的转让等方面探讨了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中的出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一人公司"的发展史、存在的客观性作介绍,对如何客观地把握新《公司法》中"一人公司" 的规定、新《公司法》规范下"一人公司"良性发展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希望投资"一人公司"者或与"一人公司"开展经营活动者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理智对待.  相似文献   

15.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制度在整个《公司法》中占据这举足轻重的位置,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研究的争点和实践操作的难点。基于该制度的重要性和和争议性,在此,我们将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立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立法之完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2006年新修订的《公司法》正式确立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地位。由于一人公司的股东唯一性,使得公司的债权人面临更大的风险。通过剖析《公司法》的制度缺陷与不足,力求为完善一人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公司清算是公司法人资格终止的必经程序,也是《公司法》中重要的公司制度之一,我国新修改的《公司法》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清算制度。笔者认为,《公司法》应增加公司强制清算制度。  相似文献   

18.
冬无雪 《大众商务》2006,(2S):26-26
一个人能干什么?可以去开个“一人公司”。如果还不能确定,那就去查新新修订的《公司法》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这“一人公司”了,此规定已经从1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9.
刘宏 《新智慧》2006,(4):16-17
修订后的《公司法》(简称新《公司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1993年版《公司法》(即旧《公司法》)相比,新《公司法》允许公司股东分期出资、允许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取消了公益金提取的硬性规定。这些方面的变化将给企业会计核算带来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修订,并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在新修订的公司法的58条到64条明确规定了一人公司在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为一人公司在我国出现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