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我国本土饮料业是一个起步晚、发展快,跨国公司与我国民族企业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跨国公司与民族企业的竞争贯穿我国饮料业发展的始终。本文以中国饮料业的发展为着眼点,从数据资料和经济学理论两方面分析了跨国公司与民族企业行为;研究了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方法、策略及其影响和中国民族企业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2.
企业并购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正常的企业行为,在西方发达国家100多年的发展史上经久不衰,部分国外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并购市场日益活跃,我国企业界将面临激烈的并购竞争,对企业并购中的现存的价值评估问题及其对策探讨,对提升我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引导我国企业并购行为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六大原因之一价值评估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几乎所有公司都直接或间接地面临全球竞争的挑战。一些公司通过固守自己熟悉的国内市场来迎接这种挑战,而另一些公司则积极主动地打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本文通过国际市场角度浅析跨国公司,分别研究了跨国公司为什么要进入国际市场,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后的竞争优势,以及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后面临的风险。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当前跨国公司与国际市场的关系,有利于跨国公司开拓国际市场时面临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经营战略选择时,面临两种压力:全球一体化和本土化。跨国公司在某一东道国市场的本土化经营战略推行,是以实施更贴近东道国市场的本土化战略的方式进行的。本文在对通用汽车公司在马来西亚实行本土化战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用公司可以从市场营销本土化、管理本土化融资方式本土化几个方面实行本土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资本流动方式是债券、外国直接投资和证券组合投资,并且大部分外债是由私营部门举借的。由于我国对资本项目尚实行较为严格的管理,进入我国的国际资本,一般采取了直接投资的形式,而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外部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较大规模地进入我国投融资市场,为我国金融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国内银行不仅为跨国公司提供本外币一体化的存、贷、结、泄等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和网上银行业务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跨国公司对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要求高,涉及金融服务的内容多,与国内企业对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要求和内容有着较大的差别,其业务可能发生的风险也有较大的不同。因此,银行在开拓跨国公司时,必须从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和内部管理体制等等方面来分析识别其业务风险,达到控制和回避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经营战略选择时,面临两种压力:全球一体化和本土化.跨国公司在某一东道国市场的本土化经营战略推行,是以实施更贴近东道国市场的本土化战略的方式进行的.本文在对通用汽车公司在马来西亚实行本土化战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用公司可以从市场营销本土化、管理本土化、融资方式本土化几个方面实生本土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经济转向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市场的主角。在中国面临加入 WTO的今天,全球的跨国公司正在制定或修订对中国这个巨大潜在市场的发展战略,而作为与跨国公司一对孪生兄弟的外资银行,也相应制定随跨国公司发展的“跟随”战略。因为往往跨国公司的背后都有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的支持,中资银行如何根据跨国公司的特点调整经营思路,就成为中资银行在加入 WTO后站稳脚跟的关键。这也是中资银行应对加入 WTO的重要策略。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营销特点   (一 )抢占市场是跨国公司进军中国的首要动机。进入九十…  相似文献   

9.
高级人才从“洋面孔”到“土面孔” 跨国公司入华已有20年,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的十多年之内,中国高级管理人才匮乏,加之跨国公司缺少对中国本地人才的认同感,使得本地人才难以进入外企的高级管理层,“高级技术人才出口,高级管理人才进口”成为中国人才流向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时卫干 《中国外汇》2006,(11):20-21
中外逐鹿跨国公司业务 跨国公司与外资银行有天然联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自然衍生出对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一直以来,跨国公司在经营上呈现出较强的国际化特征,其中国业务一方面只是全球业务的一部分而已,另一方面则往往与跨国公司的其它分支机构有较多的业务及资金往来,因此,跨国公司很自然会倾向于选择全球性的国际大银行来提供金融服务。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看,总部设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往往在本国选择一家大银行进行合作,负责提供公司的全球性金融服务,最主要的表现为提供全球性的现金管理服务、提供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服务。同时,跨国企业往往还会选择1—2家本地银行提供本地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1.
李时敏 《国际金融》2011,(11):77-80
跨国并购作为一种国际直接投资,在二十一世纪初已经超过"绿地"投资而成为占绝对地位的主要投资方式。对于跨国并购的经济解释,过去更多地是运用传统的企业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来进行分析的。自科斯于1937年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起,经威廉姆森、克莱因,张五常等人的不断发展完善,交易成本理论逐渐形成。随后,交易成本理论被运用于对跨国公司的研究,并为跨国公司跨国并购行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试运用交易成本的观点与方法对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趋势变化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近十年以来,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引起了中国市场总量规模的扩大,这个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对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在整个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的市场已经是相对成熟并处在饱和的状态,要增加这一市场的份额比较困难;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相对较小,而中国这么一个庞大而且增长迅速的市场在其中尤为引人瞩目。能否迅速进入中国市场、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对增强跨国公司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时,采取的策略是和跨国公司合作。而今投资策略是更加本土化。  相似文献   

14.
陈芳 《中国外资》2013,(18):1-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随着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的影响的日趋加强,跨国公司已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重要的力量并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乃至多方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将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体的上升趋势得到增强。本文将分析跨国公司在全球和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并探讨如何正确看待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时代下,品牌战略已成为跨国公司控制全球市场的有效举措,如何正确认识品牌价值的内涵、如何构建具备较强操作性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如何选择合适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等,是品牌资产评估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在界定品牌价值内涵的基础上,运用行为理论分析了企业品牌价值的形成过程,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建立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体系,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某企业品牌的价值进行评估,以期对企业的品牌管理提供较为系统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对中国社会经济具有多方面意义,在经历一段时间快速发展之后,进入困境和瓶颈期,本首先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尝试建立融资市场的供求分析模型,然后以银行内部政策调整和加强担保措施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希望提供理论上的解释,并导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加入WTO指日可待,跨国公司早已制定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包括企业组织战略。市场战略、理财战略,他们不仅要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更要面对中国的国家政策,其中,税收政策是他们研究的重点,而避税是他们必然要采取的战略手段,为了限制、减少、直至消除避税对本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世界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反避税措施,我国亦应采取相应对策,本基于我国的现状,着眼于未来的趋势和各国反避税的经验,就加入WTO对我国反避税影响、我国目前的不足和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管理》2001,(6):16-18
“双赢”是国内官方和主流经济学界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的一个基本判断,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渐渐为公众耳熟的一个概念。跨国公司资本进入中国就是为了获得利润,而中国的本土资源在与跨国资本的合作中也获得了收益。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跨国公司近年来的经营民有了很大变化,而我国相关的法令则变化很小,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与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外资并购法律法规的完善,外资并购浪潮风生水起,渐成气候。外资跨国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在中国展开争夺,中国企业处于弱势。本文分析了国际竞争加剧背景下,跨国企业争夺中国新兴市场的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20.
略论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银行业引入了竞争机制,收购、兼并和破产等经济现象已逐渐进入人们的经济生活,对金融机构适时实施市场退出已成为中央银行提高金融业效率和防范经营道德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内容。本从我国常见的几种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方式分析我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