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早在几年前,信息化这个名词就被炒的火热,但说起来轻松的事情一旦开始实施就变的困难起来,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困惑:信息化究竟能带来怎样的利益,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信息化?更有一些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反问:“信息化真的那么有效吗?为什么我看不见?”利润是企业的第一生命力,要获得利润自然避免不了残酷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企业之间的各种  相似文献   

2.
早在几年前,信息化这个名词就被炒的火热,但说起来轻松的事情一旦开始实施就变的困难起来,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困惑:信息化究竟能带来怎样的利益,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信息化?更有一些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反问:“信息化真的那么有效吗?为什么我看不见?”利润是企业的第一生命力,要获得利润自然避免不了残酷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企业之间的各种竞争也都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3.
早在几年前,信息化这个名词就被炒的火热,但说起来轻松的事情一旦开始实施就变的困难起来,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困惑:信息化究竟能带来怎样的利益,什么才算是真正的信息化?更有一些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反问:“信息化真的那么有效吗?为什么我看不见?”利润是企业的第一生命力,要获得利润自然避免不了残酷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企业之间的各种竞争也都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信息化、管理、竞争力这三个关键词愈加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三剑客。  相似文献   

4.
面对加入WTO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中国企业如何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2002年10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论坛上,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与HP、CA、神州数码等国内外优秀信息化服务商和中石化、联想、海尔等国内信息化先进企业联合向全国企业发出倡议:“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我们一起行动!”与金蝶共同发起倡议的这15家优秀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成就显著,他们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是带  相似文献   

5.
记:长宽是什么时候开始涉足教育信息化业务的?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怎样? 文:公司成立之初,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教育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五”规划,推进教育信息化和“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就立足于教育行业,积极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使成都成为西部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高地,投资建成了覆盖整个成都市的光纤宽带网络,使有条件的城区中小学接入了教育宽带  相似文献   

6.
因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使得国内的企业竞争环境变得复杂起来,同时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效益发生变化,而一部分企业的效益下滑甚至出现亏损,这类企业如何根据实际情况以积极的态度和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信息化建设呢?也许出现众口一词的疑问和反驳:没有资金怎么搞信息化?实际上很  相似文献   

7.
戏说CRM     
企业信息化是中国信息产业恒久不变的话题,10余年来,无数高科技企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在信息化的服务商队伍中勇敢前进,一个倒下去,千百个站起来。那么,作为正在实行信息化的最终用户怎样看待这一痛苦而又有意义的过程呢?让我们看一看一位信息化推进小组成员的切身体会吧!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化的吸引力 蓬勃发展的教育信息化无疑为教育软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校园网的大量构建正显现出对教育软件的巨大需求.从2001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校校通"工程,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开发系列的优秀教学示范课和丰富的课程资源,建设共享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库.2002年各省市"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也越发迫在眉睫.利润丰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教育软件服务市场已经引起了无数IT企业的密切关注,随着联想、同方、瀚林汇、浙大网络等著名企业的陆续参与,教育信息化市场的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  相似文献   

9.
ERP赌博     
在CCID的调研报告中,未来5年国内管理软件市场被描绘为一片春色,市场将突破百亿/年,年均增长率超过20%.从表面上看起来,企业信息化目前非常之热.但笔者在日常与传统企业交流过程中,感觉到用户对E R P、CRM还是颇有异议.普遍对自己企业上马信息化项目信心严重不足.很多场合笔者一再听到这样的问题--企业信息化成功的有多少?成功的有几个?  相似文献   

10.
记得去年就企业信息化的问题采访一位传统企业的老总,聊得兴起,他突然问了一句:系统集成是怎么一回事?这让笔者感到吃惊,这位老总所率领的企业信息化水平之高在圈内已经为很多人所称道,他也因经常发表一些有关信息化的言论而频频出现在报端,这很难让人理解:就是这样一位老总,怎么会连系统集成这样的简单概念都不理解呢?  相似文献   

