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应对人类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安全、清洁、经济的核能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主要选择。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向全世界庄严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动我国核能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我国核能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促进我国核能事业的发展,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于2007年4月18日正式成立了。这是我国能源产业界,特别是核能产业界的一件大喜事。  相似文献   

3.
核能是目前唯一可替代化石燃料大规模生产的一次能源。核电厂是人类利用核能的主要形式。其整个寿期经历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五个阶段。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所有国家都对核电厂全寿期的各个阶段实行许可制度。  相似文献   

4.
坚定核能发展信心推动核工业安全高效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岛核事故发生一年来,核能安全、行业前景、能源政策等领域,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福岛核事故对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影响重大而深远,确保安全成为在后福岛时代发展核能的首要关切.深刻认识核安全的极端重要性,认真汲取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是核工业界必须做出的响应.目前,对福岛核事故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和更加理性,对核电是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的基本认识没有改变.核能仍然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发展核能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必然.  相似文献   

5.
福岛核事故导致公众对核能的态度发生变化。在法国,福岛核事故发生后,赞成核能的人数比例从66%降到了58%(2011年4月19日相关数据记录)。但大多数法国人仍然认识到核能的优势:85%的人认为核能有利于能源独立,73%的人认为核能有利于经济增长。福岛核事故正像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促使许多国家对其能源政策进行了重新审视,尤其是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大力发展核能是促进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在中长期核电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核能行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核能行业协会的成立是行业规范发展、科学发展的需要。协会肩负着为我国核能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中国核工业》2015,(3):60-63
自1954年人类开始利用核能发电以来,经过60年的发展,核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三大支柱之一,积累了超过14000堆-年的运行经验。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前,核能发电占全球电力供应的15%左右;福岛核事故后,日本大量机组停运,2012年以来全球核能年发电量占比降至11~12%。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环境保护压力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了对于发展核能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8.
本期杂志“月度聚焦”栏目关注第13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刊登了杜祥琬等中国工程院院士及专家文章,其中杜祥琬在文章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核能是一个科学技术要素很多的产业,其安全和规模化的发展必将带动多方面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的进步,对国家来说,发展核能是一个争占科技优势制高点的大战略,也是经济和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核能发展是一个百年大计的产业。  相似文献   

9.
一、核能发展的最新动向 (一)核能复苏的动向 2001年5月,美国政府颁布了新的能源政策,要复苏核能。新的能源政策指出“应该发展清洁的、资源无限的核能”,“把扩大核能作为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促进核能复苏和发展的一些具体政策。2002年9月17日,美国能源部长Spencer Abraham指出,核电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且公众越来越关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这使核电越来越重要。尽管发生了9.11袭击事件,但仍应将核电作为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能源结构优化和天然气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随世界各国强化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新的大规模的能源革命必然到来.从总的能源发展趋势看,天然气有望逐步取代石油,成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能源.中国必须从国情和能源实际出发,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建立合理的消费模式,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为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型能源工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持.从长远看,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以天然气为主,依靠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使这三种清洁能源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接近或达到40%,其中天然气的比重达到14%左右,中国的能源结构就可以基本得到优化.再经过20年的努力,预计到2050年前后,主要依靠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最终建立在低碳、清洁、高效、安全的新型能源体系之上.  相似文献   

11.
媒体之声     
《中国核工业》2009,(9):8-8
我国核电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 2009年9月22 日近日,由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电力与核能专业委员会最新推出的一份《中国核电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称:“我国核电已形成规模化批量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瑞典专家说核能是未来主要能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凯·西格巴恩近日说.核能是人类未来的主要能源之一.钍将取代目前的铀成为核裂变发电的原料。这位科学家是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埃里切市举行的全球紧迫问题国际讨论会上讲这番话的。他说,现在人们主张用替代能源,但投巨资开发的能源仍不够用。核能潜力很大,用钍代替铀可以满足未来人类的能源需要。钍具有放射性,用中子轰击可获得核燃料铀—233,是潜在的核燃料。用钍做核燃料比较安全,因为核反应堆一关闭,核反应马上停止。瑞典专家说核能是未来主要能源  相似文献   

13.
未来20年中国能源发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现代化正面对能源的严峻挑战:能源供需矛盾尖锐;转换方式落后,能耗高,效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制定中国未来20年能源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综合考虑能源与经济、国家安全、社会生态环境和国民健康等诸多因素。我国未来20年应力争建设若干个新的油气能源基地;建立几个稳定的国外原油供应基地;制定促进能源发展的配套政策并建立监督、指导、咨询信息系统;合理调整各类能源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攻克新能源和洁煤关键技术.改革煤能转换方式;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水利发电;积极发展核电和新能源;提高水能、新能源、核能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目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全球将继续发展核能的和平利用,虽然福岛核事故延缓了核电的发展.刺激了燃煤和天然气的发电,但未来核电在一次能源的比重将呈上升的趋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占人类需求的比重最多也只有20%-30%。同时他明确表示国家不可以放弃核电,目前各国核电发展依然热度未减,预计年内新的核电站又将恢复建设。  相似文献   

15.
联核治霾     
第三届核安全峰会2014年3月24~25日在荷兰海牙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介绍中国核安全措施和成就,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的“核安全观”,提出核能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由此,中国核电发展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我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常规化石能源供应能力不足、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结合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教训,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我国发展核  相似文献   

16.
《中国核工业》2008,(7):F0003-F0003
6月17-18日,“2008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年会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召开。会上,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作了题为《增强能力,提高水平,为我国核能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的工作报告。中核集团公司、中核建设集团公司、中广核集团公司、中电投集团公司、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并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17.
2014年6月9-11日,以“核能——能源稳定的先决性条件”为主题的俄罗斯国际核工展在莫斯科举办。尽管俄罗斯周边时局不稳。但展会仍聚集了来自全球42个国家的3500多名业内人士参加,俄式核能的全球影晌力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
核能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和平利用核能最重要的途径。尽管部分国家对此存有争议,但无论从经济还是从环保角度而言。核能发电都具有明显优势。自1951年人类利用原子能发电以来,核电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经过最初+几年的试验性发展阶段之后,核电技术趋于成熟,发电成本大幅下降,有些国家的核电成本已经低于常规火电。随着世界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使人们更加认识到核电在保障能源供应和平抑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方面的重要作用,核电由此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满娟 《中国石化》2010,(7):52-54
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能与可再生能源等相继大规模地进入了人类活动领域。能源结构的演变推动并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全球气候。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核能是20世纪40年代问世的新能源,可以大大造福于人类,并且是从现有的化石能源向未来的新能源过渡的不可或缺的替代能源.然而,由于核能在我国的第一次应用是制造破坏力惊人的核武器,而其开发和应用又与放射性密不可分,这就造成了人们对核能的神秘感和恐惧心理,甚至"谈核色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