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生态伦理视角下的商品包装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商品包装业兴起的背后,是过度包装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生态伦理的视角审视我们当前的商品包装,过度包装有其严重的生态伦理缺陷,只有符合生态伦理的绿色、简约包装才是今后商品包装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我国当前的商品包装产业,指出设计师及企业商品包装从业人员迫切需要建立清晰的包装伦理意识,加强设计师的伦理自律与企业经营伦理建设,以唤起大众对包装设计的社会责任感的觉悟。  相似文献   

3.
罗辉 《当代经济》2010,(17):64-65
中国传统文化衍生了很多的视觉元素,被很多商品的包装加以运用,具有传统特色的包装是全球的发展趋势,也是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现在的包装设计应该考虑到社会的时代特点,将产品本身和传统文化包装形式完美结合,注意传统商品的现代感设计和现代商品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注重可持续发展,以加强绿色材料的应用,创造有利于生态的包装设计形式,增强商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商品包装设计是现代商品营销的重要环节,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化的大课题。随着商品包装在商品经济中的地位凸显,包装工业也日益壮大,过度包装也随之而来,这就需要我们增强环保意识,努力实现绿色包装,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5.
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吕庆华 《当代财经》2006,(2):75-77,81
适度的商品包装,能保护和美化商品,丰富人们的经济生活。但过度的商品包装,既侵害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又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中国应充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从国家、行业、消费者等方面入手,共同治理商品过度包装。  相似文献   

6.
从过度包装走向适度包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包装是商品的脸面,是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媒介,也是消费者认识商品的桥梁,好的包装设计具有非凡的魅力,让消费者心动的同时也树立起企业产品的形象,从而达到促进销售、提升企业利润的目的。20多年以前,“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说法曾一度是我国商品贸易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对商品包装开始重视起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有些商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过分相信包装的促销功能,过度提高商品的附加值而不顾消费者利益,造成了包装与内容物在价值上的比例失调,致使我国包装业从“包装不足”的旧疾中渐渐摆脱出来…  相似文献   

7.
欣闻 《经贸实践》2007,(11):58-58
商品过度包装的问题说了好多年了,非但没有改观,反有愈演愈烈之势。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最讲究包装的国家之一,但近年来,环保的概念深入人心,日本在商品包装方面也开始追求简单、绿色的新时尚。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外包装的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商品包装中色彩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于包装的整体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商品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商品包装色彩设计进行研究,以期寻求商品包装色彩设计的方法与规律。  相似文献   

9.
朱华 《当代经济》2008,(11):34-35
包装,是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一个重要媒介。决定了消费者对商品的第一印象。消费者的初步认识和选购心理,大半取决于商品包装的魅力;而商品包装的魅力,多来自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运用。本文对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运用与价值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把“顾客至上”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实践原则 ,它要求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商品包装在企业市场营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重要手段。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要求商品包装必须充分反映市场营销伦理道德思想的要求 ,要构建“尊重人”、“诚实信用”、“勤俭节约”和“绿色发展”等商品包装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运动深度融合的结果,它的出现既体现了经济自身运行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也蕴涵着社会伦理演变中的道德必然性和内在的合道德性价值依据。循环经济的道德特性从根本上说是对自然生态的终极关怀和对人自身的终极关怀,是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循环经济伦理是伦理观念和伦理实践的统一,它既是一个伦理观念更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实践中自我规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礼”文化的影响下,湘南礼品包装呈现出一种“中国式奢侈”的状况。这种不追求商品价值,只在乎外包装的华美的现象引起了包装界的纷议。为了弘扬正确的礼文化,提高个人修养、建设和谐社会,务必要对现有的高端礼品包装进行合理分析,作出“瘦身”计划,在《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的国家标准下,及时扭转这种不正常的礼品包装设计趋势。  相似文献   

13.
试图从生态化产生背景与社会需求、具体表现与基本要求对生态化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认为生态化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共荣的客观要求,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生态文明下伦理观内涵的必然扩展,生态化表现为一个动态过程,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理念,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和系统生态缓冲能力的持续保持,并针对生态化水平评价是生态化研究最主要的社会实践应用,根据生态化水平的内涵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我国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进入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世纪,生态伦理教育是解决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林业院校大学生作为新生社会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其生态道德的水平和观念决定着我们民族的发展和未来。生态危机语境下对大学生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有利于使大学生确立生态危机和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与欣赏之情,引导他们做一个保护生态、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和适度消费的理性生态人。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ssociate elements of Aristotle's view of a "good society" with the development ethics standpoint of a "good society." For Aristotle, the vehicle to "eudaimonia" and to a "good society" is "politics." We argue that development ethics provides an ethical response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good society" based on Aristotle's key concept of "eudaimonia." The Aristotelian vision for a "good life" can be perceived as a precursor and a contributor to development ethics perspective for a "good society."  相似文献   

16.
商业伦理的中西方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红明  朱丽贤 《经济经纬》2005,7(6):143-146
商业伦理是文化的产物,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商业伦理的差异与冲突。但是,中西方商业伦理的某些思想和准则还是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取中方的“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原则作为商业交易前提,将中西两方都认可的“诚实守信、公平交易”原则作为商业交易的基础,把“以和为贵”和“互惠”原则作为商业交易的目的,以此构建“全球商业伦理”。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是以理性化为特征的信用经济或法治经济,需要以自由、平等、信用和契约为基础来建立一种普遍性的交换关系.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尚不健全,离开道德主体人格的塑造和政府信用与企业信用关系的良性互动,要构建和谐社会的信用道德基础,只能是一句空话.要真正发挥道德的调节功能,不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道德体系,还要同提高社会参与者的整体素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伦理道德这种"支持性资源"的作用,促进社会信用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构建河流伦理是应对生态危机、发展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河流伦理改变了只将人类作为道德主体的观点,强调河流的主体地位,把河流共同体作为道德主体和道德关怀的对象,是对传统伦理的突破和挑战。河流伦理强调河流的内在价值和健康生命,在理论和实践中构建一系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从而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用"人水和谐"的价值观来指导人们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19.
:生态伦理的概念在其演化进程中因语境转换出现了多 种阐释方向。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更加偏向于依据生 态学框架对传统伦理学范畴进行拓展的狭义生态伦理,其框架 是由科学描述推出道德规定。在实践应用中,生态伦理的伦理 优越性易被表象化为特定研究方法或量化指标的绝对正确性, 从而产生消极影响。对此,近年来学科内不断涌现拓展生态设 计人文维度、松动人与自然物二元对立模型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ebisch and Singer hypothesis using a panel of twenty-four commodity prices from 1900 to 2010. The modelling approach stems from the need to meet two key concerns: (i) the presence of cross-sectional dependence among commodity prices; and (ii)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structural breaks. To address these concerns, the Hadri and Rao (Oxf Bull Econ Stat 70:245–269, 2008) test is employed.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ll commodity prices exhibit a structural break whose location differs across series, and that support for the Prebisch and Singer hypothesis is mixed. Once the breaks are removed from the underlying series, the persistence of commodity price shocks is shorter than that obtained in other studies using alternative methodolo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