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英杰 《经济论坛》2002,(12):70-71
我国加入WTO,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与发展同在。我国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地介入经济全球化,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行为方式面临着最为直接和突出的挑战。各级政府一方面要加快对不适应世贸规则的涉外体制、法规和政策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要在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上下更大的力气。当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现阶段各级政府转变职能首先应从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中抽身,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与市场的培育与完善。在明确政府作用的方向、重点和方式的基础上,今后一个…  相似文献   

2.
入世后的政府角色定位和职能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启南 《当代财经》2002,(12):13-15
加入WTO,对我国现实和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对我国政府的影响最为深刻。面对新的更为复杂的形势,政府必须科学定位自己的角色,转变职能,合理配置权能,全面尊守WTO的规则和要求,与国际社会接轨,从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有中国特色的与WTO规则对接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光辉 《经济师》2008,(4):59-6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各级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已经逐步转变职能,从产品经济时期的管理型政府转化为市场经济时期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行,各地政府为了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城市化进程等都陆续形成了一定的政府负债,文章探讨地方政府负债的形成原因,提出风险防范时策。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与地方财政功能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 WTO后,中国经济将加快融入世界市场的步伐,为此,要求政府及时转换政府职能,调整财政功能。虽然我国的财政体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改革,逐步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靠拢,但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财政体制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必须重新审定地方财政功能的定位问题。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决政府“越位”与“缺位”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实质是界定政府职能的问题,目前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状况,应着重调整下列问题。 1地方政府财政支出退出竞争性经济…  相似文献   

5.
建立现代企业领导体制是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变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各级领导掌握  相似文献   

6.
李永超 《经济师》2002,(5):247-248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政府经济管理体制首当其冲 ,面临诸多考验。特别是地方政府经济管理经济体制与世贸规则要求的差距还较大 ,必须通过改革建立一套与WTO相适应的新体制 ,才能为应对入世挑战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7.
丁宏术 《经济师》2001,(9):205-206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得以发展壮大 ,为我国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入世之后 ,外国银行将享受“国民待遇” ,这对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将是严峻的挑战。因此 ,如何认识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国际化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一、城市商业银行在未来所面临的挑战1、银行体制将受到挑战。城市商业银行经过重组之后 ,大都实现了一级法人体制 ,但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银行体制仍有一些区别 :一是产权关系没有理顺 ,银行财产的控股权仍是国家或各级地方政府 ,…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财政补贴政策经过近20年的市场取向改革,应该说逐步接近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和世界通行规则,但仍然带有相当程度的传统计划体制的成分和色彩,带有不发达国家传统发展模式的很多特征。调整、修改和在WTO规则基础上规范国家及各级地方财政补贴政策,是应对加入WTO的当务之急。加入WTO后,我国的财政补贴政策首先面对的就是要取消不符合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补贴,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现行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调整现行的财政补贴政策,做到既符合WTO要求,避免对我国产品出口形成起诉,又能用好用足WTO规则允许的补贴,以达…  相似文献   

9.
杨辉 《经济师》2004,(1):77-78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的政府和企业形成了特有的“父子关系” ,这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的今天 ,我国的企业和政府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只有适应世贸组织的原则 ,重新界定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才能给我们的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这个过程中 ,政府应作为主动方 ,按照相应规则进行一系列调整 ,使政企关系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政府和企业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对等关系 ;是调控管理与被调控管理的关系 ;是“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财政体制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基础。一方面,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发展及演变的过程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央与地方财政在权力和责任分配上的变化;另一方面,中央与地方财政权力与责任分担机制的改革决定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体制,也决定了投入主体的权力与责任的分配。根据传统的测算指标,如各级政府的政府支出比例,我国的财政体制是高度分权化的。《预算法》授予地方高度的自治权--各级地方政府都有独立的、经由各级人大批准的预算。自市场化改革以来,政府问的收入…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使得集群政策开始成为各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成长的重要政策工具。来自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的大量证据表明,政府政策正在成为各地产业集群培育或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总结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提炼国外先进地区政府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启示,为我国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老年产业受制于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而无法顺利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趋势时,由政府介入解开市场与企业间的“死结”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政府应针对不同性质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对策。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和非竞争性领域的政府对策问题作了分类研究,并着重对老年产业竞争性领域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可以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鸣 《经济问题》2004,(5):12-14
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关键在于这种代价能不能承受,值不值得承受。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即使是一些看起来与经济问题无关的公共政策,如果细心分析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经济学逻辑。这一逻辑告诉我们,公共政策是通过比较其成本和收益而产生的,公共政策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社会成本小于以市场和企业自行解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政府与市场的划分,取决于人类生活所同时面临的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归政府治理;机会风险属于私人风险,归市场治理。市场经济就是风险经济。市场机制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市场主体自主地将自己的产权与他人进行交换的风险机制。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就是向市场注入风险机制,解决制度环境、市场主体、产权制度、行政垄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的昆明一丽江铁路(以下简称昆一丽铁路),一方面大大改善了丽江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前往丽江旅游者的费用开支,从而促进了丽江旅游业进一步的繁荣发展。从旅游者的视角,就昆一丽铁路的开通对旅游者前往丽江旅游盼决策以及在丽江旅游经历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旨在评价这一可进入性的增加对前往丽江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及旅游经历的影响。另外,还验证了火车旅行对旅游者选择丽江作为其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产权可进入市场流通,实行土地资产经营,对此人们已没有疑问。但土地是否有价值(劳动价值),如何确定土地价值与价格,在认识上大相径庭,由此产生种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深入研究土地价值问题,不仅对研究地租地价理论十分必要,而且对研究土地产权流转、土地市场的管理、土地金融等等土地经济问题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三种不同的土地价值观 对于土地价值这样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理论界有所谓无价值论、全价值论和土地价值二元论三种分  相似文献   

17.
论公私法划分与市场体制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法治社会的建立和法制的完善则是一个在政府积极推进,社会与国家博弈以及社会交易等各种因素合力推进中逐步发展的制度演进过程。本文从比较西方公私法的划分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的角度,从法理学层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制度安排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工作与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是企业搞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立足点。论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以及单位负责人在本环节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蒋年云 《开放时代》2002,25(6):85-90
确立国有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不能单纯地注重在所有制的性质上,而应立足于财产的占有方式。由国有企业产权运动历史发展的四个特征规定,在再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身必然地会发生财产主体的背离。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化是国有产权的异化,同时二重化的利益主体又是统一的,并对代表全民的国家利益主体进一步地规定。国有企业利益主体二重性跟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究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对转型的中国经济以有益的启示,在自由与制度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自由与制度结合的理论观点。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提出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假说,并以理论和实际数据验证这个假说。验证的结论是,此次源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错误金融自由化的结果,而非金融自由化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