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文明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和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城镇化在促进民族文化融合、推动民族经济发展、维护社  相似文献   

4.
浅析西部生态城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婵  罗剑朝 《特区经济》2006,(5):223-224
在西部建设生态城镇是加速西部城镇化进程同时又能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从必要性和条件、规划和建设以及资金筹集3个方面对西部生态城镇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从小城镇建设看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焕章 《广西经济》2003,(5):34-34,41
  相似文献   

6.
人的片面发展、群体的畸形发展、代际的差异发展是当下人发展的境遇。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人本取向,即坚持以人为本、制度公正、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指向,重点关注失地农民、农民工、城市贫民三类人群的发展,通过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来突破人发展的内在限度。文章认为,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完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市镇体系和教育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红 《山区经济》2005,(2):35-36
小城镇建设是事关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大战略,必须坚持产业立镇,通过繁荣经济,打造小城镇建设不竭的生命力。近年来,梧桐镇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不断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使小城镇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城镇功能不断完善,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特色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8.
世界之交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在经济社会结构剧烈变动的前景下,城化发展需要有新思路。本从市场适应型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市场化的城镇建设运作模式等方面,。探讨安徽省小城镇发展如何构建新的强有力的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9.
小城镇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城市经济社会文化要素向外辐射扩散的承接基地.小城镇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也直接影响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基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局限,除少数区域可以发展成为城市群、城市圈以外,小城镇是广大西部地区城市化的主要空间依托.因此,基于功能定位选择其发展路径是西部城镇化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邓崇专 《广西经济》2004,(12):38-3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一个转轨时期,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各种利益矛盾相互交织,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历史的重要关口。  相似文献   

12.
13.
<正>2013年12月12~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六大主要任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  相似文献   

14.
从服务型政府看我国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的价值取向影响到政策的内容和结果,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是我国政府改革的一个里程碑,以人为本不仅应该成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而且应该成为其制定政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刘海霞 《特区经济》2010,(10):207-208
城镇化是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长期以来,西部城镇化率和城镇现代化水平滞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缓慢、硬环境和软环境不尽人意已经成为西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瓶颈。因此,提高城镇化率和城镇现代化水平;发展第二、三产业,培育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力;改善城镇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就成了眼下推进西部城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王高建  周燕 《特区经济》2013,(2):115-116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经初步具备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条件。因此,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被提上议程,但是各地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时出现了价值偏差。本文从政治学、经济学和心理学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三个"相结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宁波通讯》2014,(5):17-19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西部城镇逐渐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向产业链条上低、中端的产业集群发展。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 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政府等六大要素构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西部城镇要成为高质量的产业集群, 必须构建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这既是对企业驾奴市场经济能力的考验, 也是对政府转变职能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正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结合区情实际和发展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广西着力推进城镇化跨越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城镇体系日趋完善,城镇形态日益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明显加快。"十二五"时期,我国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广西也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全区跨越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全区的城镇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安徽省合肥市市属三县大力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就总体来看,小城镇建设规模小、档次低、发展慢,尤其是一些中心建制镇,区域辐射功能弱。如何不失时机地加快合肥市郊县的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联系肥西实际,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把小城镇建设放到加速合肥郊县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来规划 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核心,必须按照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进程和规律,综合考虑区位环境、资源条件、人文背景、基础设施等各种因素,尤其是要依据现有生产力布局和未来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