11.
鲍烨童 《中关村》2014,(6):84-87
“社会企业创造就业机会、采取市场化运作、把部分利润使用到社会福利中去.发挥经济再分配功能,将市场经济与社会公益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弥补企业与政府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向中小学教育的扩展,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全面上马,西南教育信息化市场日渐成长起来。成为众多商家追逐的新热点。同时,资金不足、应用基础薄弱、市场运作不规范等因素对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实施的制约也日益明显。资金不足期待投入推进“校校通”的瓶颈问题,首先就是资金。四川省教科所信息技术教研室李维明主任谈到:“教育部  相似文献   

13.
区域的力量     
卫汉青 《中关村》2005,(11):9-9
一个国家是由无数个区域组成的。假如每个区域都能充分科学地统筹资源,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会形成一股股力量。这种力量有多大?足以把中华民族的地位提升起来!本期“封面故事”为《李志强:爱思考的企业成长快》。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号称为“三面红旗”,即中科院、北大、清华三  相似文献   

14.
张葵  CFP 《中关村》2006,(8):38-40
6月16日,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对外表示,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具体方案有望在年内出台。这意味着:今后,我国最主要的169家国企将难以“独享”9000多亿元的利润,12年来央企只缴税收不缴红利的历史将永远成为过去。然而,就目前来看,推行国有资本预算的条件是否已经完全成熟?央企该如何上缴利润?国有资本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关系又是如何界定的?编制国资经营预算,从一开始就已注定要成为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国企红利要上缴了!从历史上看,中国国有企业最初实行的是统收统支制,企业在收益的分配和处置方面是没有任何自主…  相似文献   

15.
冯京红 《中关村》2005,(5):82-82
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在4月1日开始实施。作为法律规制的对象,它回答了网络世界中一个最简单,然而以往又无法确认的问题:“你是谁”?从而,将有效解决长期制约网络经济发展的“瓶颈”——诚信和安全问题。可以想象,伴随电子签  相似文献   

16.
朱总理在"十五"纲要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但对于拥有8亿农民的中国来说,人们不禁要问:信息化到底能为中国工业化进程做些什么呢?信息化如何能带动工业化?  相似文献   

17.
一年一度的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已经圆满落幕. 笔者先后参加过12届研讨会,每次参会都会有不少收获,也总有一些感触和思索.我们为什么要举办这样的研讨会?代表们参加研讨会到底是去干什么的?如何将会议精神和会上学习到的东西与信息化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自己将做些什么?会议主办方如何评价和总结会议?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又存在什么问题?下一届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任何信息化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机器适应人,而不是人适应机器。在企业信息化中,属 ERP 实施的成功率最低,大约只有30%左右。但与此同时,许多管理软件厂商宣称自己的产品没有问题。可为什么效果不理想?是用户的水平太差?肯定不是。实际上,真正的问题不是用户的水平高不高,而是用户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应该由软件厂商去解决的培训与教育上。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已落下帷幕,会议的热度仍在持续升温中.其中,信息化作为热词之一,在部长报告和小组讨论中被多次提及,向业界传递着信息化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的讯息.这给交通信息化产业带来了绝好的发展机遇,预示着交通企业将会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各个企业也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信息化领域大展身手.这是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想要在群雄逐鹿的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以及独特的闪光点.年初,记者走访了北京欧迈特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欧迈特"),就信息化技术方面采访了总工程师马建平,感知了欧迈特在信息化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20.
黎建强 《中关村》2004,(10):32-32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说过,实际上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来源就是我们的观念观念怎样变成经济效果呢?就是要加上资源的投入,这个模式最重要的元素在哪里呢?最重要的元素就是创新,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我们做的人家做不到我们经常被学生问到,创新的英文跟创意有什么区别?我给学生用最简单的解释:创意是人家没有想到的,创新是创意加上可以创造利润的一个契机,如果说创意的想法,不能为企业或者为机关获利,那不是创新,只是一个创意。所以创新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源、财务资源加起来,再有一个创新的想法,然后才可以产生生产力,产生财富,产生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