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有银行上市面临许多难题,如解决过高的不良贷款比率,提高薄弱的盈利能力等,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剖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盈利能力的提高将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当前经营问题的重要一环,而建立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依托的就是战略管理。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战略管理和盈利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战略管理与盈利能力的一般联系,从而为实施有地的战略管理提供了依据。作者提出了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战略选择:一是实施组织战略,培养国有商业银行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资源;二是实施产品/服务战略,占据盈利市场;三是实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利用利率手段建立符合商业银行经营要求的资金营运机制;四是实施成本管理战略,优化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作为新型大国的崛起,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值得关注。本文选取资本充足率、净利息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四个财务指标对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ROA的影响研究,从横向和纵向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国工商银行的盈利能力最强,并且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差异较小,各个财务指标之间的差别不大,就此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内部因素主要有风险、银行运营和业务等三大因素。另外,国家经济发展程度及市场结构等外部因素和银行规模均会对盈利能力产生影响。四大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完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善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能力,重视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发展中间业务与信用卡业务,加强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不仅面对着外资银行的冲击,而且还面临国内金融市场的残酷竞争,因此提高自身竞争力成为商业银行首选的解决途径。在提高竞争力的进程中,盈利能力是我们最应关注的因素。本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就此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盈利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盈利能力是关乎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盈利能力指标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四大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近几年的业绩,发现国有银行在盈利能力方面的相对薄弱之处,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应及时防范相关风险,提高国有资本金的回报率。  相似文献   

9.
陈明安  李艳 《福建金融》2003,(12):44-45
加入WTO后,如何激活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力,提高盈利水平是金融界普遍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当前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中间业务拓展乏力以及成本管理水平较低的特点,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提高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郝冬莉 《山西金融》2002,(10):26-28
本通过对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一级资本、资产规模、税前利润和资本利润率的比较,指出盈利水平低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争能力差的一个最主要表现,而且盈利水平低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提高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目标模糊等问题,因此要按照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要求,摒弃传统人事管理的影响,进行人力资源规划、配置、开发和管理,进行以适应战略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配置优化调整.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按照企业发展战略调整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按照分类管理原则重点配置优质人力资源,坚持价值导向对关键岗位优先配置人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16家全国性银行2005~2008年间的技术效率值进行了测算和评价,并利用16家银行的混合截面数据,使用回归方程考察了银行盈利模式与效率的关系,具体分析了收入结构对技术效率影响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整体效率水平仍然不佳;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间的差距逐渐加大;非利息收入占比对银行效率呈现正向效应逐渐减弱的趋势,其作用受到银行不同类型业务费用控制能力的制约。本文还同时考察了银行资产实力、成本费用控制能力和公司治理决策水平与技术效率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遵循产业组织理论的经典的SCP范式的分析思路和理论框架,对传统的共谋假设、相对市场力量假设和效率结构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由原来的高寡占的市场向适度集中的市场发展,市场的竞争程度提高,银行总体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市场份额、银行效率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间正相关关系显著,而市场集中度与盈利能力则呈负相关。实证结果支持相对市场力量假设和效率结构假设,但不支持共谋假设。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于以往研究,文章将15家上市银行按照平均资产规模大小分成大规模银行、中等规模银行、小规模银行采用2000年-2011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及其组成部分占营业收入比重的变化对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对银行的收益有正效应,且这种效应在小规模银行中更为明显。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风险的关系总体并不显著,但对大规模银行来说有一定的降低风险效应。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的提高会增加银行的收益并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5.
国有商业银行费用偏好与组织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华民 《金融论坛》2004,9(10):16-22
单一国有产权结构、出资人监督缺位和委托代理问题共同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费用扩张偏好.实证结果表明,费用规模扩张侵蚀了出资人利润性收益空间,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利润率指标偏低的解释因素.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必然包含能够抑制费用偏好的制度工具创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退出可以使出资人硬化利润约束,但在政府效用函数不可能全面退出国有商业银行的现实背景中,通过引进在位寡头之间的竞争可以为国有商业银行利润目标约束硬化提供外在制衡条件;同时,产权多元化改革基础上的银行治理结构完善则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下经营者费用偏好问题的彻底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统的银行管理人激励方法是根据银行最终实现的收益决定对管理人的奖励,一般是线性的。本文通过对这种线性激励契约的剖析,发现由于银行管理人的有限责任以及企业软约束的存在,银行的预期收益与风险水平呈倒U字的二次关系,因此线性激励契约只会使管理人过度冒险,而无益于银行的预期收益。因此,本文构建了修正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非线性激励契约:对管理人的奖励计划不再是连续的,而是提供一个有限的奖励范围以避免银行管理人的过度冒险;只有当银行管理人选择的风险水平不超过最优风险水平时,他才可以拿到与其努力水平相等的奖金。  相似文献   

17.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区域化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区域化配置是转型时期我国经济非均衡发展阶段不可回避的课题。由于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的渐进性,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其从西部地区信贷市场的快速退出与区域内其他金融制度供给不足相矛盾。因此,在目前无论从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政策还是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的角度,实行信贷资源的区域化配置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源区域化配置的现实要求进行了制度阐释,就东西部信贷风险的差异进行了比较,从政府和银行两个层面探索了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源区域化配置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张德银 《金融论坛》2004,9(7):27-33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二级分行在扁平化管理的实践中进行了一些积极尝试,但总体效果尚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扁平化管理含义上的片面理解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简单推行.作为一项涉及二级分行全辖业务处理流程、会计核算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中必须在对扁平化管理内部含义深刻理解的前提下,在对二级分行为主体的业务处理流程,纵、横向的组织管理架构和会计核算流程重新再造的基础上,结合实施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和全面成本管理,通过经营管理流程架构和机制方面的综合再造,推进扁平化管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目的是为了逐步实现市场化经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业务发展质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但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从实际市场化运营中加以衡量。本文简要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其面临的提高经营绩效、增强经营透明度和股市多变对稳健经营等带来的一系列挑战。鉴于此,作者提出了从转变经营理念、完善公司治理结构j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实现信贷业务均衡有效发展等方面,加强各项发展要素的整合,从不同层面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同时,积极推进相关配套的外部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0.
纪福星 《金融论坛》2006,11(11):31-35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目的是为了逐步实现市场化经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业务发展质量,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但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从实际市场化运营中加以衡量。本文简要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其面临的提高经营绩效、增强经营透明度和股市多变对稳健经营等带来的一系列挑战。鉴于此,作者提出了从转变经营理念、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实现信贷业务均衡有效发展等方面,加强各项发展要素的整合,从不同层面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同时,积极推进相关配套的外部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