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为个案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最基本的理论分析模式,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注重把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结合起来帮助求助者,本文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重视单亲家庭儿童自身的潜能和价值,再治疗过程中使案主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做出更为合适的选择。文章以案例作为切入点,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角度对案主进行心理社会研究及问题诊断,工作者在心理社会研究中总结案主的性格、学习以及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服务介入的目标,为以后个案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1)
村规民约是现代农村治理的典范载体。当下村规民约由于过于侧重其"法治"属性,往往成为基层治理的"工具"。基于村规民约的重要性,文章认为村规民约可以就村民关心的现实问题进行约定,在"法治"基础上,增强其发展动力。通过对当下农村治理中村规民约的功能、机制、问题进行深入探析,并结合村民实际生活之需要,以农村社会工作的有效专业介入,促进村规民约的完善,实现农村善治。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社工管理的智能化、社工服务供给需求的无缝对接及对社会工作者的评估与筛选,开辟了新的社会活动领域——网络社会,并生成了新的社会工作模式,但因此也产生了需要社会工作介入的网络问题.文章从互联网角度入手,探索在当今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和社会工作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如何推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社会组织发展迅猛,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其中,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为发展大势.儋州市那大镇东兴社区对"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回归社区自治属性、培育壮大社会组织和提升社工专业化水平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要深化"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模式,还需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提升"三社联动"的协调性和制度化建设,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准确定位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发展壮大社工队伍等.  相似文献   

5.
《江南论坛》2013,(2):I0002-I0003
无锡市崇安区自2008年初探索推进社会工作体系建设以来,引入社会工作理念,以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引领,构建十大社工服务领域,推行“参与式”管理服务,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推进“三社联动”机制建设,初步建立了以“社工+义工”、“机构+机关”、“社区+企业”共同参与模式,走出了一条依托社会力量开展管理服务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论政府介入劳动关系的内在逻辑与界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劳动关系中"市场失灵"及政府的干预优势成为政府介入劳动关系的主要理由。但是"政府失灵"的普遍存在也表明政府介入并非解决劳资冲突问题的灵丹妙药。劳动关系诸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求按照辅助性原则、契约优先原则和合法性原则,合理确定政府介入劳动关系的边界。同时,以劳资双方自治为基础,政府的介入方式应从"划桨"走向"掌舵",发挥有限且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渐渐被引进中国,作为探索补充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积极路径,它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更加创新。本文简要介绍了社会企业的相关概念,比较了社会企业与当下两种组织形式的不同,并从社会企业在社工服务提供方面的现实意义分析,最终得出社会企业是一种潜力巨大、值得探索的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民合作问题,是关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研究课题。此研究关注的是农民内生性合作中以社区公共事务为轴心形成的自组织治理,并运用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山西省C村农民合作修路为例,从共同利益、农村权威和社会资本三方面构建出农民内生性合作机制。三维互动机制中,社会资本是农民内生性合作机制能否运行的关键因素。将以山西省C村农民合作修路为例构建的农民内生性合作机制放置在现实中审视时,必须正视广大农村地区正处于传统社会资本向现代社会资本变迁期,农民内生性合作机制的理论构建在实践中面临一些普遍性问题。对此,进一步从三方面提出达成农村社会资本重构、促成农民内生性合作机制实现的可行性路径:政府恰当介入,发挥社会资本重构之主导作用;促进农村自组织发展,打造社会资本重构之关联载体;培植农村权威,重塑农村社会资本重构之凝聚主体。  相似文献   

9.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政府需要通过不同方式对与中心城市发展相关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进行介入,以避免市场失灵。在中心城市的集聚、增生和扩散这三个不同的阶段,介入方式有所不同。文章分别用三个博弈模型,对中心城市政府在三个阶段的介入背景进行了分析,就不同阶段中政府介入的形式和侧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有三:法人地位确定问题、利益机制问题、政府扶持与行政介入问题,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6,(12)
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因此研究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问题显得十分必要且有现实意义。文章从界定农村电子商务的涵义等概念出发,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政府、企业、农民自身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信访制度作为我国社会政治领域的一种制度设计和经常性手段,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的社会矛盾缓解机制,被人称作中国式的ADR模式。在我国进入社会重大转型期以来,大规模的"越级上访"、"进京上访"和"集体上访"不时触动国家敏感的维稳神经。而在应对这一重大问题时,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基层信访,却没有被引起应有的重视,其重大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基层信访中,行政调解不失为一种有效处理信访案件的重要手段。行政调解具有其独特的功能与优势,利于基层信访工作效能的发挥,从而对大规模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等问题的预防与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加速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促使城中村迅速发展。处于城市边缘的这些外来农民工往往既以农民的眼光看待城市,同时又以“市民”的眼光看待农村,让他们身处城乡这两种相互摩擦和相互冲突的文化环境之中,成为典型的“边缘人”。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农民工在自我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方面的问题及成因,以及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有关制度设计、政府公共服务、文化融合、社会公平、自我意识、社工服务等对策,以便更好地解决城中村农民工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4.
信访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但随着社会发展带来利益冲突的加剧,信访制度的实施陷入了困境:信访激烈程度上升,非制度化的信访增多,信访机构之间相互推诿,地方政府"截访"和打击报复等问题凸显。就此,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一凡 《经济论坛》2007,(21):59-61
社工人才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社工人才以自助助人为宗旨,从事着各种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正等社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6.
基于6省116个村关于农民组织的大样本随机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组织的发展状况,包括组织类型、数量、规模、治理结构、政府与组织的关系、组织的社会功能.分析表明,中国农民组织虽然数量可观,但是平均规模偏低,且发起过程中基层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过,政府发起的或者农民自发的组织在重大事件决策上一般有较高的民主参与性;当前,只有少数农民组织会去积极介入村庄的公益事业发展建设,即使介入在大多数情况下必须得到乡镇政府或村两委的许可和支持;在多数农村地区,农民组织在"纠纷调解"方面的社会职能普遍强于"号召公益活动".40%的农民组织没有在任何政府部门登记,许多组织的法律地位有待明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外在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强行介入,并造成农村正规金融组织的低效率以及市场规模的萎缩;其产生的内生性原因则在于农村中长期积淀的乡土文化能有效的解决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及农村二元金融结构形成并强化的理论解释必须依赖于中国现实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强行介入和农村乡土文化的历史积淀这两个关键性变量.将政府介入和乡土文化这两个变量纳入分析框架,对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和发展进行理论解释,在此基础上对农村金融的进一步改革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府亟需创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法,探讨了中山市调研各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省—城乡"二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和协调好"政府—农村集体—农民"三方利益关系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步入老龄化社会和农村空巢现象的加重,农村老年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单一性凸显了官方和社会组织支持体系的严重缺失.在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建立多元化的农村老年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应该继续稳固以家庭为主的非正式支持系统的关键作用、强化政府在残疾人社会支持中的主导作用和推动社会组织介入农村老年残疾人支持网络,构建起完善的农村老年残疾人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9,(8)
会所模式是近年来从国外发展而来的一种精神康复新模式。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又衍生出了新特点。在整个会所康复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价值伦理贯穿始终。精神康复的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更多取决于工作者处理伦理问题的能力如何。文章以长沙心翼会所为例,从建立信任关系、确定问题以及效果评估三个阶段去探讨分析精神康复社会工作中专业价值伦理的运用情况,来增强康复优势,提升案主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