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取得时效制度是民法时效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取得物权的方式之一。取得时效制度作为一项古老的民事法律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多受前苏联民法的影响以及囿于传统道德的考虑,我国民法长期未规定取得时效制度。法律制度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经济基础的反映,其物质制约性决定了它必须适应、服务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90年代以后,尤其是1992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以来,取得时效制度在调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各种财产关系中日益显示出重要性,因而探讨这一制度在我国的运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取得时效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也对此作出了规定,但将取得时效的客体局限于所有权和用益物权,这一规定是不合理的,应结合取得时效的价值取向及法律要件,对所有权以外的财产权作为取得时效的客体作出合理界定.担保物权和债权中的某些权利亦满足取得时效的要求,可以适用取得时效,而不表见和不继续的用益物权应从取得时效客体中排除.  相似文献   

3.
大陆法系诸国普遍承认的取得时效制度除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中昙花一现外,只有在学说著作和学者建议稿中方可觅其踪影;刚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取得时效制度亦没有作出规定。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本土化的艰难过程,表明了立法者对其价值功能和立法技术的存疑和困惑。从整体上看,规定取得时效制度利大于弊,应在物权立法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4.
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作为民事时效制度之“两翼”,它们在适用对象、事实状态、制度起源、法律后果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但它们又毕竟是可以统一于“时效”这一上位概念之下的“两翼”,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的区别使它们在主要立法目的和直接立法目的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而两者的相似之处又使其最终立法目的和次要立法目的体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既可能是制度适用的直接追求,也可能是它们效力“反射”后的“交汇”效应。  相似文献   

5.
不动产物权经登记具有权利正确性推定的效力,这既是不动产登记公示公信力的逻辑结果,也是保护第三人权利、维护交易秩序的要求。我国《物权法》的规定体现了该规则。从权利正确性推定的意义出发,对我国物权法中的权利正确性推定规则及相关制度的意义、适用范围以及权利救济等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6.
罗马法上时效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罗马法时效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其历史发展进行分析,讨论了罗马法时效制度的当代价值。以期对我国民法典的制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论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制度在各国票据法中均有所体现,从我国票据法的规定来看,也是肯认票据权利的完善取得制度的,从法律上确立善意受让人在票据债务链条关系中的合法地位,对于维系票据的正常流通与交易安全,无疑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善意取得制度因维护动产交易的安全而创设,因移植于票据流通成为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而发展.其发展之处,一是英美法对价理论的引人,以收最大公平之效;二是扩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即善意受让制度不仅适用于原持票人授权他人以原持票人的名义或为原持票人的利益而占有票据的场合,对于占有人以盗窃、欺诈、胁迫等方法取得票据占有的场合,同样也有善意取得制度适用的余地.我国的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制度与西方理论观点在本质上并无不同.  相似文献   

10.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特殊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源于动产的善意取得,两者有很多相同之处,但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是一种债权取得,与动产的善意取得又有许多不同.票据权利是具有特殊性的债权.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应包括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必须出于善意、受让人通过交易从转让人处取得财产、转让人须对财产无处分权和善意取得的客体为动产等要件.  相似文献   

11.
行政处罚裁决时效是指行政机关自立案起在法定期间内有权作出处理决定,期间届满后仍未作出处理决定的行政机关丧失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法律制度。我国行政处罚一般立法和海关特别立法尚缺乏这一制度。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起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立法目的,本文试剖析裁决时效的概念和意义,介绍中外有关立法例,对构建海关行政处罚裁决时效制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无权处分行为在民法学界一直是广受关注的问题,从我国《合同法》对无权处分的规定和《物权法》对善意取得的相关规定分析,我国无权处分和善意取得制度存在冲突。通过对其他国家所有权转移模式进行比较.认为可以通过修改合同法,将无权处分的债权合同认定为有效,在不改变善意取得条件的前提下,承认同一原则,从而解决二者的冲突。  相似文献   

13.
推定与推理是两个表面看起来极其相似的概念,因此容易将两者相混淆.实际上,推定与推理在约束力、运用主体以及逻辑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如果将推理混同与推定将导致裁判者适用推定的恣意,不利于对推定的法律规制.我们有必要将二者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4.
国家公权力既是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建构的原动力,也是影响其行使的主要因素之一。与规范意义所有权不同,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取得采用了政治动员和群众运动的非传统方式;集体与组织的话语转换和权利主体与行使主体的虚实转换,使我国集体土地权利主体的支配意志在立法上受到技术性限制,组织中的领导权力对农民成员表决权的行使会产生制约作用;转移处分权的缺失和用途处分权的行使禁区,使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处分权能不完整,进而会削弱其收益权能。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殊性构成了农村土地权利体系改革的约束条件,如果这一约束条件不变,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将很难与规范意义所有权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普遍存在的权力权利化、权利权力化等腐败现象,笔者认为要了解权力和权利的冲突,制约权力,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权力和权利,构建法制社会达到形成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推定课税是税收征管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虽然学术界对其概念的界定在表述上不尽一致,但从中足可以概括出其一般的法律特征:条件性、自由裁量性、从属性、目的性和法定性.征纳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推定课税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但推定课税制度自由裁量性也决定了这一制度,在满足国家公平治税需要的同时也存在课税权被滥用、引发税负不公和税收腐败等等的风险,为消除其风险,就必须将其纳入法治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的推定课税制度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违背了税收法定主义原则以及依赖合作保护原则,而且还存在着主体不明、方法不严、条件不当、缺乏程序制约以及存在较多的法律冲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完善推定课税制度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必须坚持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只有这样,才可以较好地从法律的高度上界定推定课税中纳税人的权利,才可以较为完善地界定推定课税的适用条件、方法和程度.除此之外,在税收立法与执法中还必须遵循信赖合作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9.
广告主虚假广告侵权一直被视为一般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然而,传统的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广告主侵权有许多不足,已经不能很好地发挥其补偿、教育、预防以及制裁功能。由于虚假广告容易导致社会性权益侵害,因此,社会化的责任原理应成为其归责的理论基础。对广告主虚假广告侵权适用过错推定责任,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符合民法公平之精神,尤其是在虚假广告泛滥的今天,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继承作为财产取得的重要取得方式,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其中法定继承制度尤重。法定继承制度作为我继承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继承法体系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目前,中国民法典正在制订中,我国继承法将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纳入民法典。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个人财产的日益增多,现行《继承法》对于法定继承规定的滞后性和片面性也日渐突出。本人在就法定继承制度阐述的同时,试就法定继承制度进行探讨,分析其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