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升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1(3):42-4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加强二的协调配合,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本通过对我国两大政策配合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4.
金融创新是金融结构提升的主要方式和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其主要体现为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机构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在银行体系、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金融领域,相关金融主体的组织模式和功能价值发生改变,金融创新活动以不同路径、不同方式对货币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既导致货币运行所依赖的经济金融环境更趋多元化、复杂化,又致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面临挑战。为更积极地发挥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正面作用,应理性发展金融创新,加快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体系改革,积极推行其他宏观经济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5.
唐震斌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4(6):1-4,11
快速增长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既促进了我国经济较快增长,同时也带来不少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升值趋势。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我国会采取小幅、渐进式的升值步伐。在我国现行结售汇制度下,央行被动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导致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严重过剩,造成信贷失控和投资反弹,加大了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压力,货币政策也处于被动局面。今后,我国要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合理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真正起到以货币政策手段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货币政策措施对刺激需求、摆脱通货紧缩状况的作用似乎不大,如果从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角度看,股票市场规模的扩大对货币政策带来了四种挑战,即对货币需求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货币调控方式的挑战,其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7.
吴晨映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1(2):37-38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利率的变动进行传导,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微观经济主体三个层面上存在着众多传导障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需要改善利率传导的经济环境,进而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刘霖叶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6):43-44,93
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矛盾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随着资本项目的进一步开放,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将受到更大挑战。必须加强对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管理,提高调控目标最优解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是金融的核心。本文探讨了我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内涵及实践,分析了2014年稳健货币政策的新特点及面临的挑战,对基层央行执行好稳健货币政策提出建议:加强稳健货币政策传导的及时性;增强稳健货币政策执行的前瞻性;增强稳健货币政策执行的针对性;增强稳健货币政策执行的协同性;提高稳健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提高稳健货币政策操作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0.
邬为敏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2(2):34-35
货币学派的货币主义思想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货币主义的一些主张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但其在推动央行以稳定物价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增强央行货币政策制定和操作的公开性与透明性、稳定金融环境等方面部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赵莹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6(2):88-90
2007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从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变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房地产市场面临的宏观调控将更严厉。分析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房价的作用,得出结论:通过作用于影响供求的各种因素,从紧的货币政策会对房地产市场上的供求双方都起到抑制作用,房价将会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框架,详细分析和探讨了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同时估计了一系列我国经济运行的特征参数。本文分析表明,从货币政策工具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看,在我国执行以货币供给调控为代表的数量型工具优于存贷款利率为代表的价格型工具,并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占据居民金融资产的绝大部分比例。居民储蓄率的居高不下是我国高昂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来源,同时也导致了居民消费水平持续低迷。居民作为宏观经济重要的微观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终落脚点,我国中央银行在对居民储蓄行为信息的发觉、处理以及对策制定上的能力有所欠缺,导致居民的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信息的反应迟钝,削弱了货币政策对公众预期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毅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2(1):13-15
从WTO有关金融服务业的基本原则 ,加入WTO的条件与业务的阐述 ,进而论述加入WTO对我国证券市场可能产生的积极方面、消极方面的影响 ,推导出加入WTO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总体效应是利大于弊 ,对于推动我国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与国际化进程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利弊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是有利有弊,弊大于利,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促进中国证券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课题组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5):13-15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金融运行机制的变化,货币政策也将面临着许多新的变数,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传递机制、政策效应都将发生许多变化.为了使货币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作用,应当对我国今后的货币政策在政策目标、中介变量、工具选择、环境因素等诸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革,以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张建友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5):8-11
面对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新开放带来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需要重新修正和开发货币政策工具;疏浚、重塑和培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重新修正和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研究和利用WTO的有关规则。在非常时期加以使用等途径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2004~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时滞发现,对于以反通货膨胀为目标的从紧货币政策对物价和国民总支出的作用时滞较长,而对于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时滞较短,并且宽松的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优于从紧政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