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上海房价环比连续两月全国领跌! 而北京.房价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呈现 稳中有升的态势。同样是房地产飞速发 展的大城市.眼前的命运却各不相同。 一降一稳的背后.是什么因素在主 导?两个城市的未来将会呈现什么样的 景象?  相似文献   

2.
在房价的组成中,其建造成本是相对稳定的,土地价格对房价的影响较大,但真正决定房价的应该是市场需求和宏观经济环境无论在北京、上海,还是在武汉,对于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房价是太高了。普通工薪阶层即使拿出省吃俭用一辈子的积蓄,也远远不够买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房价却仍在不断上涨,一旦超过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需求量势必大幅减小。那么,高房价因何而来?  相似文献   

3.
网上的游戏     
吴衍 《上海房地》2010,(3):60-60
某网站在春节期间连续几天挂了个贴子,说房管部门委托某单位运用计算机测算上海合理的房价,经各种数据输入后,计算出上海平均房价为4千多元一平方米,并对一些已售楼盘报出5千到7千不等的房价。主管部门要求保密,但这名据称是计算的操作者欣喜若狂,迫不及待地上网公布,声称这是真正的房价,你买贵了吗?且不说主管部门有无委托一说,也不说计算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公布此房价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4.
江宜航  金微 《乡镇论坛》2011,(21):30-30
这是一个常见的奇怪现象:一边是农资价格飞涨.粮价却不怎么涨,农民种地赔钱,干脆不种。另外一边.却是食品价格已经上涨到了消费者吃饭都要精打细算的地步。让地方政府挠头的农田抛荒现象无法忽视:当越来越多的土地荒芜.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还安全吗?  相似文献   

5.
房闹乱局     
萧琴 《楼市》2011,(22):12
中国的商品房施工现场或许是全世界最有趣的工地——一边是开发商忙着修房子,另一边却是老业主忙着砸房子。中国房价元神出窍这么多年,如今想一两天归位,不把一些人逼疯才怪。有的楼盘扛着,它已经死了。有的楼盘降了价,却比没降价的死得更惨。在这个一层秋雨一层凉的季节里,上海"龙湖·郦城"和"绿地·秋霞坊"的业主们就像发现窝里的鸟蛋被偷走  相似文献   

6.
北京房价在两年内至少涨了上千元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上海房价在两年内上涨了大约3倍,甚至5倍。面对房价成倍增长,我们看到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打击投机炒房、稳定房价也看到专家、学者、教授等运用各种理论分析房价走势,一会说房价要涨,一会说房价要跌,甚至还与“人民币汇率”联系起来还看到开发商一边在老板台底下数着钞票,一边义正辞严地承诺要“盖让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  相似文献   

7.
就在人们还在讨论北京市房价涨幅是以国家统计局为准还是以北京市建委为依据的时候,上海和广州最近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去年年末某知名房地产顾问公司表示上海中心地区房价已经下跌了约25%。接着就有机构研究报告指出,上海总体房价比最高点实际仅下降了5%。广州2006年下半年后几个月的房价信息让人难以看懂:9月份一手住宅每平方米刚刚猛跌406元,但10月份又上涨了约600元,如过山车。但购房者却没有这样的感觉:没有看到哪个楼盘的价格上蹿下跳。  相似文献   

8.
持续高企的房价已成为目前最引入关注的大众问题。自今年6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涨幅达7.1%、创23个月以来最高纪录后,7月,此数据比1个月前又高出o.4个百分点,新建商品住房的销售价格也同比上涨8.1%,全国房价再创新高。 高房价引发的焦虑也在日益聚集,成为当前房地产市场上空挥之不去的阴云——房价为什么会如此畸高?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了吗?房地产“泡沫”真的就要破灭了吗?由此引发另一个疑问:是地价推高了房价吗? 近日!带着这一系列问题,《中国地立市场》杂志记者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林教授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上海一直被看作是中国经济的龙头。虽然上海经济总量在中国所占比重已经今不如昔,但这一看法并没有发生变化,十多年来甚至还得到了强化。这样,上海就成了政策的维护重点。无论如何,北京、上海不能乱。在房地产问题上,就形成了对上海房地产进行保护的政策倾向,什么地方的房价都可以跌,上海的房价不能跌。在这种情况下,上海房价的中短期趋势,只会涨,不会跌。这不仅是理解上海房地产走向的要点,也是理解整个上海经济走向的要点。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进入新千年之后全国房价就持续上涨,今年随着国家调控力度的增大,房价有所平稳。正当人们期待着房价的进一步下调时,上海房价却又悄悄地出现了变化,根据策源机构数据显示,2008年3月上海商品住宅平均成交价格较2月大幅上涨近2000元/平方米,涨幅高达18.7%,虽然其中存在优质楼盘上市等因素的影响,但成交价的回升则带来了楼市的回暖信号。住房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如何能控制房价,甚至使得房价降低,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静  沈锋 《上海房地》2004,(11):23-24
上海的房价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遭遇“硬着陆”。但是,1998年以后,上海的房地产市场逐步走上复苏之路,房价也随之逐步回升,尤其是2003年以来,更是突飞猛进,2004年上海的房产均价更是跃居全国第一,可以说,上海的房价正处于历史的巅峰。针对上海房价的高位运行,市场争议较大,众说纷纭,褒贬各有之。作为全国经济的桥头堡,如何正确认识上海的房价已经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房价调控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一大难题。从1998年算起,我国房价调控已经历时14年,但收效始终有限。最近一轮自2009年底开始的楼市调控,直至2011年第4季度才见回落,但最近几个月,楼市价量和市场预期又一次出现了强劲反弹的迹象。房地产调控本应可以抑制房价平抑供求,然而,国家大力管控的房价为何在经济减速下仍强势反弹。这需要理性的经济学分析。下面,我  相似文献   

