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企业管理者在面对高居不下的离职率时,通常都会懊恼不已。好不容易花大力气培养出来的得力干将为何离开?找到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很多领导者会将员工离职的原因归结到他们与企业文化不合、前途无“亮”或是被其他公司以更好的条件挖了墙角等等“无法挽回”的因素上。于是,加薪、升职、承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等等就成了他们解决跳槽问题的惯用手法。  相似文献   

2.
辞职面试     
有这样一家公司,不管员工是自动离职还是被老板炒掉,公司都会对离职的员工进行一次"面试"。董事长会亲自和员工谈心,沟通了解双方的分岐,让员工心平气和地离开。这家公司就是新建立的鸿运外贸出口公司。这家公司原本是一家内部企业,后来被工会主席承包,转型后成为一家外贸出口公司,主要出口一些当地的土  相似文献   

3.
别让离职员工成为“被遗忘的财富”这是个充满诱惑和变幻的社会,不可否认,即使企业尝试过所有的办法去留住人才,但是还是会有一些精英分子离开公司,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员工来说,“终生员工”的概念都是不太实际的。在许多管理者的眼中,这些旧员工在离开公司的同时,也脱离了与原公  相似文献   

4.
易楠  惠艳 《商》2014,(31):38
员工离职是现今各类企业面对的大问题,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IT行业企业竞争不断加剧,员工离职问题也凸显出来。对于企业而言,这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确保IT行业能够长期稳步发展,企业应想方设法调整员工的离职率。本文是从IT行业企业员工离职的概念入手分析了IT行业企业员工离职的特点及要素,并通过访谈法总结出影响IT行业企业员工离职的基本因素。最后,根据其公司员工离开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段芳娥 《商业科技》2014,(10):102-103
目前,新生代员工的自动离职是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员工的自动离职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和风险以及新生代员工自动离职的原因,最后为企业进行新生代员工自动离职的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前,职场中员工离职现象是所有组织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围绕员工离职已有研究进行了不同层面视角的探讨,但基于心理资本视角的离职研究却凤毛麟角。针对职场离职现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心理资本作为切入点探讨员工离职现象。首先对离职和心理资本的相关概念进行介绍,然后基于心理资本的视角探讨离职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降低员工离职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广告大观》2011,(9):149-149
前两天,一个刚刚离职几天的员工给我发了封邮件,信的内容很客气,并且很懂事,对她离开公司表示不舍,对她在公司期间经常让我“生气”表示歉意,同时也把她手下团队成员的后续托付给公司。  相似文献   

8.
《商》2015,(30)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资源的流动性不断提高。作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的流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也更加得到人们的认可。人才流动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同时也是必要的。但绝大多数企业都将员工离职看作人力资源管理的终点,认为离开企业的员工与企业没有关系了。其实,离职员工同样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只要企业妥善处理与离职员工的关系并合理利用,离职后的员工仍然能给企业创造出可观的价值,成为企业的另一种财富。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发展要素,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稳定的员工队伍能给企业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便于企业形成自己的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众多企业也在逐步追求与员工共同发展。但是,现实中员工离职仍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有知道员工为何离职,才能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本文以A公司为例,对A公司近两年内离职的员工进行全面访谈,以实际数据为例,分析员工离职原因。  相似文献   

10.
员工的高流失率一直是困扰饭店企业管理者的难题。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饭店业的生产过程即员工提供服务的过程,人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员的频繁流动不仅造成饭店的服务质量下降,而且经常会使管理者手足无措。所以传统的观点往往认为主动离职者是对本企业的背叛,企业管理人员不应再与其有任何联系。更有一些企业因某种原因,与离职员工的关系闹到剑拔弩张、水火不容的地步。其实,企业做得再好也会有员工离开,到别的企业或别的行业,员工离职并不意味着是对原企业的背叛,也不代表企业又多了一个仇人。如果员工带着不满离开,  相似文献   

11.
"渠道"若"渠"     
<正>销售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管理工作。消费者需求是企业营销源头活水,销售渠道如灌溉系统。从中国农民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田间管理经验中,我们的销售工作似乎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事实上,在我们的销售工作中,制造商这一大水库,一直控制着整个灌溉系统流量。经销商是分散在各地的小水库,它从制造商那里获得水,并通过水渠向田间送水;零售商就是田间地头的蓄水池,农民从池里取水浇田。从大水库列小水库再到  相似文献   

12.
曹玫 《电子商务》2005,(1):37-39
<正>一旦诚信问题被化解,网上商城与传统卖场的尖峰对话时刻也将不远矣在国美、大中、苏宁三大巨头奋力鏖战,分角必争之时,数码网上商场的主力“搜易得”,消除羁绊,大举发力,提前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它的参与,使零售业的市场格局变得更加微妙,也让三大巨头深感危机。  相似文献   

13.
14.
15.
茅于轼 《大经贸》2001,(7):12-14
茅于轼要为中小企业正名。在国外,政府"帮小"不"帮大",在我国,政府是"帮大"不"帮小",中小企业甚至往往成为打击和刁难的对象。这几年,政府花大力气关闭五小企业,理由是技术落后、破坏环境、恶性竞争。茅于轼认为,三条理由似是而非,都站不住脚。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就必须善待中小企业。  相似文献   

16.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上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者合一研究的文章很多,有的观点则将两者归为“异名同质”问题。本文从物流与供应链的概念、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出发,针对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的认识提出质疑,认为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并不能证明二者工作性质的一致性;既要看到二者部分管理内容的重合性,也要看到管理范围的局限性:“企业物流一体化”向“供应链一体化”的转变,是对物流服务对象的认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既有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的一面,也有其各自的运行规律,分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对设置与专业发展相关的课程、培养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企业清晰管理组织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韦峰 《大经贸》2001,(8):90-91
2000年底,由美国中国商会、美国太平洋开发集团、美国零售连锁企业协会和美国采购商联盟等联合组织的美国采购团,开始了在华的第一轮采购.按照规划,从当年12月份开始,美国将派遣采购团每月来华采购一次,预计年采购额将高达4亿美元.大采购的第一站选在了美方认为国际贸易发展最先进的北京地区,计划中的采购金额为4000万美元.而最后结果却出人意料,首轮采购以无果告终.分析造成这一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京企业的电子贸易化程度太低,无法与美方习惯采用的电子化、网络化国际贸易操作方式配合协作,因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商务沟通和运作.……  相似文献   

18.
现今的营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企业发现顾客的芳心已越来越难打动,顾客的购买已越来越精明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准确分析全球技术贸易的格局及中国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力图从理论上探讨“新技术民族主义”的合理性,进而深刻地认识基于WTO规则下的技术贸易和技术发展的实质和特征,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及其措施,以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及其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