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我国工业经济综合要素生产率IFP增长率的测定1.工业经济TFP增长率测定数据的处理本文在测定我国工业经济TFP增长率过程中,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资料为准,选1978~1995年为时间段,并结合具体情况,对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劳动投人量、工业资金投入量等指标作了相应处理。(1)工业国内生产总值,记为GGDP,该指标以第二产业中“工业”为资料。(2)工业劳动投入量。该资料以工业部门年度劳动者人数表示。(3)工业资金投人量。以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加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表示。由于缺少长期投资…  相似文献   

2.
当谈到经济和金融的关系时,很多人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共同发展的。事实上,金融是把"双刃剑",对经济呈现的可能是促进或抑制两种不同的现象[1]。本文以十四大以来新疆一产GDP、农业贷款、农业财政支出、农户贷款的实际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检验,研究新疆农村金融财政支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农业财政支出、农村贷款和农户贷款与农业经济之间存在长期正向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3.
廖龙 《工业技术经济》2017,36(8):151-160
创业板作为新生的金融工具,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一直没有得到科学的评价。本文通过分析创业板运行现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对创业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宏观层面,选取了创业板市场规模、市场流动和市场波动性3个变量指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创业板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微观层面,通过构建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模型评估出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然后与经济增长进行关联分析。最后,总结分析海外创业板市场的成功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创业板市场制度建设的若干建议,以推动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达到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课题组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1.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告诉我们,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在于增长效率提高的推动作用,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中,一般有40%...  相似文献   

5.
6.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增长代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切均需付代价。经济增长同样需付代价。然而,是以高代价换得短期的飞速增长的“高效经济”还是以低代价赢得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大问题。改革几十年我们为经济高速增长所付出的高昂代价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粗放型、速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其局限性;要实现真正的低代价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就要为其寻找真实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这真实的动力和坚实的基础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科技贡献率,提高管理效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家经济质量,而这一切只能依靠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郑新立后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并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基础。实现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关键是按照《国民经...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金融资产结构的角度(包括银行贷款、保险资产以及股票等)对西部地区1985~2010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保险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显著;股票市场对西部地区经济的贡献率仅为0.0834;银行贷款显著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其中短期贷款的贡献最大;从贷款投向来看,工业贷款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农业贷款,最后是第三产业贷款。结合本文实证结论,提出了优化和改善西部地区银行体系的信贷结构、继续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的有效资金投入、通过加大对第三产业授信规模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提高第三产业就业吸纳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税制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路径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4~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我国现行的税制下,直接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有限,而间接税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我国的税制改革及结构调整,应以转变政府职能理论及税收中性理论为指导,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合理安排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重,使整个税收对市场的影响逐步转为中性,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抑制通货膨胀彭京华(一)改革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发生过四次通货膨胀。第一次是在1980年前后,物价总水平上涨6%;第二次发生在1985年,零售物价指数涨幅达8.8%;第三次是1988年,零售物价指数达到了18.5%;第四次...  相似文献   

11.
协调保增长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产业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迅速下降,保增长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样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所以,政府在保增长的同时,还必须协调好经济增长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这不是一个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任务。为了保增长,国家开始选择部分产业,制定产业振兴规划。目前所选定的产业,对推动经济增长是有利的,但现阶段这些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的产业,并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为了协调保增长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当前就需要适度调整我国的产业升级战略,高度重视产业内升级,特别是工艺升级。  相似文献   

12.
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对优化产业结构和平抑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信息产业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使得中国技术进步的变化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产业依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山东省电力产业的总体规模及电厂的规模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山东电力应以适应山东省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目标来确定最优经济规模。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电力工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经济模式是由“资源—产品—废物”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生产过程●循环经济模式是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构成的生产过程●循环经济模式的运作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分析德州市纺织业的经济发展现状,探讨加快纺织业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与对策,通过解读低碳纺织理念,利用德州市自然条件优势、区域经济特色,结合纺织企业目前存在的运营机制缺陷等问题,提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改革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为经济学家普遍认同,但是由于腐败的存在,这一问题变得比较模糊。文章将腐败与经济增长、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腐败与公共投资等三个大的问题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下,研究公共投资、腐败和经济增长及其相互依赖的关系。构建了由关于经济增长、公共投资、腐败和私人投资四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并利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分析了观测的面板数据。文章的结论指出,腐败增加了公共投资的水平,但是只有低腐败水平的国家才能享受到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有效回报,而对于高腐败水平的国家,公共投资的效率因为腐败的存在而降低,以致于公共投资无法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中增长最快的部门。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不但改变了以往服务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带动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而且时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文章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对GDP的影响,发现江苏生产性服务业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其对GDP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有很大助推作用。因此,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江苏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本文从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入手,把我国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比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经济规模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区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而在经济发展处于中游的中部地区,主要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明显 。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印刷机械行业的经济增长有目共睹,究其原因:一是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印刷机械行业和其它行业一样迅猛发展,经济成倍增长,尤其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长了对印刷品的需求,从而带动了印刷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二是世界经济进入信息  相似文献   

20.
Recent history is full of water transport disruption events that have had significant economic effects on the waterside industries. Such disruptions may be either natural or man-made disasters or planned outages on the river's lock and dam structures. To assess coal-based economic impacts for the Ohio River Basin, we developed a network flow model to represent waterside coal-fired power plants situated along the Ohio River, their respective coal supplying mines, and the various transportation modes that connect them. We show that significant transportation-centric insights can be derived by using only commonly available spreadsheet-based analysis tools, open-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web-based geographic to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