13.
沈正欣 《上海房地》2004,(10):24-25
假如包括笔本人在内,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许许多多关心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人,始终认为上海房价跌不下去,并还能找出一罗筐支撑这个观点的依据的话,而时下,这个观点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且这个挑战是近几年来力度最大的。兴许,不少关心房价的人,特别是普通的消费,只将眼光盯在诸如影响房价的供求关系、物价上涨、政策导向等层面上,那样的思路原本没有大错,只是有些就事论事的倾向。事实上,应当跳出房市论房价,也就是说,从宏观经济的层面分析房地产行业,再从一个行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角度,展望上海房价的走势。  相似文献   

14.
从2003年中央针对我国房地产行业实施新一轮宏观调控以来,已经历经了4年的时间。在调控房地产的4年中,政府运用了包括财政、金融、土地等多种政策手段来调控房地产市场。运用的调控手段之多.调控力度之大。是我国历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中所罕见的。但是,我国大中城市房价的持续快速上涨宣布了这些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无效。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2006年,北京市创下了连续7个月房价两位数增长的纪录。今年1月份,北京市房价涨幅达到9.9%。面对房价的不断上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下一步将会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15.
易宪容 《英才》2007,(8):30-30
经过几年来的宏观调控、政府房地产宏观政策的“稳定房价”,尽管从政府公布的房地产价格变化来看——2003-21306年全国房价上涨分别为4.8%、9.7%、7.6%、5.6%,2007年1-5月上涨5.7%—-这样的涨幅并不算太高。但中国大城市房价的上涨(无论一手房还是二手房都是如此)却没有停下步伐,反而在近两个月迎来新一轮全面上涨的浪潮。特别是,深圳成了又一轮房价上涨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背景 自1998年中国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为核心的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取得了重大发展。近年来由于城市房价迅猛飚升.已与中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严重脱节,一边是望楼兴叹,一边是不良开发商囤积居奇,导致空置率居高不下,金融风险和民生问题不断累积。  相似文献   

17.
谈起最近很是令人瞩目的上海退房风潮.要追溯到2004年10月底央行的加息.那次加息不但没有遏制上海房价的过快上涨,反而成为上海楼市疯狂炒作的导火线.房价加速上行。从2005年1月到3月的短短两三个月内.上海房价至少上涨了20%左右。这最后的疯狂促使中央及上海地方政府出台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其中要数停止贷款转按揭和两年内出售新购房屋缴交5%营业税最为严厉。这令许多炒房者措手不及.他们在4月便神奇地消失,从此.上海楼市进入了一个观望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虚高”的房价,让我拿什么来拯救你?“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做“房奴”把脊背压弯,任凭为选楼把鞋底磨穿,望着房价这座山,难了心中祈愿。”一位朋友用歌声道出了自己的在广州买房的心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政策出击.“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房价形势.“抑扬不定.蒙昧不清”的市场前景,令各方众说纷纭。唱“涨”唱“跌”不相上下。是谁拉高了广州房价?“黑马”的杀入.地王的频现?政府部门数据信息的不透明?消费者的恐慌?业外资本的涌入?地产大鳄的联手“托市”?……这是一个混沌的年代;这是一个“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年代;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年代。房价的快速上涨,正让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三方之间的博弈从桌下的“较量”迅速走上台面。于是,重塑理性繁荣的房地产市场成为时代的呼唤。调患能否抑制持续上升的房价?“国六条”的出台会否给一路飙升的楼市一记重锤?目前,仍是一个未知数。在本刊即将截稿之日,九部委稳定房价的十五条细则戛然而至,声势宏大,措辞严厉的一记记重锤能否击中要害?各界仍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9.
地价推升房价,还是房价拉抬了地价的问题一直争论无休。尤其是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之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2004年第三季度下降到27.70%,相比第二季度有所放缓,但房价依然在高位上保持高幅度上涨,这一问题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房价与地价的关系究竟如何?二者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呢?  相似文献   

20.
海外采珍     
《企业导报》2005,(11):20-21
美国 房价又创新高 美国联邦房屋企业监督办公室(oFHEo)房价指数显示,到2005年第二季度末,全美房价年增长率为13.4%。新数据表明,这是自1979年以来房价涨幅最大的四个季度。OFHEO认为,目前没有迹象表明房价已经升到了顶点,而是将继续上升。从消费价格指数看,在过去一年,房价的上涨速度比非住房产品和服务快得多:房价上涨了13.4%,而其他产品和服务只涨了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